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上的美国队的支持者们(美国之音电台网站) 参考消息网8月23日报道美媒称,兴奋剂问题一直笼罩着里约夏季奥运会。在奥运开幕前,俄罗斯被曝系统性给运动员使用兴奋剂。赛场上,包括美国游泳选手在内的多位西方运动员公开挑战有过禁药记录的竞争对手。不过,一些美国媒体在报道这些事件的同时,也不忘提醒美国人:美国并不比其他国家占据更高的道德高地,美国也有自己的“黑历史”。但是,美国正在努力摆脱曾经那段不光彩的历史。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8月20日报道,在奥运泳池,选手们激起的不仅是水花,还有“论战”。19岁的美国游泳选手莉莉·金在100米蛙泳决赛中击败俄罗斯选手爱芬莫娃获得金牌后,毫不掩饰对曾经因使用违禁药物而被禁赛16个月的爱芬莫娃的鄙视。莉莉·金在赛后说:“这就证明,在所有的付出之后,你能够干净比赛,而且仍然夺冠。”她还声称,本就不应该允许爱芬莫娃参赛。 在奥运开始前,一项调查发现,在索契冬奥会上,俄罗斯运动员普遍在政府支持下使用违禁药物。但是国际奥委会最终的决定是,没有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仍被允许代表俄罗斯参赛,爱芬莫娃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此次奥运会中的这些兴奋剂风波,一些美国媒体也指出,虽然美国没有像俄罗斯那样的国家支持的系统性兴奋剂违规,但是美国自己的历史也并非清清白白。 《纽约时报》报道称,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在奥运会项目上使用兴奋剂也非常普遍:药检结果不翼而飞,服过兴奋剂的运动员在田径和游泳项目上摘金夺银,美国奥组委领导人、企业赞助商和一些媒体对兴奋剂问题视而不见或充耳不闻。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男子100米决赛中,美国选手卡尔·刘易斯获得金牌,而原本第一的加拿大选手本·约翰逊因在夺冠后不久的药检呈阳性,从而被取消成绩。但是问题是,刘易斯原本就无资格参加奥运会。路易斯在2003年承认,他在美国队的选拔赛期间的三次药检都没有通过,但是美国奥组委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与过去那种容忍态度不同的是,美国现在一直在努力推动清洁体育。美国冬季两项代表队主席麦克斯·科博是积极的推动者之一。他说:“我认为美国在兴奋剂问题上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美国反禁药组织(USADA),它营造了一种环境,让运动员真正相信清洁体育,相信服用兴奋剂是错的。” 科博说,就冬季两项运动来说,在世界排名前20的美国运动员每年都要接受10到12次的尿检或血检,此外还有国际赛事期间的兴奋剂检测。他表示,在兴奋剂检测方面,最重要的是,USADA的工作人员是在不事先通知运动员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检测的,也就是说,任何一天的任何时间他们都能要求运动员提供尿液或血液样本。 1997年出生的、在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便得到金牌并且对有服用禁药历史的对手投去不屑目光的美国游泳选手莉莉·金正是属于这年轻一代。 她还表示,在本次男子100米短跑比赛中夺得银牌的美国田径选手贾斯汀·盖特林也不应当参加里约奥运会。盖特林曾在 2006年药检呈阳性,遭到禁赛四年的处分,但是他否认自己是在知情的情况下服用类固醇违禁药物的。 但是也并非所有的美国体育界人士都和她持一样的看法。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高尔夫排名最高的美国高尔夫球手布巴·沃森(Bubba Watson)对《时代周刊》说,盖特林有权参加比赛,因为他现在是清白的。 报道称,对于那些曾经服用过兴奋剂的运动员是否应当被允许重返赛场,仍是个充满争议的问题。但是在里约赛场上,相比博尔特,美国人给予盖特林的关注显然要比以往冷淡许多,而且美国媒体在报道中总会提到他曾经的禁赛历史。 有人认为,竞技体育中强调更好更强以及对这种卓越的奖励,总会促使一些运动员为利益所动而冒险尝试违禁药物。在USADA的网站上仍然能够看到,还有一些运动员使用违禁兴奋剂并且因此遭受处罚。 科博认为,严格的药检以及举报使用违禁药物可以对运动员产生重要的威慑作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的格里维斯教授认为,通过教育、文化和反兴奋剂方面的措施,能够管控好兴奋剂问题。 报道称,不过也有人主张,如果美国要解决兴奋剂问题,以及在这个问题上批评他人时更加有理,则需要对那些被证实使用过违禁药物的运动员实行终身禁赛。
4 s3 n9 g6 d3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