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4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母子蜗居自助银行半年 靠麦当劳剩饭充饥(图)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9:3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1 `# p" l( `* x# j+ D母子蜗居自助银行

9 R  \' {- ^1 }' V
母子两人

近日,热心读者向本报反映,经常见到一个40岁上下的中年女子带着一个小男孩在西城区一处自助银行里睡觉。“孩子看起来有十来岁,也不见上学,每天都在附近晃悠,让人担心孩子的状况。”北京晨报记者实地探访后发现,女子带着小孩居无定所,已在北京漂泊十年,10岁的儿子一直没有上学,甚至未接触就开始恐惧,把学校比作“监狱”。

记者探访“家当”圈地睡得安稳

北京晨报记者第一次来到现场探访时,没有找到女子。银行保安队长说,女子早出晚归,曾多次劝离并无效果。“我们也报过警,但派出所来了也没招儿。”次日清晨6点多,记者在自助银行的角落看到被几个纸箱子、鞋盒和布包圈起来一块地,尽管不时有人进入银行存取款,厅里也一直在播放着防止上当的语音提醒,但里边的一个中年女子和一小男孩不为所动,睡得十分安稳。

不少人推门进去时被吓一跳,有人驻足打量,也有年轻女子快步避过。一位早起遛弯儿的居民告诉记者,这一对母子已经在此居住了小半年,但不知具体情况。

早7点,进到银行里取款的人越来越多,女子醒来并喊醒身边的小男孩。提着包走进了银行旁边的麦当劳,用书包占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又折返和小男孩将所有“家当”搬至旁边的楼梯间。回到麦当劳后,女子从书包中拿出报纸和笔开始练字,小男孩则四处溜达,将别人吃剩的薯条、汉堡和喝剩下的可乐拿回座位放在桌子上,二人一起分享,女子也几次将别人放在桌上的餐盘端到回收处,取走遗留在上面的食物和垫餐盘的纸。

女子讲述

孩子学习全是自己教

练了一会儿字后,女子把垫餐盘的纸撕成等份大小,小心翼翼折叠后缝成一个个小本子。记者上前和她攀谈,她拿出一个小本子,“这就是我儿子写的,我每天让他挑5个汉字学习,每个字写400遍,但都10岁的人了还不好好写。”她告诉记者,她不光自己教小孩拼音、汉字和算数,还经常带他去图书大厦看书。她说,“孩子爱读书,但我又怕他读太多书了也像我一样,分不清书里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觉得它们整个都是混淆在一起的,没有界限。”而在整个交谈过程中,女子也经常说话颠三倒四、神神叨叨。

女子说她叫陈美(化名),是湖北黄冈人,2006年儿子出生。“他爸爸不管我们娘俩,别人都说北京好,我就带着儿子来了北京。”她称,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她带着儿子睡过不少的公园和办公大楼。

陈美说,由于一日三餐都是垃圾食品,儿子不仅身体虚胖,身体发育还要比一般小孩快。记者与小孩沟通发现他戒备心极强。记者询问他想不想上学,他生气地回答“为什么要把我送到监狱关起来?”

一位麦当劳的服务员告诉记者,母子俩已经在此好几个月,她指着自己脑袋说:“好像这里有些问题。”

家人心声

希望外孙回来上学

事后,记者联系到陈美远在湖北黄冈农村的父亲。他告诉记者,陈美患有精神疾病,小孩出生后父亲弃母子不顾,陈美就带着孩子去了北京。“以前情况比较好,生孩子后病情就加重了。2008年的时候把她接回来一次,她在医院治疗了一个月,但她犯倔,死活不吃药,从医院跑出来后带着孩子走了。”

陈父告诉记者,自己也一直在为小外孙担心。“以前怕母子俩受苦,每个月给她打300块钱,后来她的银行卡消磁了取不了钱,手机也丢了联系不上。”就在去年春节前,陈美的大哥曾来北京接母子二人回去,但陈美又不辞而别。“关键是孩子太可怜了,我就希望能够把她和小孩找回来,让小孩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让她去医院瞧病。”

各方回应

●救助站:精神疾患需联系家人

北京市西城区救助站工作人员表示,如流浪人士不情愿,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对流浪人士进行强制性救助,如果有精神疾病,可报警后由警方去医疗机构鉴定,确定后可联系其家人。

●未成年人救助中心:亲属难监护 可交给我们

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给出如下的建议,“如果发现未成年人的父母及其他亲属没有监护能力,我们会负责未成年人的生活、医保和教育等问题。”

●律师:可转监护权 保护孩子权利

北京致诚律师事务所魏艳丽律师也表示,孩子的外公或其他亲属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举证孩子母亲在抚养过程中有不恰当行为或无抚养能力,根据法律剥夺她的监护资格。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系副教授何玲也表示,如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等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民政部门可将监护权转移给孩子的外公或有能力、有意愿的监护人。


; U) w% D8 i6 L' _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4-22 09:07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