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这个年纪,很多人已经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规划的是事业、婚姻、家庭的未来。唐尚珺却在人生跑道上“逆向行驶”。
2024年9月,他站在华南师范大学的报到队伍里,成为信息工程专业的一名大一新生。他拖着行李箱穿过青春气息浓厚的校园,身旁是成群18岁的少年,唯独他显得尤为扎眼。
16年,他与“高考”这个词缠斗了整整16年,十余次考试的沉浮,换来了如今的学籍。等待他的并不只是“大学梦”实现后的光辉,还有年龄的差距、学业的压力、家庭的负担,以及来自流量和公众的审视。他翻过了高考这座山,真正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唐尚珺自2008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开始,不是没有考上过大学,也曾被名校录取,却因各种原因未入学,复读的这一选择一做就是十多年。
在复读的那些年,有人为他的坚持叫好,也有人觉得他是在执迷不悟。“年年复读,到底是为了什么?”类似的问题,他听了无数遍,但他并不在意。
伴随着他一再复读的,是家庭日益加重的负担 78岁的母亲独自撑起家里的一切,家里的老房子年久失修,屋顶漏水的问题从未解决过。他的母亲说,“只要他高兴,我都支持。”但那张满是皱纹的脸上,藏不住对儿子未来的担忧。信息工程专业并非他的第一志愿,他对物理专业仍旧念念不忘,希望通过优秀的成绩来申请转专业。但大学生活和高考备考完全不同,C语言成了他的第一道难关。他坦言:“从没接触过,真的很吃力,但我不想挂科。”
年龄的差距让他在校园生活中显得格格不入 舍友是比他小十几岁的00后,他们喜欢玩游戏、刷短视频,他却经常因为学习和兼职奔波。刚入学时,他对同学说的那句“别叫我叔”,听着是玩笑,实则是他对自己年龄与环境差异的一种无奈。
而因为“高考狂人”的标签,他的一举一动都成了舆论的焦点。网络上也开始出现“蹭流量买房”等争议话题。尽管唐尚珺对这些流言一再回避,但流量带来的压力仍然像影子一样紧紧跟随。
如今的唐尚珺,靠短视频平台做一些兼职收入,维持学费和生活开支。他澄清了网上关于“直播赚几十万”的谣言,“最多也就两三万。”
家里78岁的母亲让他牵挂 在一次专访中,78岁的母亲表示“30几岁应该挣钱养家了,现在家里房子还是漏水的,万一摔倒了都没人知道。”母亲的话里尽是无奈。
他计划利用两年的时间攒够钱,为母亲盖一间新房,这是他对母亲最大的心愿,也是他坚持的动力之一。 网友热议 虽然不能理解他在坚持什么,但是复读奖金给父亲治病,是真爷们
信息工程学不明白,转到物理专业也是前途堪忧
虽然转专业需要每门课程85分以上的高成绩,他也不愿轻言放弃。尽管C语言让他吃力,尽管压力如影随形,但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年年退缩的“复读生”。
他说,这一次,他要向前走,不能再退。
S0 B# C( S, s& K$ I2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