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乘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飞船上天的两名美国宇航员被困在国际空间站,已经成为了全球笑柄。可讽刺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波音公司不急着想办法赶紧把他们接下来,却忙不迭地开打舆论战,试图改变外界的质疑——“美国宇航员没有被困”,甚至还将此事与当年阿波罗13号载人飞船的惊险经历相提并论,借机鼓吹美国航天的强大……
# T/ N2 j1 `4 ?+ B" {+ K% F9 Q8 z$ t% Y2 f% N8 Q1 l/ L$ l- h
这不就是妥妥的“丧事喜办”嘛。
图为美国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飞船
" V! u) U: `# X, Y8 E, ]6 a, @
! X' G D! e3 C; P5 P“星际客机”飞船在太空中停留这么久,它的老底儿早就被各国媒体摸清楚了。作为当年被NASA寄予厚望的国家队,波音公司原本指望“星际客机”飞船能够成为替代航天飞机、维持美国往返国际空间站的主力交通工具。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美国SpaceX公司的载人“龙”飞船半路杀出,成为当前NASA的主力载人飞船,而“星际客机”飞船却因为一系列灾难性的事故而进度严重落后。
/ u. s+ Y' z- [* ^
( R5 D/ F7 B! y. T, g' J& W2 R$ D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星际客机”飞船开始了它的首次载人飞行。事实上,从NASA商业载人航天计划经理史蒂夫·斯蒂奇的事后表态可以看出,“星际客机”飞船根本就是带病起飞。在2022年5月进行的第二次无人飞行测试中,“星际客机”飞船相继暴露了诸多软件问题以及部分飞行器推进器故障。在这次发射之前,飞船还因为氦气泄漏而推迟发射。斯蒂奇在6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认,工程师其实很可能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我认为我们忽略了推进器内部发生的一些基本现象”。
“星际客机”升空的画面
* D y) V1 V" ?. u
& t5 j5 x; I5 z. q8 q, W2 ~5 d带病工作的结果,就是“星际客机”飞船在飞向国际空间站的过程中,发生了5次氦气泄漏,其中四次泄漏是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期间发生的;此外,飞船的5个后向推进器在接近空间站时也未能按预期运行。NASA和波音公司承认,地面工程师们到现在都没有搞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故障。
, l+ Y# y4 u: _6 J) d" q0 ~# y- q( i7 X0 B7 i/ Z
显然,又是漏气又是推进器失灵的“星际客机”飞船根本不适合载人飞行,NASA和波音方面也对此心知肚明,并反复推迟飞船返回的时间——按照原先的计划,飞船本来只在国际空间站上停留8天,但如今3个星期过去了,NASA官方给出的返航时间却变成了“无法确定”。美国航空航天学会首席执行官丹尼尔·邓巴赫也表示:“我们并不急着回家。”
“星际客机”在太空. I2 X( \! f7 R5 z
+ j4 f. |$ a+ c3 H1 M. S& k
但在6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NASA和波音方面极力向美国媒体灌输一个“概念”——“美国宇航员没有被困”,他们之所以不回来,是因为美国航天的工匠精神发作了,一定要在太空中搞明白飞船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 K; J, F; I/ D; {/ M
2 p( G/ t, d, n0 P* P' r按照他们的说法,发生故障的推进器和氦气管线都位于飞船的服务舱,按照设计,当飞船重入大气层时,服务舱将被抛弃并被烧毁,届时工程师将无法确定出现故障的具体原因,因此必须等飞船在国际空间站停靠时查明问题。还有报道提到阿波罗13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爆炸后,NASA与宇航员紧密配合,让飞船平安返回地球的惊险经历,并将“星际客机”飞船的这次太空之旅与之相比。# S6 o5 M; V- u* v* a4 Q" Q# T
6 z6 y/ C* P, t可在老司机看来,如果说当年阿波罗13号的意外爆炸多少带着些天灾的成分,那么这次“星际客机”飞船根本就是人祸。事实上,从NASA和波音公司的表态,也能看出它们对于宇航员安全的漫不经心——例如对于氦气泄漏问题,斯蒂奇表示,即使存在已知的泄漏,飞船储存的氦气量也是返回地球所需的10倍,因此“不用过于担心”。他此前还表示,“星际客机”在太空长时间停留的最大问题是电池寿命为45天,如果要停留90天的话,需要想办法延长其使用时间。可他的最新表态又改口了,说飞船停靠空间站时一直保持充电状态,因此电池在90天后的运行状态应该不受影响。8 V9 A! o1 d) i. @' p, E
# K" q% T6 T4 C2 b8 R7 n: C) w关系飞船安全的这些重要技术细节,在NASA官员嘴里就是这么随意……
图为“星际客机”,其在太空长时间停留的最大问题是电池寿命为45天1 A7 b' o5 K( S. I5 o8 _+ X3 G/ k) b
& v' e& z: K1 N* o9 G! G N
其实,真要保证宇航员的生命安全,最靠谱的做法就是让检修完成的飞船自行重返地球——反正它的主要测试项目已经基本完成了,这样一旦在返程中再出现什么幺蛾子,至少不会影响两名宇航员的人身安全。至于说这两名宇航员怎么办,其实也很简单——目前国际空间站还停靠着另一艘载人“龙”飞船,后者理论上可以搭载7名宇航员,目前实际只搭载了4人,因此完全有足够的空间接纳“星际客机”上的两名宇航员。: F. s+ j* q- z+ `, m, K c l
6 N J* V3 X2 U
但到目前为止,波音公司对此毫无动静——背后隐藏的原因很简单,根据波音与NASA签署的协议,“星际客机”飞船需要在国际空间站退役前完成六次太空接送任务,在此期间产生的所有额外费用都需要由波音公司自行承担。由于“星际客机”飞船的进度严重延误与一系列故障,波音公司已经为此亏损了超过10亿美元。倘若这次“星际客机”飞船搭载的两名宇航员改乘载人“龙”飞船返航,不但将对于摇摇欲坠的“波音制造”声誉构成致命打击,而且这次花费巨大的载人飞行岂不是钱都全打水漂了吗?
, y; q3 j4 W, @' U6 `
) |8 U& u& i+ l6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