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老板,今天流水‘爆了’!”宋常青(化名)是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一家雨伞厂的老板,平时也做电商。他打开自家网店后台发现,店里销量第一的雨伞在几个小时内竟然卖出了300多把。虽然他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没多想,以为正好遇到了一波“流量”。然而到了第二天,订单遭遇疯狂退货;第三天,铺天盖地的差评席卷而来。“我以为是遭到了‘差评师’的围攻,可对方没提任何要求……”就在宋常青大惑不解之时,短短两个月内,他先后经历了3次“毁灭式”的差评“轰炸”。
6 o0 _: j& l6 |0 R; }: o# C% e& ^# W 直到他向绍兴市公安局上虞区分局报案后,这个来得“莫名其妙”的“差评潮”背后的真相才逐渐被揭开……
大量差评2 m8 O, ?* g& q6 S8 S' P3 W. M
! ]/ J5 ` t/ M* t9 y2 H
“第一次‘爆单’的时候,觉得有些奇怪。”据宋常青回忆,那是2023年4月,只不过当时没多想。“直到第二天发现退款率非常高,才觉得不对劲。”宋常青一开始以为是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特意去了一趟仓库仔细检查,却没发现异常。直到后续买家收货后,出现的几十条“差评”一下给他打蒙了——每条评价都称“货不对板”,他卖的是自动雨伞,差评却说他卖生锈的老式雨伞。
! m* Q9 M! d0 R& ]/ d1 @# M
* S$ z- C/ T" r" c “我加了其中一个买家询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对方表示,是有人让他们这么干的。”宋常青以为自己遇到了“差评师”团伙,可对方却静悄悄地,只字不提花钱删差评的事,这让他心里感到更加不安。让宋常青没想到的是,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他又迎来了第二波、第三波“袭击”。对方甚至在他设置发货之后就立刻申请退款——这样一来,他不仅亏了雨伞,还要亏损物流和包装的费用。
6 J) v! x5 e! Z: Z0 c# P9 s2 h& s( b" b7 k
三次“袭击”之后,宋常青原本已经做到类目第一的雨伞链接掉到了第二名。经统计,购买发货后立即退款的多达1600余单,差评100余单,还有部分货物仅退款未退货,直接导致损失快递费用1.3万余元。至于“差评”后当月的店铺营业额更是直线下降100万元,利润损失十几万元。为了冲回类目第一,宋常青无奈只能选择打折销售,用最低的价格换回真实买家的好评。折扣最低的时候,一把22元的雨伞只卖11元。“简直就像吃了哑巴亏一样。”宋常青一边做亏本活动,一边向平台投诉,最终决定向上虞警方报案。恶性竞争?4 F% Y& R4 ]- z. G9 J& o- P
( m. b* S; X& g& X2 {' J 在接到报案后,上虞警方网络安全保卫大队就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以往的恶意差评多为个人行为,主要是利用店主对差评的恐惧心理进行小数额的敲诈勒索。但这一次明显不同,显得有组织、有预谋且来势汹汹。 b8 [ I# y! H' T
1 O$ Y# s# p7 j p O5 ~' c. n 这起案件不仅引起上虞警方的重视,同样引起了浙江省公安厅网安总队的高度关注。很快,以绍兴、上虞两级网安及辖区派出所为主要成员的专案组成立,在总队直接指挥下进行专案攻坚。
“我们摸排到了一家位于温州的电商公司(以下简称‘温州公司’)。”案件主办民警王凯表示,当时他们觉得有些诧异,那是一家有着上千员工的电商大公司,开设有自己的店铺,对接多家工厂,产品销售由自己运营,但货物由厂家直发,该公司赚取“运营费”,生意一直不错。
( x5 O7 m3 T: R1 r9 L
# G, r3 L9 ~) |; [+ F: b3 h" z- @- U8 U 从常理来看,这家电商企业和厂家合作共赢,并没有向厂家店铺发起“差评潮”攻击的必要。- v9 K4 ]5 s% X. z9 q/ Q
* L' q" M% i, h+ E$ [5 E3 R) p
难道,是该公司员工的个人行为吗?
网安部门通过调查资金流、信息流、网络流并在多维度开展扩线侦查后基本确认,除了宋常青之外,还有不少厂家也遭受了“袭击”,确定这是一起通过恶意差评对电商平台网店进行行业打压的“网络水军”团伙犯罪案件。9 P* s: D: a1 U" W
; Z( ~8 V% @9 Y/ l
在充分固定犯罪证据之后,上虞警方开展收网行动,同时在温州、杭州、义乌进行抓捕,当场扣押工作电脑17台、手机16部。有些嫌疑人在被抓获时甚至不知道自己触犯了法律,还认为是合理的商业竞争。
恶意报复; }+ I/ ], Y' X. D% U" B9 p
2 f) T( D5 z. c/ {8 _. } h
警方在对嫌疑人进行审讯之后发现,这起案件的背后,竟暗藏着电商网络的“恩怨情仇”。
+ _) u3 C7 ^/ m: S* P( I2 V% m) ?, Y% U: h, w
原来,宋常青的雨伞厂曾招聘过一名叫柳东东(化名)的运营人员,在他的运营之下,该厂某款自动伞的链接成了“爆款”,做到了雨伞类目第一。而柳东东之前正是从温州一家公司带着资源、人脉和经验离职的。9 N) [ g+ G8 ]3 c/ ^9 u. {
' W1 o. f- o. z- p
“我们有很多运营人员,但是老板工资给得很低,我们陆续辞职的人也不少。”柳东东说,他没想到自己原来的老板竟然对员工离职的事气不过,会对他们进行报复。
L; i" a) y( ]
, r8 F# N5 C: ~8 y 原来,温州公司的“二把手”陈某发现,原本由自己公司运营排在类目第一的产品纷纷被挤了下去,取而代之的,多是由离职人员运营的产品。
一气之下,陈某和老板商量,决定“追杀”这些排在类目第一的产品。他们在公司群里下达指令:“大家统计一下哪些人离职后又在外面和我们运营相同产品的,这样的商户发现一个打掉一个,打掉后我们再冲类目第一”“发现一个搞死一个,不管什么手段”。
, p# M3 S! Y/ {8 o# Q* e3 P9 r8 N c' P$ f: | G
“发现一个搞死一个!”离职员工遭前老板“追杀令”
; ^0 \" C/ D, |: O% f: |
* j4 J/ z- y5 p- |. C 指令下达之后,温州公司以8元左右每单的价格雇佣“刷手”,专门针对从该公司跳槽出去且继续从事产品运营的员工,以及对其他电商平台做到类目第一的商户进行差评。
: G5 ~# V2 X: h0 f( W5 Q& k9 D+ [
% h0 l9 d, ^2 Y7 P9 a) a 经查明,该团伙已累计对100余家商户刷差评共1万余单,不仅严重侵害了商家的财产利益,更严重扰乱了网络消费秩序。截至目前,涉案的1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破坏生产经营罪,已被全部采取刑事强制措施。9 h# ?3 V0 X/ k+ k- f0 p; @( W# ^
9 v2 S% E# q A0 i1 W-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