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昭化区创新建立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协商机制,将协商民主贯穿城市治理、民生保障、乡村振兴全过程,以规范流程汇聚各方智慧,用精准协商破解发展难题,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昭化区元坝镇京兆路社区民政局小区,昭化区政协委员文敏正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回头看”,居民们对小区居住环境的认可声不绝于耳。 “以前出门忘带钥匙得麻烦邻居帮忙,晚上回来黑漆漆的,现在不仅有刷脸的门禁,楼道还装了感应灯,这些都是当初我们跟政协委员提的需求,没想到真的落实了,住得越来越舒心。”小区居民冯开勋的话语,道出了改造后生活的便捷与惬意。 昭化区政协委员文敏介绍,如今有了协商机制,委员们会先入户收集群众需求,再组织多方论证,智能门禁、停车位规划等改造细节,都是经过反复商量才最终确定的。 民政局小区的变化,正是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协商机制化解民生难题的生动缩影。针对群众诉求,昭化区政协严格遵循“广征议题-深入调研-集中协商-跟踪问效”的闭环流程,组建“委员+专家+群众代表” 的调研组开展工作,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时邀请职能部门现场对接,会后还会形成协商报告督促办理反馈,确保每一条建议都能落到实处。 “过去协商常因流程不明确导致‘议而不决’,现在从议题征集就扎根基层,像老旧小区管理、乡村物流优化这些议题,都是走访上百户群众后确定的。开会时职能部门必须现场回应,会后还要定期反馈进度,真正让协商‘不走过场、能出实效’。” 昭化区政协常委人资环委主任刘朝洲说。 如今,这一协商机制的成效已从民生领域延伸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从城市到乡村,从民生小事到发展大事,协商民主正成为凝聚共识、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截至目前,通过该机制已推动53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惠及居民1.6万人;在乡村振兴领域,助力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搭建起3个电商平台,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3000 元。 “这一机制把决策从‘部门单向推进’变成‘多方一起共建’。过去推进项目时,对群众的实际期盼有时衔接不够紧密,现在政协提出的群众意见、专业建议,我们会逐条研究并采纳落实,像老旧小区智能门禁等都是按建议推进的。如今部门协作更顺,民生项目落地周期平均缩短 30%,群众满意度也连续三年上升,真正做到了‘协商于民、协商为民’。” 昭化区住建局住保中心主任王威表示。 谈及下一步规划,刘朝洲介绍,昭化区政协将继续完善协商机制:一方面扩大委员参与面,吸纳更多基层代表加入调研协商,让民意表达更充分;另一方面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开发协商议题征集小程序,方便群众随时提出诉求;同时还会加强协商成果 “回头看” 力度,确保每一项共识都能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李益焕) . K+ g8 S. Q; g& U) k8 i$ l7 a"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