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9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遭老板性侵后未报案:她的沉默里,藏着多少女性的不敢?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68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不是不想报,是真的不敢。”
当那位被老板性侵的女子在镜头前说出这句话时,语气里的无奈像一根细针,扎中了无数人的心。
最近,这起职场性侵事件引发全网热议。可比起 “老板为何敢如此猖狂”,更让人心疼的是大众对 “受害者为何当时不报案” 的追问 —— 仿佛没第一时间拿起法律武器,就是对伤害的 “默许”。
但只有真正经历过类似困境的人才懂:她的沉默从来不是 “懦弱”,而是现实织就的一张密网。
一、第一道坎:证据的困境,让 “有理” 变 “说不清”
职场性侵的隐蔽性,往往从一开始就堵死了受害者的维权路:
  • 大多发生在办公室、会议室等私密空间,没有监控,没有第三方证人;
  • 老板事前的甜言蜜语、隐晦暗示,事后很容易被包装成 “双方暧昧”;
  • 即便有聊天记录,也可能因语气模糊、内容碎片化,难以作为直接证据。7 c& p4 v/ z9 g2 s/ c8 s
女子在采访中提到一个细节:“当时他用升职、加薪当诱饵,事后又威胁‘闹大了谁都没好处’。我翻遍手机,只有几条没头没尾的消息,连像样的物证都没有。”
她曾犹豫过要不要报案,可一想到警察可能问出的话 ——“凭什么证明是性侵不是自愿?”—— 就瞬间没了底气。这种证据链的断裂,让很多受害者从一开始就陷入 “有理说不清” 的绝境。
二、更致命的:生存的压力,逼她 “忍气吞声”
对普通打工人来说,一份稳定的工作可能不只是收入来源,更是支撑整个家庭的支柱。
女子坦言,自己上有年迈的父母要赡养,下有刚上小学的孩子要照顾,每个月还有近万元的房贷要还。“一旦和老板撕破脸,我肯定会丢工作。更怕的是,他在行业内有点人脉,我以后想再找份好工作,恐怕难如登天。”
她的顾虑,也是无数职场人的软肋:
  • 丢工作 = 断了全家的生计;
  • 行业 “穿小鞋”= 断送未来的职业路;
  • 维权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不是普通家庭能承担的。
    4 W4 h5 e0 k& v: s9 m5 H/ c/ W
“我不是不恨,可我不能拿全家人的生活赌。” 这句话背后,是成年人最无奈的权衡 —— 比起一时的尊严,活下去的底气似乎更重要。
三、最伤人的:舆论的二次伤害,比性侵更难熬
这些年,“受害者有罪论” 的阴影从未从我们的社会中消散。
一旦报案,受害者的隐私可能被网友扒得一干二净:住址、工作单位、甚至过往的生活照,都会被拿到台面上讨论。更刺耳的声音还在后面:
  •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肯定是她自己不检点”;
  • “说不定是为了钱故意设套,现在反咬一口”;
  • “都过去这么久了才说,怕不是想博眼球”。7 ^. ~1 D( {& `! l
女子说,她之前见过类似的案例:“有个女孩鼓起勇气报案,结果不仅没等到正义,反而成了小区里、公司里别人指指点点的对象。她爸妈出门都要被人议论,最后只能搬去别的城市。”
“我不想让自己和家人活在别人的唾沫星子里,那种精神上的折磨,比性侵本身更难熬。”
我们该追问的,从来不是 “她为何不报案”
当我们一次次问 “你当时为什么不报警” 时,其实是在把维权的压力,全部推给了最脆弱的受害者。
真正该被追问的,是这些问题:
  • 如何让职场监控覆盖更全面,减少 “私密空间” 的漏洞?
  • 如何建立更便捷的证据收集渠道,帮受害者固定关键信息?
  • 如何出台更完善的职场保护机制,让受害者不用怕 “丢工作”“被报复”?
  • 如何改变 “受害者有罪论” 的舆论环境,让受害者不用怕 “被指指点点”?
    + E' f# {! Q0 Y+ K: Y. R
这位女子的回应,不是为加害者开脱,而是揭开了现实的残酷真相:对很多受害者来说,报案从来不是 “想不想” 的选择,而是 “敢不敢” 的挣扎。
愿我们下次再看到类似的新闻时,能少些冰冷的追问,多些共情的理解;少些站在道德高处的指责,多些切实的行动支撑 —— 因为让受害者敢站出来的,从来不是 “你为什么不报警”,而是 “别怕,我们会帮你”。

( m' x9 _6 h2 L5 u$ T* p/ R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10-2 02:33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