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攀成钢片区,以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被冠以美誉——天府门廊。国际顶级的开发阵容,让这个片区的未来充满遐想。让身为这个片区的我们骄傲无比。我们更加感谢政府脚踏实地的让这些遐想和规划一一变为现实,身体力行的实践着我们的中国梦。七中育才汇源校区、成师附小慧源校区、盐道街小学通桂校区的落地,更让这个充满美誉的片区有了诗书的浸润、有了文化的传承。我们希望这里的硬件越来越好,我们更希望在这个片区成长起来的孩子感受到我们伟大祖国践行中国梦的气魄和力量。: i9 ]8 X2 o+ e( c7 W8 ^9 R
5 Y' F1 V& d* t% Y9 H/ v& h, i可是就在最近,攀成钢片区2017年适龄儿童入学问题持续发酵,片区居民人心惶惶,流言四起,各种传闻纷至沓来。看到大家的焦虑和不安,怨声载道。作为一个关心教育,关注政策的成都人,我坐不住了。深入家长群体很多天,和他们推心置腹的探讨,我有了一些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 V8 [' w; D+ m9 j4 t6 b
8 D1 a# w& h0 `! o1 U1、事件的相关的前世今生* l9 A0 f. R8 d! [+ l" u. s8 \
3 N1 {5 m8 Q2 e/ K. b
0 s7 W! W( F3 s" w( {" o成都市攀成钢片区规划了两所公立小学,一所叫盐道街小学通桂校区,一所叫成师附小慧源校区。盐小负责招生东大路以北的学生,附小负责招生东大路以南的学生。! ?) r7 L/ S ?
: @: ?, w0 C8 ]; T. t( p
由于几年前,攀成钢片区还处于建设初期,片区入住人口少,一所小学就可以满足片区适龄儿童的入学问题,有关单位把盐小非常漂亮又宽敞的校舍租给了一所叫爱思瑟的国际学校(只招收外籍学生),让东大路不管以南还是以北的学生全部入读成师附小。
% o2 T. F: V5 D+ D8 F% _# V) r# F, G0 V5 K8 K6 V4 ~0 E, F
随着这个片区入住率越来越高,适龄儿童越来越多,相关部门未做好片区适龄儿童的摸底调查工作,导致收回爱思瑟校区用于盐小招生的工作没有及时的提前启动。于是就在去年2016年,南北区的孩子们涌入成师附小,成师附小一年级破天荒招收了14个班。教室基本用完,音乐室,美术室等功能房也被改为了教室,师资跟不上,场地也拥挤。民怨从这里开始聚集。
* _5 q) T) R. @1 C* |/ J- |2 l+ v+ e5 A% t- {8 u
有关部门考虑到,2017年六年级只有一个班,他们毕业后只能腾出一个教室,那么2017年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据教育部门统计,一共是700多适龄儿童)教室严重缺少,于是在2016年11月提出在成师附小的操场上建教学楼。在这样的场地拥挤不堪的情况下建教学楼,民怨沸腾,也违反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等对学生活动面积的硬性要求。操场上扩建方案流产了。
! J2 j. v, C0 q4 o4 q' Y
. W: @5 M& i+ {- J6 g4 l截止2017年3月。不管是盐小,还是成师附小,这两所攀成钢片区规划的公立小学竟然都没有校舍供孩子们入学。盐小没校舍是因为爱思瑟国际学校占用校舍,租约未满。成师附小没有校舍是因为相关部门没有提前做好摸底调查,提前收回爱思瑟校区,导致去年无法启动盐道街小学通桂校区的招生工作,加上2016年南北片区的适龄儿童太多,成师附小勉强承载。今年,也就是2017年自然也就没有教学场地接纳新生。不仅今年无法接纳,根据成师附小现有班级数量(六年级1个班,五年级2个班,四年级4个班,三年级5个班,二年级8个班,一年级14个班),明年由于毕业班只有2个,同样无法承载明年更多的适龄儿童入学。
8 n# i) P4 i+ q }# g" Z0 ^7 {) H+ o
& A2 I e$ P) m% d
; _/ H+ q( v# [4 E! Y
2 g8 |* d9 J$ E+ U2、家长心态变化历程的分析$ x# q9 j6 h) \3 J. ^
# g0 _" L% X3 ]
(1)憧憬。现在的攀成钢片区很多规划还在建设中,没有实现,生活并不算便利。这个片区的家长之所以举家搬迁来到这个还不算便利的片区,是信任政府的规划和承诺,尤其看到政府已经将七中育才和成师附小这两所家喻户晓的好学校引入到了家门口,盐道街小学的筹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家长们是欢欣鼓舞,对政府的信守承诺感激万分。这种对政府的信任和眼见为实的笃定让看好这个片区发展的人越来越多,搬入这个片区的人越来越多。而大部分人最重要的出发点是想为孩子的学习生涯谋一个好的开始。0 |& H; {: g! S% J& ?9 V
( c9 ~% H/ j! ]- V( u0 D& g t(2)稳定。从成师附小进入攀成钢片区几年来,家长们已经接受了原有片区划分的方式,根据政策的持续性原则,家长们内心已经确信成师附小就是孩子未来的起点。搬入这个片区一是为了孩子能入读成师附小这五朵金花之一,二是为了步行送孩子上学,减轻接送问题,让孩子宝贵的时间不至于浪费在路上,更重要的是减少发生交通意外的可能。
4 g8 e/ x I' J y0 N& V
. D! V6 }4 N0 z& H3 J& t(3)焦躁。转眼到了2017年3月,家长们开始关心今年的幼升小。一番打听才发现,攀成钢片区规划的两所公立小学,不管是盐小还是成师附小均没有校舍。没有校舍如何开学。于是基于各种安置孩子们方案的猜测和流言搅得片区居民人心惶惶。家长们按耐不住,在2017年3月22日询问了锦江区教育局,得到的答复是:成师附小汇源校区2017年不招生。片区适龄儿童的招生办法5月才公布。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家庭的重中之重,这种在孩子读书问题上的不确定性让家长们不愿等,即便只等2个月就能等来明朗的政策,也不敢等,家长们害怕等来对孩子不利的消息,到那时,一切就晚了。( b* E* F. V- A* o( s* F% I
6 V- K$ J+ K) m" y+ u. p7 x
很明显,如果招生办法不能让片区居民觉得合理,新仇旧恨一起算,民怨会在那时到达一个不可收拾的地步。与其到时候压制,造成流血事件,让家长们含怨接受,让政府的公信力受损,不如在招生办法还没有公布时,广泛听取民意,选择对政府和人民都能接受的方法,皆大欢喜。更何况,当政策无法做到持续性原则,不得不变动的时候,人民的政府也应该听取人民的呼声。
7 `% s b. C" ^& l; Y) _3 D2 U
8 H0 ?, s) z8 K, [0 l3、招生方案以及家长们的担忧 " v6 S& `/ C) s4 f
a、今年9月盐道街小学通桂校区招生,接收南北所有适龄儿童。但由于爱思瑟未搬离,没有校舍,孩子们只好被送到距离攀成钢6里外的一所新学校——望江小学借读。借读时间直到爱思瑟搬离,并改造为适合中国教学的校舍。: Q$ F {/ e+ N3 Z' g# d
7 M. |' {: S. G. |
9 Y9 U, w! g4 {$ D2 g$ c
b、借读望江小学会带来# ~ ?' @9 C# H9 h/ A+ r7 `& L: Z
(1)距离太远,接送困难,交通安全隐患4 j1 x( l/ P0 W8 d( m- S
(2)新学校甲醛等环评是否达标。
7 n5 f* K1 r; B/ C(3)借读期限无从得知: T {. ]; c+ A9 I
(4)借读时的师资是否为盐小师资 0 ^' P/ [0 _4 I( }9 V9 {
c、等爱思瑟收回,搬回爱思瑟的问题
8 ]0 |3 a) U; p: K4 H% E(1)距离仍然较远,无法步行接送 (2)爱思瑟的租赁合同是签到2024年,现在才2017年,等到搬回爱思瑟,孩子都初中了,还有意义吗? 4 G2 o5 P0 y( c' C4 f
以上,仔细分析家长的担忧,最普遍、并且绝大多数孩子将要面临的就是借读。在家门口上学本就是家长们非常关键的诉求,也是举家搬迁到学校附近非常看重的原因。如今,要借读,百分百的家长们是坚决反对的。有没有办法让片区居民们就近入学,皆大欢喜呢。有!& l2 A5 D$ A# T, v q/ S2 {. Z* h
, v o% U( w* Z/ u% [/ M- u
4、应对方案 - z. j4 o; Z6 {4 U# q: `4 W
(1)十万火急部分:立即收回爱思瑟校舍。据悉,爱思瑟的新校区在成灌高速入口附近,已经建成。政府可以促成和推动爱思瑟早日搬迁和盐道街小学的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备。从4月到9月开学。5个月的时间虽然仓促,但事在人为。片区内各行各业的精英家长也非常愿意配合政府做好这项工作。
( h! g8 L" D( U! y- M(2)扩建成师附小慧源校区。在附小周边重新选址扩建成师附小。据悉,附小周围有地块10年未开发。根据相关规定,开发商10年未开发的土地政府可以无条件收回用以完成这一民生工程。五福桥社区医院和成师附小一墙之隔,有5层楼,附近还有一个绿地。也可以改建为一个小操场和一栋教学楼,并将楼顶利用作为户外活动场地。将五福桥社区医院搬迁至别的地方(据悉,东大路社区医院和五福桥社区医院同属一个集团所有,而东大路社区医院配置高端,地方宽敞,却人员稀少,可以考虑合并两所医院)。
( H- I* G& D4 O' k4 [; N4 f(3)定制社区学生公交专线。由于成师附小的扩建需要时间,9月1日之前无法完成,导致南区孩子无法就读。如果安排南区560多名孩子去盐道街小学通桂校区,可以增设学生定制公交,在上学放学的两个时间段多辆公交统筹安排对开。
* e5 t) X" \. f1 b6 e(4)爱思瑟搬离后,盐道街小学通桂校区涉及改建。成师附小也涉及扩建。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改建和扩建工作中的环保工作。不偷工减料,不使用劣质材料,做到施工中的监督和管理。不能让如此民心所向的工程毁于利欲熏心和贪赃枉法。
, M( l3 d3 i1 ]7 Z9 i4 @: L(5)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不要让成师附小和盐道街小学这样让成都人骄傲的名校毁于盲目扩张,毁于曾经让两所学校崛起的师资。否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将是多么令人扼腕叹息!
& w; N) e2 s3 r; g' t2 j, l# ](6)督促相关部门做好攀成钢片区幼儿园,小学,初中适龄孩子的入学摸底工作,提前启动民心所向的应对方案(而不再是在操场上建教学楼,在6里开外的地方借读这种引起民愤的办法),提早布局,提早建设,不让现如今的窘迫和被动再次发生。4 r. H' V! F b9 O) _, c+ b5 u
; q* X% v: P9 D
5、方案剖析 # s+ [9 F/ [6 `, @" u0 x3 ?8 g& J
(1)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考虑更长远的将来。爱思瑟收回和成师附小扩建可以最大限度的缓解攀成钢片区日益增长的适龄儿童。不仅可以解决今年攀成钢南北片区孩子的就近入学问题,还能为明年更多的孩子入学做好充分的硬件准备。收回和扩建工作落实以后可以让盐小和成师附小从此各司其责,负责各自片区的招生,让攀成钢南北分片招生的规划早日得以实施。从此,攀成钢片区的幼升小工作不再南北混乱,交叉接送。南北每个家庭的孩子都可以就近入学。这也减少了因为交叉接送引起的交通、环保、家长接送的时间精力等社会成本。攀成钢片区从此也将在小学教育问题上迎来长久的稳定,有利于整个片区的安定团结。 , ?2 c- P! Z( X' I2 K# e6 o
(2)在南北分片招生落实之前,定制社区学生公交专线可以最大限度的较少南北孩子交叉接送(去年孩子都在南边的成师附小,今年的孩子都在北边的盐道街小学)带来的这一路段交通压力,减轻家长的接送负担,减少环保等社会成本。 , _ y# |+ M/ e2 M5 B3 b% s
(3)不用占用望江小学的教学资源。消除望江小学附近居民对教学资源被占用和附近交通压力的忧虑。
3 Y3 a" J" W# ]5 b(4)政策的延续性原则得以维护。政策的延续性本就是政府公信力建立的根本,随意变动,不仅人心惶惶,更是破坏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拥戴。 * f: z! Y6 w [0 a
6 s; B4 p) b; `9 t1 j
(5)成师附小汇源校区不必面临断层(停招意味着断层)。成师附小是成都市的小学五朵金花之一。声誉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年级断层让人贻笑大方。也是政策失误的笑柄和话柄,被永远的刻在成师附小汇源校区的历史上。 5 F" |9 J5 q& c
(6)此次事件,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如今这种状况是由于有关职能部门的失职导致的。职能部门好比一个孩子,孩子犯了错,家长不帮助掩盖,而是愿意直面错误,并积极改正,尽最大努力挽回,让一切走回正轨。这就是一个值得尊敬和称赞的家长。 * \4 Q: B6 Z) S# g
(7)在如此短时间完成如此艰巨的工作,政府的能力和做民心工程的决心和气魄得到巨大的体现。这将载入成都市民心工程建设的史册,成为人民传唱的佳话。 ! c* s6 m" [! n& K% T$ N
; B8 q# ~6 Z( Y+ \# O7 a: Y
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地位。困难是有的,但迎难而上本就是我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