2017年3月11日晚,女婿赵明在青岛一酒店往西的礁石上见到了陈正林的遗体。他的裤子被海水冲去了附近沙滩,能辨认身份的东西是裤兜里那张写了名字的红纸,那是某次参加保健品会议销售留下的姓名牌。陈正林曾留下遗书称,“向尚集团坑死我……旅游至今一个地方也没去,产品也没拿到多少。”(3月28日 新华网) 最近,央视连续几日播出了保健品销售存在的一个个大坑。近年来,许多保健品销售公司将目标都转向了老年人,很多老年人花费了将近一生的积蓄去买各式各样的保健品,然而,所谓的保健品并不像它宣传的那样具有各种缓解各类症状的功能,许多老年人在吃了许多保健品后发现真的一点作用的都没有。保健品公司在开始宣传的时候都会抛出各种噱头,例如,有的是说如果买到一定数量的保健品就能享受免费旅游的优惠,然而结果是保健品买了不少,旅游根本就是空头支票。一旦老人买了一次产品,就进了销售人员的圈套中,他们会使用各种手段让老人一次一次的继续跟进。据报道,有的老人在保健品上的花费已经高达二十几万元,直到花光自己所有积蓄向儿女们要钱的时候,孩子们才发现已经为时已晚。许多老年人在参加保健品销售公司举办的讲座时就被洗了脑,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劝阻,非要等到有一天自己醒悟了才会后悔不已。后果更为严重的则是如前文所提的这位老人承受不住打击,选择了轻生,酿成了悲剧。 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老年人会不断的陷入保健品的销售骗局之中呢?其中一个原因还是老年人的思想状况,他们有些小病不去医院医治,寄希望于保健品来改善身体,提高免疫力,而保健品的销售人员也是抓住了老年人的这一心理;另外,老年人的防范能力较弱,容易轻信别人的劝说,自己出去参加各种宣传会也会刻意回避儿女,不和家里人商量就轻易的把钱拿了出去。殊不知,保健药品具有营养性、食物性天然药品性质,应配合治疗使用,有用法用量要求,而且其本身并不具备治疗的功能;同时,保健品在经过一系列的宣传包装过后,其销售价格远远高于应有的市场价格,产生的暴利就是从那些老人们腰包里得来的。 笔者认为,面对套路满满的保健品营销市场,除了让老年人提高警惕,避免入坑之外,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查处虚假宣传保健品的力度,让受骗的悲剧不再上演。(崔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