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者仁心到藏家慧眼: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章晓鹰在认真考究藏品 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信江畔,一座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静立于滨江东路。推开南古文化收藏馆的铜制门环,220平方米的空间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宋代龙泉窑的青瓷温润如凝脂,明代青花瓷的钴料晕染出山水氤氲,清代粉彩瓷的华美纹饰间,一对身着素色太极服的夫妇正在悉心擦拭展柜——章晓鹰与程舞燕,这对从医生转型的收藏家伉俪,用三十年光阴将这座民间艺术殿堂打造成信江岸边的文化地标。
' d6 [( J2 ~* X4 w& l2 M+ i 1993年冬天的比利时,在此留学的章晓鹰利用休息时间,来到比利时古玩市场。在一家古玩商店,几枚清朝时的大龙、小龙邮票吸引了他的眼球,他拿起邮票仔细地看了一下,觉得这是难得的珍品。现在这几枚珍品流亡海外,一定要让它回国,回到祖国的怀抱,章晓鹰遂花高价将此买下。
- X1 h7 ]7 s4 @ 回到国内后,章晓鹰总是利用休息时间,走街窜巷去掏宝。有一天,他来到百里之外的铅山县某个边远乡村,在一村民家中,该村民拿出一瓷片,这方残缺的康熙青花瓷片在晨光中泛着幽蓝光泽,钴料描绘的“渔舟唱晚”图景令他怦然心动。“釉面下的‘蛤蜊光’如毛细血管般精妙,瓷器开片竟与细胞裂变异曲同工。”这位上饶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就此在医学与瓷片的光影交错中,开启了跨越三十年的文明对话。 5 Z9 R' P x* D* D* e+ G8 j9 Q
1998年章晓鹰做出惊人决定:辞去公职创办私人诊所。面对亲友的不解,他指着诊室里逐渐增多的历代瓷器笑道:“医生治病需要专注,守护文明同样需要全力以赴。”夫人程舞燕紧随其后,2005年从铁路医院辞职全力支持丈夫。诊室的药柜变成瓷器展架,候诊区的《人体解剖图》旁挂着《历代陶瓷釉色谱系》,患者笑称这里是“最文艺的诊所”。8 j$ u- J# W' h" {3 p1 v& w+ Y
千金散尽为藏珍:文化苦旅中的坚守 南古收藏馆的千余件瓷器与近万件字画、玉器、杂件、邮票,有很多是精品和孤品,这些藏品耗费章晓鹰夫妇千余万元,记录着他俩“十年磨一剑”的执着。 M9 G6 r3 x: M9 i0 J
四条屏《天寒有鹤守梅花》 高悬于展厅中央的王鹤亭粉彩四条屏《天寒有鹤守梅花》,以173厘米的恢宏尺幅震撼着每位观者。王鹤亭的这幅作品,创作于1986年,是收藏馆的镇馆之宝,现已升值五百多万元。这件巨制,将文人画的写意精神熔铸于陶瓷工艺:老梅虬枝以没骨法皴擦而出,鹤羽的粉彩渲染多达九层,暗合《周易》中“阳九之数”。 % j8 o" `6 d" F, @& n4 k/ s3 w
藏品《花里神仙》 当四条屏终列馆中时,一位著名收藏专家惊叹:“这不仅是艺术品,更是近代陶瓷工艺的活态标本。”2 s" g/ ~( C* h6 B: t4 `2 \% o# |
太极与收藏:刚柔并济的文化修行 清晨的信江边,总能看到程舞燕演练太极的身影。这位曾获2014年江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甲组传统太极拳第一名的收藏家,将东方哲学融入文物鉴藏:“太极讲求虚实相生,就像鉴定古瓷,既要看釉面实相,更需悟胎骨虚势。”
( d; ^4 h8 n; V3 w+ }王鹤亭创作的大型瓷板画《松龄鹤寿》 这对夫妇的收藏生活浸润着太极智慧:程舞燕以“云手”的绵劲整理古籍,章晓鹰借“金鸡独立”的定力端详瓷片。他们的家中,明代黄花梨画案与太极剑架相映成趣,清代青花茶具旁放着功夫茶器。“收藏是外家功夫,讲究眼力魄力;太极是内家修为,培养静气定力。”程舞燕的感悟,道出了他们事业长青的秘诀。 ' t1 m! d4 l( b! M% }
信江畔的文化双璧 暮色中的南古收藏馆,信江的波光在粉彩瓷面投下粼粼金斑。章晓鹰小心调整着展柜射灯角度,程舞燕正在为明代德化观音像轻拭尘埃。这对曾经的医生,以藏家身份续写着悬壶济世的情怀——他们救治的不再是病体,而是那些在时光中蒙尘的文化基因。
4 |. O/ u! c/ R' J当最后一缕夕阳掠过《天寒有鹤守梅花》的鹤羽,馆内响起程舞燕弹奏的《梅花三弄》。章晓鹰沏开一壶陈年普洱,茶香与墨香在展厅交融,千年前的文明碎片在此刻苏醒。在这里,每件藏品都是文明长河中的星辰,而这对信江畔的收藏伉俪,正以毕生心血编织着华夏文明的星河图谱。(艾世民): m! T' V7 j! B, V$ N
# G& J" H4 F'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