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商报记者 张兴钊 实习记者 钟茜妮
2 }; q' c& n2 s P9 j 自去年9月以来,5家跨境商品直营中心陆续在成都开店,高新区、青白江等也在积极洽谈跨境电商落地。一时间,跨境电商成为市民消费的一股新潮流,不必再麻烦地去海淘,而是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便宜又好的进口商品。
7 R9 p. e8 A% ~3 \# l, e& c2 j 但市民郭先生近日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同一种进口薯片在两家不同的跨境商品直营中心,价差超过30%。甚至某种品牌奶粉,价差超过70%,比普通进口超市还贵!根据政策,在直营中心购买500元以下食品都享受免税,那为何“保税店”和普通店相比价格完全没优势?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4 \4 C: M( d3 ^! V
5家电商 实体店充当网站的“敲门砖”
" t& \% W) g3 H- [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的进口跨境电商主要分为3大阵营。第一梯队以阿里和亚马逊等综合性平台为龙头,京东、一号店等本土电商、零售企业构成了第二梯队的主力,剩下的市场正在被层出不穷的新兴创业企业抢滩。成都市场上涌现的5家进口跨境电商直营中心便是这种模式的衍生。5 O- j3 K/ p5 e! C
成都现有的5家直销中心无一不是这种形式。成华区的高新综合保税直营店、双流综合保税区进口商品直销中心,青羊区的腾邦跨境商品购物中心,锦江区的易欧蓉仁恒旗舰店、武侯区的优洋上品直销中心,都位于各区的繁华商圈,背靠一家专做进口商品的网站。8 F4 |* R. G& S* s3 }' ?# c
既然实体体验店只是网站的“敲门砖”,线上线下同价,并且不因为实体店的扩张将成本摊到网站商品,那么各家的价格之差又是从何而来?为何价差会上升到70%之多?: D* B! u7 d. r8 I u1 j8 O6 F) X; [
初级价差 进货渠道不同
5 J- a$ X% S x2 N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分析,大型电商平台发挥集聚效应,能够吸引到品牌主动入驻,因此每年可以从年费和佣金中获取固定收益,同时,自营性的平台也有资本与品牌谈价格、谈合作,从而省去中间环节,将成本控制到最低。新兴的小型电商平台则没有如此幸运,进货渠道成为他们积攒利益的有限空间之一。9 H2 n7 e4 D6 X! R2 {. S$ @
初级价差就在电商和进货渠道的各方角力中产生。有的电商只能通过代理商或经销商拿货,被中间环节不断抬高成本;有的电商则建立了自己的供应链集散地,进驻保税仓库,拿到第一手的货源;还有的电商直接与境外品牌合作,从厂家拿货后直邮国内。鉴于进口跨境电商平台做的都是百货,不同商品的进货渠道不同,各家体验店商品价格有高有低、参差不齐也就不奇怪了。 q& k- \8 G M5 V7 f9 L" R" P
8 g. `2 i- ~! j# p) ]!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