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12月8日消息,近日,一条医生“炫富”的微博火了。认证为“泌尿外科执业医师”的微博大V“成都下水道”在网上晒出价格一万多元的新羽绒服,惹来热议。次日,该医生不畏争议,又晒出了自己的收入和身家。接受采访时,该微博博主、成都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任黎明表示,医生靠合法手段赚钱不可耻。(《成都商报》12月7日) 在此之前,“成都下水道”就已属于大V,他因为率性敢言,拥有不少粉丝。这次“晒富”完全符合他的既有形象,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对这样的举动,有叫好者,也有批评者。在网络时代,网友对同一事情有不一样的看法,实属正常。当然,一旦被贴上“炫富”标签,引发争议就在所难免。 坦率讲,作为三甲医院的副主任医师,任黎明20多万元的年收入未必显得多么高。考虑到医生职业的专业性以及受教育投入,在多数国家,医生都属于高收入群体。人们对任黎明的“炫富”所流露出的复杂心态,恐怕也不仅是简单的“仇富”。在当前医疗负担和医患矛盾的现实语境中,医生的高收入难免引发“不公”的社会想象。 任黎明所强调的“医生有钱不可耻”,其前提是收入阳光,手段合法。然而在现实中,相当数量医生的收入很难实现“阳光化”。比如,在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之前,一些医生依靠开大处方谋求体面的收入。因此,医生的高收入来自灰色地带,当然容易招致不满。简单地说,人们反对的不是医生获得高收入,而是获得灰色高收入。 这些年,受益于网络交流平台的普及,微博上涌现出不少“麻辣医生”,他们打破了长期以来社会对于医生群体的刻板印象。无论在公共舆论中,还是医疗科普上,包括任黎明在内的医生大V的出现,展现了医疗界立体而丰富的形象。这对于增进医患互信显然是好事。具体到“炫富”,这种方式虽然未必值得提倡,但医生敢于亮出自己的阳光收入,未尝不是一种自我正名。 5 z1 o( D3 a" U" s( p
' R4 t% r: K+ F1 Z5 {5 Q( k
% v/ M* K' o6 N' j4 C2 t在现实医患关系中,医生和患者往往容易陷入“弱者”的自我想象。任黎明也感叹,有一些医疗大V喜欢天天哭穷,帮医疗圈哭穷。一个行业的从业者,到了要“哭穷”的地步,显然难言是正常的。从客观效果看,总是自我悲情化,也只会适得其反,反而加剧社会对他们的误解与偏见。在一些医患纠纷中,医生动辄得咎,患者家属“无理闹三分”,不得不说与医生自身的腰杆没挺直有关系。任黎明敢于突破医生群体某种被动的“不敢言”状态,可以视为是对医生职业被扭曲的一种“拨乱反正”。 医者有仁心,但医生也是正常的社会人,也有喜怒哀乐和正常的物欲。与其说任黎明是在刻意炫富,不如说他主动采取了职业祛魅。正常社会中,人们期待的医生群体不必讳言收入,遵守必要的职业伦理边界,又不总是陷入失语沉默状态。医生成为“弱者”,甚至不敢谈收入,只能被动地接受社会的“定义”,并非社会之幸。 任黎明的另类表达,或恰恰是一种正常。正如他借此告诉想成为医生的年轻人的话:“你只要认真干,一定能熬出来。”一个正常社会,其实就应该如此:所有的付出都能有回报,而合法收入都应得到尊重。 # @& W& s. i! d)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