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全文如下:% _- A0 s& ]: C9 S+ h
. x. k% \3 M- }' n7 H" {' @% ^0 t
2024年4月以来,忻城县大塘镇遭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根据忻城大塘国家气象观测站资料统计,2024年4月1日至8月27日大塘镇累计降雨量为1422.0mm,与去年同期(741.3mm)相比,偏多9成。位于S305省道边的忻城县大塘镇六一村民小组以及附近的二组村民小组、三组村民小组由于地处岩溶洼地内,排水不畅,形成内涝。据统计,六安村共有149户482人,实际常住74户180人,此次内涝有44户73间房屋被淹,内涝过水面积达450亩,其中农作物受灾面积190.55亩。" Z& ~- t/ c2 q, U2 I G
! {- M: T+ N! U4 _9 B灾情发生以来,忻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快速响应,第一时间转移了受灾群众,通过抽水排洪、抢修应急通道、安排冲锋舟保障临时通行交通、为群众发放临时救助等措施持续有序的开展内涝灾害应对处置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有序运行。目前群众无一因灾伤亡,并已得到妥善安置。 ! v% p5 X# {5 Z 2 A0 @) S( _" l! m+ d. F六安村四面环山,地处岩溶洼地内,强降雨的积水一直从村东北角一溶洞排出。今年4月25日遭遇强降雨和6月18日持续的“龙舟水”以及周边的积雨水与往年降雨时间相比更长且雨量更大,加上今年消水溶洞地质变化造成内部堵塞和四面环山的特殊地理位置,长期汇聚的雨水无法排出,从而形成较长时间的内涝。受灾以来,忻城县通过安装临时变电箱、增加和改变供电线路方案,确保了群众用电;调度接通近桃屯水源管道,满足了群众生活用水需求;及时抢修了一条约100米的临时道路,保障群众出行;积极协调解决了省道S305线六安段交通中断问题,保持国道畅通;及时向受灾群众发放慈善救助金和应急生活补贴,积极解决受灾群众就医、上学等问题,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 I& |. P9 x" b2 R. X4 w- X% e4 g : x" L) h6 B/ \$ X/ V) O* u6 f为从根源上解决内涝问题,自治区水利厅协调广西水利勘察设计院设计人员深入内涝现场勘察并设计了排涝实施方案,原计划疏通地下排水溶洞,但由于地下地质情况复杂、降雨持续补水等原因,原施工方案无法实施,于7月初调整施工计划,从山体另一端开挖隧洞进行排水,待灾情稳定,达到施工条件后,立即进场施工。& p3 r0 x( z" N D' x) V0 I5 Q3 M
8月28日,忻城县大塘镇六安村一村民告诉九派新闻,有的楼房被淹至二楼,有的楼房甚至因长时间泡水而开裂。 ! k- B, A% d; h s4 X" B# c, _8 _: x$ Z9 O% D5 t6 |& k
其介绍,村里其他组的人被转移至养老院,有的人则投奔亲戚朋友。而他和家人们仍待在村子里,因其他房间泡水,一家子挤在卧室休息。* Q V* v* G9 T r0 o9 m
4 J+ u1 l7 ^( x2 J! b9 R“水已经4个月没退了,现在基本靠自制竹排出行,政府也会派船接送,”忻城县大塘镇六安村村民方华(化名)称,从前村子也受到连续强降雨的影响,不会形成这么久内涝,“不懂为什么今年水就是消不下去。” ( k, }( L/ _% k. j9 c* H3 L / b$ i1 h. o G5 i0 h; \# ?+ d据他回忆,涨水是从一组的稻田开始,断断续续下雨,水越积越高,直至淹没房子的部分楼层。“水最高淹没至楼房二楼,地势高一点的,水淹在一楼。”他说,经过长时间的泡水,部分楼房已开裂,不确定后续能否住人。 - h b$ [. o& y4 h, `& A D3 ] ! z4 U3 {& l7 N: w. x: ?他表示,水管里的水未被污染,能正常使用,但家里没有燃气,需要靠生柴火做饭。这次内涝除了影响村民出行生活,还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农田里的农作物、圈养的家畜全部都被淹了。”他说,村里人无以为生,家庭困难的就找亲戚借钱,家庭条件稍好的,靠着以前的储蓄生活。 & u, C0 V/ V" d( D6 `9 `$ Q5 C: l; b5 R7 d% E" c
方华说这几天省道已恢复通畅,摩托车等小车可以通行。" T& U! D" u ~0 H
; w8 I+ a0 W9 z# [& i4 `,忻城县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回应称,途经六安的多条道路被淹,已对被淹道路进行填筑。记者从忻城县水利局获悉,初查系地下河被堵,排水受阻致六安村内涝,正对排涝工程招标,招标完成后将逐步开展排涝工作。" v6 e S. P3 O- H2 W- r$ y
0 ^* O. F: z5 h1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