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在北方多个缺水省份调研发现,十年前就初露苗头的“拦河筑坝、圈水造景”之风愈演愈烈,一些严重缺水城市以“远眺见山、近观见水”为由,热衷人工水面景观的营造,甚至在政绩驱动下,盲目攀比“水城”建设,炒高周边房地产价格。一边打着“生态宜居”等旗号大规模圈水造景,一边则“水荒”逼近,念歪了生态文明建设经。
拦河筑坝数千座十余城市建“水城”
以横亘河道的橡胶坝为界,蓄水的河段水波潋滟、风光旖旎,被截水的河段水面干涸、河床裸露。此类对比鲜明的画面,在一些有河流经过的城市普遍存在。
汉江支流白河流经河南南阳市区的河段上,先后修筑了5级橡胶坝,拦蓄的水面相当于10个西湖。陕西宝鸡在穿城而过的渭河上拦坝蓄水,造出一个面积约140万平方米、最深处达4米的人工湖——金渭湖。
山东临沂在沂河上建造了号称“世界上最长的橡胶坝”小埠东拦河橡胶坝,蓄水后形成的水面是西湖的2倍。
实际上,早在十余年前,年均水蒸发量超过降雨量10多倍、靠黄河指标水养活的戈壁城市宁夏石嘴山开挖水面堪比5个西湖的人工湖时,就曾引发公众对“水荒中造水景”的关注和批评。
如今,仍有一批缺水城市在大手笔规划建设“生态水景”,山西沁县、长治,河北石家庄、邯郸、保定,山东聊城、临沂,河南濮阳、开封、洛阳等十余个城市明确提出要打造“水城”建设目标,在建或规划环城水系、城市水网的城市则更多,这些缺水城市动辄拿杭州西湖做水面参照物。
统计数据显示,河北和山东的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307立方米和322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和六分之一,属于严重资源性缺水地区,山西和河南也在缺水之列。
规划了“5河4湖”水网工程的邯郸,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9%。这些城市造水景的水源有些靠筑坝拦河,人为将水留在城市,有些靠引调水工程远距离调配水资源,还有少数中水和其他水源。
城城造水景,已近泛滥程度。从橡胶坝的数量可窥一斑。记者采访各地水利部门获悉,河南境内有橡胶坝153座(2012年数据),河北170多座,山东则多达641座。
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以来,截至2006年,我国就建成橡胶坝约2000座,并以每年300座的速度增加。
“橡胶坝早期是作为简易的水利工程,近些年有用于营造水面的倾向,比十年前有数量级的增加。”水利部水规院总工朱党生表示,筑坝蓄水对改善局部环境有利,但反对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人工造景。
所费不赀橡胶坝“美景”背后“隐患”多
记者调研发现,各地圈水造景工程虽然客观上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为周边居民提供了较好的休闲场所,但在北方河流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沿河城市不尊重生态规律,盲目圈水造景建水城,不仅与生态文明建设相悖,还潜藏多重“隐患”。
首先,很多河流的生态平衡将无法维持,上游享受了美景、下游却因此遭遇水荒之灾。《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多个城市注意到,一道橡胶坝往往就会导致下游来水量骤减,甚至导致河流干涸、断流,不仅损害河流本身的健康生命,也人为加剧了上下游、城乡间的用水矛盾。邯郸市水利部门提到,由于山西拦蓄水力度大,与下游河北、河南等矛盾冲突不断。
二是可能导致地上是景、地下是灾。面对“人工造大水面使蒸发量增加造成浪费”的质疑,多地水景工程负责人员都提及,大水面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并且有效补给地下水。而有专家指出,如果地下水位短期内大起大落,会对建筑物密集的城区产生威胁。
三是不利于河道行洪,局部造景影响全河安全。黄河水利委员会防汛办主任魏向阳介绍,橡胶坝自身防御标准低,发生意外容易连续溃坝威胁下游安全,汛期遇到大洪水也可能来不及塌坝,造成洪峰叠加。
洛阳在黄河支流伊洛河上连续建了7座橡胶坝,今年一次洪水中,上游水量不足500立方米/秒,到白马寺时竟达1800立方米/秒。
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等多名专家表示,圈水造景在满足局部和眼前利益需求的表象下,如果不用系统性思维着眼生态文明全局,人为改变水资源的分布和使用,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会造成巨大的资源和投资浪费。
此外,记者粗略盘点,多地打造水景都不惜重金,工程投资动辄数千万甚至数十亿元计。仅以运用普遍的橡胶水坝为例,我国现存橡胶坝总量约5000座以上,一座橡胶坝投资在1000万元至7000万元间不等,若按平均值估算,总投资约2000亿元,相当于2个三峡水电站的投资额(静态投资),日常的运行维护费用尚未计算在内。
业内人士介绍,橡胶坝的使用寿命约15年,到期更换又是一笔大开支。河南某地为维护橡胶坝群的运营,专门成立了100余人管理机构,并且定编为事业单位,每年都要列支不菲的财政经费。
还有一些水景水景设施因维护缺位或运营成本过高,数年后难以为继,或长期闲置成为摆设,或成为蚊虫孳生的一潭臭水。
“修建橡胶坝还会不同程度改变河流天然运行规律,改变河流特性,也影响水文测验。”魏向阳表示,流域管理机构不赞成筑坝造景,但并未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目前对黄河支流上的橡胶坝数量也没有摸底调查过。
名曰生态建设实乃“政绩驱动”
记者调研中发现,“圈水工程”虽然大都打着“城市建设”“河道整治”“保护湿地”“海绵城市”等名义,但一些地方政府热衷造水景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升城市品位、炒高周边土地房产价格、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实质是政绩驱动。
“造好水景,地价会‘水涨船高’。”十年前,中部省份一位省会城市领导大谈“水景经济”时说,临水的地价要比不临水的高许多,不少地方在新区开发中,都是先引水,再卖地。
中国古代风水中,水为财,如今一些地方官员认为,漂亮的水景还能促进地方旅游产业和招商引资,而项目落地,地方GDP也会随之增长,可谓一举多得。
记者观察,多年之后,随着我国的水资源的形势更加紧迫,“水景经济”并未有所收敛,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常常是,一边是“水荒”逼近,一边却是打着“生态宜居”等旗号大规模圈水造景。
比如,某历史名城,由于过去长期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加速。而今重提“水润xx”,新增水面、湿地数万亩,工程幅员之广,建设规模之大,堪称空前。
记者发现,很多缺水地区党政干部水资源节约意识、守法自律意识淡薄。受访的不少地方干部甚至想当然地认为,建水景是经营城市的需要,甚至是“造福人民”的民生之举。
缺水城市热衷造水景。河北某地市水利部门负责人甚至将“远眺见山,近观见水”等理念做为行动依据。“只要拦下就是自己的”,“不让一滴水流出XX”等畸形生态观在基层不同程度存在。
许多地方干部并没有意识到水资源的战略价值。诸多专家认为,“圈水造景”泛滥的背后,一方面缘于水景的经济带动效益和随之而来的畸形政绩观,另一方面与水资源的管理、分配和使用机制不够科学、健全有关。
张孝德认为,干部的考核选拔机制不完善,直接导致了这种“折腾式”的造景乱象。一些为可持续发展默默无闻作出贡献、按规矩办事的干部得不到提拔,而一些通过大造形象工程的干部却得到重用。
他认为,日前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健全政绩考核制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等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但如何实施还需积极探索。
; }. O5 o0 z! b: I4 A! h! C(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