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济南市民王女士反映,其与某婚姻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一份价值10001元的婚介服务合同后,遭遇服务严重缩水及公司失联等问题,1万余元服务费面临“打水漂”风险。据王女士介绍,2024年11月23日,她与该公司签署婚介合同,合同约定“服务期内提供8次约见机会,服务至结婚为止”。然而实际服务中,婚介公司仅安排4次相亲,其中3次成功见面。更令王女士难以接受的是,其中一名相亲对象年龄45岁,与其存在明显年龄差距。“我才33岁,对方孩子都20多岁了,这样的推荐太不负责!”今年2月,王女士发现对接业务员离职,合同预留的公司电话变为空号。记者查询发现,涉事公司近期变更了法定代表人,记者多次尝试联系该公司,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交钱后几乎没得到正经服务,现在连人都找不到!”王女士表示,自己因身体原因急需用钱进行手术,但多次协商退费未果。记者获取的电子合同显示,服务期限为8个月,目前仍处于服务期。涉事公司前业务员回应称,去年11月已离职,“工资被拖欠数月,也在维权”。山东舜翔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建华认为,合同主体为公司,其内部变更不影响对外担责,建议王女士通过市场监管部门协调或司法诉讼维权。目前,王女士已着手准备诉讼材料,要求退还服务费并索赔损失。 % R1 m5 p: c4 R- H; H(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