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4年4月21日深圳中心书城首发,到走进北京大学参加作品座谈会,深圳女作家杨勤所著的《红楼续书.红流三部曲》仅花了十四个月时间。+ G8 Y' y f6 ~4 A- p/ j
2025年6月20日下午,北大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在外文楼举办《红流三部曲》座谈会。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赵建忠,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教授陈岗龙,中文系教授刘勇强,中文系长聘副教授李鹏飞,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翁家慧,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高潮,副社长韩鹏,副总编辑吴琼,营销中心副主任焦磊,作者杨勤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的青年学者马露戈、乌仁高娃、腾吉思、程佳秀、宁静、张煜、殷云翠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i9 W0 ~& v( P( [. p( x6 Q; R
作者杨勤历时三年创作完成的《红楼续书•红流三部曲》,由《榴花纪》《桃叶渡》《凌波行》三册组成,依托《红楼梦》首回与第五回中太虚幻境判词和“红楼梦曲”所暗示的人物命运,对元春、秦可卿、妙玉、薛宝琴、探春及柳湘莲等人物的故事进行了艺术性延展,构建出完整的续书结构与情感脉络。5 R3 Y, N8 @& a2 x0 M. c* W
目前该套书已推出“一版二次”重印版本,并创新性地融合AIGC数字技术,通过“赏听有声剧场”“玩转续梦红楼”“对话书中主角”等互动方式,为读者开启了传统经典与数字体验交融的新阅读维度。8 b- n1 y) {' x J: |- s
座谈会上,各位学者对书的创作思路、文字风格、思想境界给予高度肯定;尤其强调,《红流三部曲》写作沿袭了有实有虚的写法,线索推动下的故事既严谨又有丰富的联想,非常难得。与会的五位博士、硕士研究生此前均提交了阅读书册之后的论文,他们有的推崇上册《榴花纪》,有的更喜欢《桃叶渡》《凌波行》,但他们不仅仅止步于欣赏,从文艺理论方面更作了深度剖析。研究中心打印装订成集,博士们当场宣讲,并提出自己的问题。作者杨勤在座谈会上含笑一一回应。她感谢北大师生给予自己作品的重视,也感谢交流讨论中产生的思想激荡。
- t: _' c2 S9 p, d" p9 s同为活动主办方的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会长赵建忠教授出席会议。他回顾了北京大学与《红楼梦》的渊源,新红学在此诞生;又提出新时代之所以还有红楼续书涌现,正是因为这部书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一代代的研究者、续书作者的加入,“红楼热”始终不衰。杨勤作为红学新人,其新作《红流三部曲》入北大,正彰显了红楼渊源深邃;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制作论文集,展开热烈讨论,正是北大“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学术精神的体现。
! W) h. u8 q, M! x座谈会进行四个小时,与会人员意犹未尽,在海报上题字珍藏,并期待未来再相逢。* P. P4 ]2 u; v' m
下午六时,座谈会结束之际,天空依旧晴蓝,一群鸽子飞过荷塘上空,正是美丽夏日。* @' z/ @7 Z5 D, d# r+ j$ y( M6 w
& m; x9 i+ J7 l!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