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4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俄举行总统就职典礼:普京正式迈入第五任期,新政府重组备受关注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稿子

2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02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8 09:31: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当地时间2024年5月7日,俄罗斯当选总统普京的就职典礼在莫斯科举行“为俄罗斯服务是一项巨大的荣誉、责任和神圣的义务,我将继续把俄罗斯人民的利益和安全放在首位。”当地时间5月7日中午12时,俄罗斯总统就职典礼于莫斯科举行。在主席台上,普京将右手放在特制的俄联邦宪法上宣读誓词。俄宪法法院院长宣布普京正式就职后,大厅中奏响俄罗斯国歌,俄总统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升起。, q+ K& J1 R/ K* S: {1 k
2024年3月,俄罗斯举行首次战时选举,选举的最终投票率为77.49%,现任总统普京以87.28%的得票率赢得连任。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个数字均在俄罗斯选举的历史上创下新纪录。 克林姆林宫塔楼和伊凡大教堂的全景
" @) l9 x- \2 I: K4 J8 U5 `/ R
7 V) ?: O( M$ \5 Z  ~! ~0 i5 X  y7日上午,莫斯科飘起大雪。临近正午,普京从总统官邸办公室出发,乘坐俄国产Aurus总统专车抵达大克里姆林宫,于门廊听取克里姆林宫警卫长的报告。随着12时整的钟声响起,普京从圣乔治大厅和亚历山大大厅的宾客身旁走过,进入安德烈大厅。 普京就职典礼现场
: D( i7 D  B; |' T3 _* `* ~: f3 W6 M6 D/ T: C" d5 e
普京在宣誓后的就职演说中表示,只有俄罗斯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公民已经确认了国家路线的正确性。俄罗斯的当务之急是保护人民,保护国家的价值观和传统。俄罗斯必须牢记内乱和动荡的惨痛代价,政治制度必须稳定。但稳定并不意味着僵化,国家和社会制度应具有灵活性,为革新和前进创造条件。6 B* z5 s5 F4 V/ F' Y) ?

0 I& a4 z. P, R8 A+ ^5 C8 l普京另外表示,俄罗斯并不拒绝与西方国家对话,但选择权在西方手中。俄愿意就安全和战略稳定问题进行对话,但只能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
; N0 L$ p4 |4 e  C" K# a
) U8 u1 c+ Y% L! M就职典礼结束后,普京正式迈入自己的第五任期。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启动了组建新政府的工作。这将是俄罗斯在2020年宪法修正案公投通过后,首次按新规组建政府。在新一轮政治周期开启之际,俄政府是否将发生重大人事变动,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典礼前表示,普京可能在7日当日提名总理人选。- N1 h% h  ^: q+ `

; q9 c2 o1 I3 u9 e西方反应不一
% E& G1 h' @# x4 {1 [6 p' T4 t2 h- e' M
在俄乌冲突延宕、俄与西方国家关系日趋紧张之际,美国及多数欧盟国家在典礼前夕公开表示,将不会派代表参加典礼。不过,包括法国在内的部分欧盟成员国此前称仍将派出代表参加。
3 v) i4 n" c( h" C3 N; T1 g, R
6 p* T; |% t% `. ^8 o8 F5月6日,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所有驻莫斯科的外交团团长,包括“不友好国家”在内,均受邀参加俄总统就职典礼。与此同时,他明确指出,邀请函没有发给外国元首。 仪仗队士兵手捧俄罗斯宪法以及总统标志进入就职典礼举行地
7 Q6 {7 o- C  b5 `% }
% {4 n) Y8 w" U1 V. M# [& [) y俄总统就职典礼前夕,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德国、英国、奥地利、美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多个国家表示,将不会派外交官参加。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本人公开表示,自己将不会参加俄总统就职典礼。  p( c2 i2 N. H# j4 {. A7 S
( r4 z1 W$ b, M& j; O/ F! \
欧盟曾在5月6日表示尚未就是否派代表参加典礼达成一致,但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据称对此表示明确反对。数小时后,欧盟驻俄大使表示不会参加典礼。
# [3 a! x4 F' |% h* u# ~, i; @# R* ~* u+ H2 M
值得注意的是,据路透社5月6日报道,有法国外交人士称法国将派大使出席普京就职典礼。此前,马克龙曾重申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的可能,但他也表示,美国及盟友并不寻求俄罗斯政权更迭。
) p- _& M- ]3 V9 W# h
% ^# e% k! \9 I* A) P' n+ o/ G9 a/ ?另有欧洲外交官透露,有20个欧盟成员国计划抵制普京的就职典礼,但预计另外7个成员国将派代表出席,其中包括法国、匈牙利、斯洛伐克。
) k" g% ?1 H4 _; o4 u; y1 j6 E5 `5 a) U7 r$ _* f1 P
路透社称,西方各国对于俄总统就职典礼的反应不一,这凸显了在俄乌冲突持续两年多后,各方对如何应对俄罗斯领导人仍然存在分歧。另据德新社报道,几位不具名的欧洲外交官透露,欧盟对俄总统就职典礼“存在重大分歧”,法国和匈牙利希望派代表参加仪式,“以保持沟通渠道”。而德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认为参加这一活动不合适,并指出这一问题正在分裂欧盟。: @. N- f3 ]% j  y# ]$ j% Q9 @& Z

4 b+ @, S3 X8 p" h9 m3 I# Q对于西方多国拒绝参加典礼,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这种行为“荒唐可笑”,并称俄举行选举、就职典礼和其他程序的目的不是为了向西方国家“汇报”,也不是为了让这些国家理解和接受俄罗斯。/ A+ E; {9 q' X# f* @- S; _. R
7 ^+ F6 k+ Q3 J4 ^+ p# a
随着俄乌冲突迈入第三个年头,俄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持续升级。就在俄总统就职典礼前一天,俄国防部发布公告称,根据普京指示,俄罗斯将于近期举行南部军区非战略核力量演习,目的是保持部队人员和装备在战斗中使用非战略核武器的状态,以回应某些西方官员对俄罗斯联邦的挑衅言论和威胁,并无条件确保俄罗斯领土完整和主权。) |. Q% L! k: W! W! y. W# C

$ C4 L& a- B& W7 S, G7 b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6日表示,西方官员的挑衅言论指的是法国总统马克龙、美国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日前关于可能向乌克兰派遣部队的声明。此外,佩斯科夫还提到了英国官员。外界普遍认为,佩斯科夫所指的正是日前暗示乌克兰可使用英国武器打击俄领土的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
6 x8 }3 R, Q, A# o) _: w
9 H9 v# Q1 S( D" S: d, H- _佩斯科夫称,这些言论是新一轮紧张局势升级的体现,是“前所未有”的,需要特别关注、采取特别措施。
7 Z# u8 r, i; W: [, J+ H+ ?
& m/ E+ |! |4 p4 m* E0 R+ r  |同日,俄外交部召见了英法两国驻俄大使。俄方表示,英国在乌克兰及其他地区的所有军事设施和装备,都可能成为因乌克兰使用英国武器打击俄罗斯领土而遭到报复的目标。法国当局发表可能向乌克兰派遣西方军队的言论是为了给俄罗斯制造“战略不确定性”,而这些企图“注定失败”。
4 ]3 m  n5 t- u) L2 u
" I$ D3 i9 b* B( Y2 X' U( K修宪后首次组建新政府2 j2 X, n6 i% }1 D  q$ N# z5 N+ N

/ Y" B- S6 O6 P1 s% F根据法律规定,普京于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后,将正式迈入自己的第五个总统任期。与此同时,俄政府也于就职典礼当天辞职,俄罗斯开始进入组建新政府的流程。
8 ~4 S  P7 k9 R
2 x! L+ w; g( Z, D9 U5 U  }) f(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将是2020年俄罗斯宪法修正案公投通过后首次按照新规组建新政府。在此之前,俄内阁成员均由总统任命,除总理人选外,其他成员均无需与国家杜马(议会下院)进行协商。而根据俄罗斯现行宪法,俄内务部、紧急情况部、国防部、外交部和司法部的负责人将由总统与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协商后任命。俄总理以及副总理、联邦部长则将在获得国家杜马批准其候选人资格后由总统任命。
3 K6 U% O) M( z0 c/ @: s6 e  I% S, A3 F# ^, J* p
其中,自就职典礼当天起的两周内,俄总统需向议员提名总理候选人,议员则自当日起一周内完成对该候选人的审议。如国家杜马最终批准其候选人资格,总统将正式任命其为总理。) o0 P( y* s+ {% b
4 y/ U- W5 o- J2 U: F3 B! |
如杜马否决提名,总统需在一周内向议员提交新的提名人选,或再次提名被否决的人选。若总统提名第三次被杜马否决,总统将独立任命俄总理。在此情况下,总统还有权解散国家杜马并举行新的选举。0 A% |# v( r* b( w+ C4 w. a, m- m9 o
% S% q$ B& L4 m, \
根据法律规定,总理就职后将向国家杜马提名副总理及其他多数部门部长人选,由总统和联邦委员会通过协商来确定的部长除外。而总统无权拒绝任命获得国家杜马批准的副总理和部长。
0 f1 q! D6 E* n0 Z! H" G
8 Y) x) q, l* w) D' q5 C0 x7 e% }据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6日中午,普京在与即将辞职的本届政府官员会面时表示,政府工作取得了坚实的成果,为俄罗斯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国家通过了新冠疫情以及西方对俄“经济侵略”的考验 ,目前正进入新的政治周期。
* Q; {- ?1 }3 n' k4 v" M
$ u1 C; o6 e. H4 \* Y+ G普京同时指出,俄民众实际收入的增加情况“总体上可以接受,甚至可以说是不错的”,政府“或许本可以做得更多”,但总的来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 p3 c0 F7 x/ w) ]7 `  u" z
1 m% C5 [6 y* Z6 X: \( o& L0 e# _- n, Q“重大重组”?
: Q9 c: W9 O4 m% E! }# s$ X/ l; w2 q6 P" w' X: E
在俄乌战火之下,俄罗斯新政府的人员组成备受外界关注。有消息称,俄政府可能出现“重大重组”,多个职位可能迎来人事变动。4 s, a" f1 o, b4 B+ Y1 m, k. ^$ y

2 @2 q* D5 x, V, Z  ~俄乌战火之下,在外界猜测的可能不再留任的俄官员名单中,最受关注的或许是俄防长绍伊古。此前,其副手伊万诺夫近期被控受贿,这也被部分分析人士视为绍伊古可能离任的信号之一。不过,有接近克宫的消息人士强调称,目前没有可靠消息表明绍伊古正在准备辞职。
  L, N( C" b9 I* {1 s: Q; `7 v% ]
7 S1 n+ N! R& Y- w+ m/ X4 h在俄政府内部,人事变动的可能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有消息人士向俄媒透露称:“(政府中)许多人的情绪不完全是紧张,而可以说是紧绷了。有些人在期待着(升职),有些人则非常担心(被降职)。总之,很多人都期待变化。”
6 C; c* B" g% q" H6 m; s( b
) ^1 G7 y; U, J6 M还有消息称,在一些认为本届总统任期可能是普京最后一届任期的官员看来,“垂直(权力)领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因此现在需要更加接近决策层。而在这些官员之中,就包括一些希望到莫斯科工作的地方官员。
- p# o9 y6 p6 z/ S* f1 i9 d- r6 Y7 F% x4 p2 _; ]. b$ R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日前则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表示,在整个政府内部确实存在人事调整的可能性,但其“骨干”将得到保留并继续工作。不过,她并没有说明“骨干”所指的官员具体涉及哪些部门。0 T9 i% K0 X' v  T& o, I+ D
3 H5 o$ x8 }9 G& T
还有来自国家杜马的消息人士向俄媒透露,新政府组成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因为总统“不倾向于在十字路口换马”,预计到秋季或是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才会出现更多的全面变化。
: H5 _. x% _4 ~- m' x# I& J- F! j7 f1 \% K* O
此前,俄政府曾在2020年经历重要调整。当年1月,俄时任总理梅德韦杰夫向普京提出辞职请求。他表示,普京在2020年国情咨文中不仅指出了当前的工作重点,也对俄罗斯宪法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而这些修改将对国家权力的平衡带来显著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梅德韦杰夫认为俄政府应当辞职。
, M, C: z0 Y: N/ |4 M
5 I) }9 A, H6 z  e6 B( K/ Y随后,长期领导俄联邦税务局、被认为是典型技术官僚的米舒斯京被普京提名为新一任总理。在米舒斯京领导税务局期间,俄联邦税收收入增加20%,而税收负担只增加了2%,米舒斯京也因此获得政府嘉奖。  a. f+ \6 X4 |* r0 J! O1 p9 V
! y4 L) [" q/ w+ B  N
2020年至今,米舒斯京所领导的政府在四年中经历了新冠疫情、俄乌战火及西方制裁的考验,并使俄罗斯在2023年实现3.6%的经济增长。根据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2023年初的民调,约有70%的受访者对米舒斯京的工作给出了“非常好”或“比较好”的评价。而且,受访者对米舒斯京工作的评价略高于对整个政府工作的评价(68%)。
5 k0 q/ `9 f3 i/ @/ j, ^, X: r! v5 X" O  s: c4 q
尽管外界对总统就职典礼后的新政府人事变动众说纷纭,但多数分析认为,米舒斯京将留任总理一职。
) z/ N  R% K3 T( @( z4 n3 {0 c! g8 L% p
不过,有俄独立媒体指出,虽然米舒斯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不可忽视的是,因新冠疫情及俄乌冲突而产生的创纪录的国家支出也是俄近年来经济增长的一大原因。而在前几任总理任期内,并没有相应的支出。% u3 ?' y  a2 A# R! z- R
2 S& R+ Q$ J3 z- d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3-31 17:34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