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0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上最美的民族,因长得太美差点被灭族,是哪个民族呢?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93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先别急着幻想什么童话世界的仙女王国,现实总是比小说狠多了。

你是不是觉得,长得好看顶多能捞点优待?

可历史偏偏教我们:有些民族,因为美貌差点连根拔起。

翻开古希腊的史书,最早才子们热衷歌咏的,不止是诸神雕塑,还有现实中的‘切尔克斯奴隶贸易’。事关高加索山里的切尔克斯人。那是真正“一张脸能卖二十匹战马”的年代。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后宫,几乎给高加索少女包了场。你想象一下,市场上的‘高加索货’,价格直接和军事资源挂钩。美貌本身就是资本,更可怕的是,资本和权力一联手,就变成了灾难。

比这更狠的是波斯萨法维王朝的骚操作。直接给村庄下指标:每家交俩处女。到了奥斯曼帝国、波斯这样的大熔炉里,那些深眼窝、高鼻梁的少女,成了权力争夺赛里最贵的筹码。商品化、藏匿、交易。

伊斯坦布尔的街头,那些面孔——谁能分得清她们的祖先,到底是皇室血脉,还是流浪者?颜值,变成了权力结构重新洗牌的工具。潮水一涨一落,这些人流散各地,慢慢渗透进当地的审美体系,甚至影响着选美、娱乐还有婚姻。比你刷到的偶像剧还离谱。

可最绝的还是帝国出手干预基因本身。十九世纪,沙皇尼古拉一世的‘种族置换’政策出炉了。不是传说,是铁律。1830年,《高加索剿匪令》下达:杀一名高加索男人,赏钱三卢布;女人、小孩直接洗劫到西伯利亚。

这个设定,直接瞄准民族血缘。奖赏、驱赶、大迁徙。黑海边那些被逼跳崖的少女故事,在土耳其歌谣里唱了一百年也没唱完。剩下的族人逃散进约旦、叙利亚,一路像风一样飘到各大娱乐圈。

有趣的是,跨区域混血倒成了新一代“颜值担当”,也成了推动当地娱乐和社交的新动力。一张脸背后的“基因资产”,已经被拿出来明码标价。想想摩尔人在西班牙,被天主教双王赶出家园,穆斯林、犹太人的流亡,和这逻辑如出一辙。谁的脸更接近权力的审美,谁就能活下来,谁就被推向悬崖边。

说起“颜值保护”,塔吉克人有一套更野的生存智慧。粟特文明原本就很贵族范,塔吉克人直接把文明和基因打包带进帕米尔高原。高原地理像一道天然的隔离仓,不光拦住外来的侵略,也保住了血统。

撒马尔罕壁画上的鹅蛋小脸、杏仁形的眼睛,到如今塔吉克山区依然能看到。这就是基因和环境合谋的极致样本。苏联时代,搞行政区划拆分民族,硬生生把塔吉克语拆成不同的方言,把血缘和语言强行分裂。这

样一来,不但基因难以流失,文化同化也没地可钻。杜尚别的混血脸模特,走一场秀,顺手给国家卖了顶级的“基因广告”。

而且这种“民族美貌”,最近还真成了硬资产,塔吉克政府居然用它搞起基因保护工程,包装成旅游经济的新门面。全世界猎奇的目光,也都盯上了它。

再看中国塔吉克族,清流一枚。他们守着帕米尔高原,每月三次洗澡的习惯一直没变。地理环境限制,但文化和基因合体进化。

鹰舞入选非遗,直接吊打那些短视频变装网红。考古学家在瓦罕走廊找出的古墓,复原后的头骨,瞬间引爆网友评论区——那不就是现代某明星的脸吗?遗传学的进步,正让这些民族变得骄傲。当年的软肋,如今成了话语权和资本。

历史拐了个弯儿,“明星脸”被新一代热切拥抱。打个比方,正如十九世纪普鲁士在波兰做的那套日耳曼化——通过语言、文化、甚至宗教,把边疆地区的民族彻底调包。只不过,塔吉克人用自己的方式,接住了历史的暗流。

牛津大学去年倒也秀了一把,搞出切尔克斯族群的MC1R基因突变大数据!冷白皮、光敏性皮炎的组合拳。

天赋异禀的颜值,反手就是晒太阳得皮肤病的被动技能。

也就是说,基因带来的收益和副作用,平平衡衡。阳光稀薄的高原,成了这些族群的最后避难所。

不是富庶的河谷,而是群山深处,这些人才能活下来。

祖辈们的‘进深山、远权力’策略,比什么都灵验。

塔吉克斯坦的基因保护工程听起来很花里胡哨,其实套路和现代商业接轨——用民族特征搞营销。活体古希腊雕塑、旅游大片,谁不想一睹为快?别小看这种软实力,它不仅带来景点门票,更塑造了国际形象。这玩意,化石级的历史套路,变成了国家品牌,变成了经济增长点。

联合国最近一场教科文大会又吵翻天,围绕一个听起来很荒谬的问题:“高加索人脸型要不要申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争的,还是身体特征能否上升为“全球非遗资产”,谁能对这资本拥有主权。这背后,是各国利益集团的博弈:审美、迁徙,甚至婚姻结构,都紧紧绕着一张脸打转。

说句实在的,长得太好看,有时候真不是福气。看似金饭碗,实则悬在头顶的大刀。美貌在某些时刻,是通向灭绝的引线。民族迁徙,基因保护,商业开发——看起来各有“保护”之名,骨子里全是围绕资源的争夺。

过去的故事告诉我们:热爱的、美的、耀眼的东西,总是最先被拉上赌桌。真正的硬气,不是装饰一张脸,而是保下这张脸背后的一切,风吹不倒、雪埋不死。


# R% A7 X0 x4 M' `9 H

8 u% S- u: j% @$ E2 H: X% ?" [$ f: Y$ u, i; g: _3 o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10-17 18:46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