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3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友善之墙”遇尴尬 有人为了贪便宜每天拿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1:3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 B1 `# t/ x4 ^( {* g* O) N5 E- Z+ b% B( }( M+ ~
牛王庙地铁站出口的“友善之墙”。(图片由该墙发起者提供)

商业街社区门口的“大衣柜”。


3 z) x; Z3 B# N7 _; V商业街社区“友善之墙”,居民把闲置衣物拿来挂上。

  “一面墙,温暖一城人!”今年2月初,成都牛王庙地铁口外一面蓝色的“友善之墙”,刷爆了成都人的微信朋友圈和微博,这种新颖的慈善形式受到了众多市民的追捧。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多余的衣服挂在这里,有需要的也可以随时取用。一个多月时间里,“友善之墙”在成都迅速蔓延,据不完全统计,类似的“友善之墙”在成都已有近十面之多。然而,社区报记者调查发现,形式新颖的“友善之墙”在运行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使这面墙变得并非想象中那么“完美”……7 P: C2 A$ z& ~8 g  r
  
* U3 T$ b4 D! ^4 ^+ z0 k7 _3 ~  “友善”之墙多余的请留下 需要的请带走
/ U) b/ [5 ]7 M" w& r; v  h" \6 E
  % M- j0 C: R' R# _7 e7 J5 {* ?
  两排衣物静静的挂在挂钩上,淅淅沥沥的春雨中,路人行色匆匆,不时有人扭头望望牛王庙地铁口外这面墙,“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多余的衣服挂在这里,有需要的也可以随时取用”的蓝色提示语分外醒目……3月20日,一位手提菜篮的大妈路过“友善之墙”,好奇地走上前看了看墙面上的双语提示,翻了翻挂在墙上的衣服,最终还是没有拿走任何一件。成都的首面“友善之墙”,就这样静静地矗立在人来人往的地铁口外。0 Q5 x4 x5 D3 X( l! S. J# y
  9 ]# ^  @( ]# J9 P$ o' c
  志愿者小周和她的同学们是这面墙的最初发起者之一。小周刚大学毕业,从一个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了关于伊朗“友善之墙”的介绍,“当地人自发地把衣物挂在墙上,供流浪人群自行取用。恰好我自己也有很多闲置的衣服,就想到我们能不能也在成都弄一面友善之墙,将自己多余的衣服捐赠出去,让有需要的人取用。”小周告诉记者,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几个朋友后,大家一拍即合。几个年轻人说干就干,2月1日凌晨,大家打着手电筒用蓝色涂料在墙壁上涂上房子的形状,并在上面钉上挂钩,还在旁边摆放了一个鞋架,成都的首面“友善之墙”就此诞生。! {% V2 g, a( w1 W: o
  
$ z- d$ ]! F# Q8 l  第二天天一亮,“友善之墙”便吸引了过往路人的注意,“当天我们挂上去的都是自己的衣服,一共十多件,很多路人前来围观,有周围的居民也有外地游客,大家对这种新颖的助人形式非常赞同。”小周说,当天便有几件衣服被路人取用。其后,小周和朋友们又陆续补充了一些衣物,也有周围居民将自己多余的衣物挂到了墙上。" j. P4 B, ]' k  x, }( N1 S
  
6 K5 w; I- h- r  v3 W: Q  成都首面“友善之墙”的出现,很快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也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其后一个多月时间里,陆续有多面“友善之墙”亮相,天府广场、宽窄巷子、蓓蕾社区、商业街社区……这种新颖的慈善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友善”之变结合社区特色 安排工作人员管理

  
8 J( g# L, }) E/ q  社区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成都的“友善之墙”主要由志愿者、社区、企业三类主体打造。不少企业和社区打造的“友善之墙”在承接其慈善理念的同时,不仅调整了其形式,更赋予其新的功能和内涵。7 S- |7 {" U8 ^6 j4 r, x- L
  3 y5 e* w% u4 a
  3月初,青羊区商业街社区的居民到社区办事时发现,社区办公室门口多了一个巨大的“衣柜”。柜子分为三层,堆放了不少衣物。“这是我们社区的友善之墙。”商业街社区书记孙玉凤介绍说,首面友善之墙出现后,给了社区启示。居民家家都有很多闲置衣服,如何处理是个问题。友善之墙的形式新颖,不仅可以帮助更多人,更能用这种形式让市民接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慈善理念。
0 Z) n& N. _+ M  " W- ]2 L- T4 a+ R5 W
  在孙玉凤看来,“友善之墙”是一种慈善理念,而形式还可更多样。“我们结合社区特点,提出友善之墙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点对点捐赠和取用,自发形成和自主管理的形式并不能让其发挥更大功效。”孙玉凤说,“社区的这面的友善之墙,我们还安排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每天捐赠和取用的衣物进行登记,最大可能地让所有捐赠衣物做到物尽其用。同时,我们也规定了捐赠的范围和要求,如内衣不能放到这里,所有捐赠的衣物也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r& ?. p/ F; o9 ~# r$ v  [
  
2 a6 z* z4 s! O  y% X  设立友善之墙近一个月,商业街社区收到居民捐赠衣物数百件,“每天都有人来捐赠,每天也都有人取走。”社区工作人员说,捐赠衣服的基本都是居民,取走衣服的除了居民外,也有外地游客。由于衣服太多,多数衣物通过社会组织捐赠给了慈善机构。. |# N+ ]! j( E
  
2 f& p. S# j7 X) ]  B  针对不少市民提出的“友善之墙”是否有违城市管理规定的问题,少城街道城管科相关工作人员称,“友善之墙”原则上属于公益类项目,如果设立者向辖区街道,或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得到政府部门批准,城管执法部门会依照批准的情况执行,并无特别的管理要求。
; E! K0 c1 c* ~9 C" s1 G  
9 A$ c# G" h. W# v; p0 F/ k  “友善”之殇爱心被考验 一些居民素质需提升5 y1 c, W  U5 M; o! w/ \- F5 b6 e' K1 j
  % [; x" {" N3 w* O0 L% Q* _
  越来越多的人对“友善之墙”表示支持,但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让人颇为尴尬。3月初,井巷子出现了一面“友善之墙”,由企业志愿者打造。然而,对面小吃店店主周庆云却告诉记者,三月中旬开始,一位老人每天都会来“友善之墙”,“几乎每天都来,每次都是一件件翻,看到质量好的便会拿走。“在我的印象中,她至少已经拿走了一件皮衣、一件羽绒服、一条牛仔裤和一双运动鞋。”周先生说,“友善之墙”的初衷是“有需要请取走”,这位老人明显就是来占小便宜的,这种做法伤害了捐赠人的感情。
3 F' M' X$ P  O  r& m+ l% X& j  # |- @5 L0 N( ~, y, [% r) U
  而在商业街社区,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有些居民隔三差五便来拿一件衣服走。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没法制止,毕竟规则是任意捐赠、任意取用。一些居民捐赠的衣物并没有清洗,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便帮他们清洗干净再挂上去。一些居民捐来的衣服是残次品,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不点破,悄悄处理掉就是。”对此,社区工作人员小王很无奈。* D( q+ o, l5 j6 J4 L# p
  % R* u$ a. Q+ z$ S; }& b& @
  商业街书记孙玉凤说,社区各色人混杂,居民素质、诚信品质的建立都需要时间,难免会有一些人贪图小利。“但这只是一小部分。”孙玉凤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居民素质的不断提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慈善理念必然会被更多的人接受。这对建设和谐社区也是大有裨益的。”/ d& `' @7 {1 p5 o
  
6 I% I6 U" X8 H9 M7 F6 |' [  “友善”之道专业机构参与期待更加规范化: P) M, P( I- V& l8 e
  7 H9 ?9 u; w4 L' [+ F
  作为一个新兴的慈善形式,“友善之墙”也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的目光,成都市成都市义工联合会理事长苏世杰便是其中之一。
4 ]+ j0 k' B8 v  1 \1 i: [5 v* P0 D
  苏世杰表示,“友善之墙”目前获得了不少市民的点赞,但在他看来这一形式还是遇到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参与度不高,实际参与到该行为的人有限;其次,供需不平衡,捐赠数量与领取数量不平衡,导致捐赠的衣物荒置或过剩,或再次沦为垃圾;第三,与城市建设规划不匹配,部分点位与城市管理的规定相违背,影响了市容市貌;第四,数量、质量无法把握,对后续的跟踪无法统计数据;第五,卫生水平无法保障,对衣物的卫生安全顾虑,成为了衣物领取量较少的原因之一。“类似友善之墙的慈善项目,还是需要专业的机构来执行,才能确保其专业化于规范化。”苏世杰说。8 B8 V5 u, p2 e0 P0 t) Q
  : [( M$ j" x9 Y# \" v
  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义工联正在进行一个名为“爱衣旧·俭积福”废旧、闲置纺织品回收再生利用的项目,该项目将在全成都市各区县街道社区、高校、楼盘等投放爱心环保回收箱,市民可将闲置衣物投放在箱体内。并将建立西南爱心衣物援助中心,募集的衣物会集中进行筛选、清洗、消毒、分类包装,需要的人群可根据实际需求,向中心免费申请,中心将利用社会资源配合送到需求方所在地。同时,还将建立废旧纺织品再生处理基地,不能再利用的衣物及纺织品,交给废旧纺织品再生处理工厂进行再生处理,制作成环保袋,抹布,拖把等,让市民参与环保体验,产品免费支援社会福利机构使用。/ f4 s; W7 X0 I/ G
  
7 U7 D' L. F6 l; t& X  “我们的项目和友善之墙形式不同,但内涵是一样的。都是为需求人群提供爱心衣物,促进废物利用,倡导节俭环保的理念。”苏世杰说,“和友善之墙不同的是,我们的项目由专业的义工参与,有严格的工作流程,确保爱心衣物落到实处,会根据各方需求,提供爱心衣物,做到精准扶贫。同时,任何捐赠的衣物都不会被当作垃圾进行处理,而是体现真正的实际价值。”
6 @! t. Z2 b2 }& S, m* G  
! ~% N% R8 t( m; Q  “我们希望用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让爱心落地,通过废物利用倡导节俭环保的理念。”苏世杰说。; q6 c# j+ P$ m+ h, w7 o* ]* c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4-6-29 14:00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038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