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梯广告里常见的“上门按摩”服务是否合规、如何监管?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3月20日从温州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该局组织媒体暗访后发现,“上门按摩”存在技师资质不明、有涉黄诱导行为等问题。在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下,该市沐足浴养生保健行业协会日前出台全国首个针对上门按摩行业的专项规范标准。
8 s' z3 [7 D% l2 K B" g$ ^/ Y6 ^3 c+ |
“我们接到过关于上门按摩服务的投诉,注意到这块业务存在监管空白,组织、指导了媒体暗访和行业协会出台规范,希望在法律法规和行政监管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成为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有力补充。”温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5 W- N: g, f% [* w* O! F4 F' w
- v8 N5 x9 F2 W/ J- P$ e据介绍,当地媒体通过“某某到家”微信公众号随机约了一名技师,上门后发现技师无法提供资质证明,不知道“足三里”穴位;按摩20分钟后,技师脱掉外衣,提出可“加钟”购买服务,“给你调调情”。媒体还选择另一家“某某到家”暗访体验,技师同样无法提供资质证明、不清楚穴位,并多次提出“加钟”。
7 n" ?$ e. T0 g" v# R& V9 \& D5 l( ~. n; L7 `9 E5 g
“我们协会也做过暗访和调查,发现上门按摩存在技师资质不明、不专业、涉嫌‘擦边服务’等问题,与媒体暗访情况一致。”温州市沐足浴养生保健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横源告诉澎湃新闻,协会上周发布《温州市沐足浴养生保健行业上门服务规范标准》,已发至约200家会员单位,适用于从事提供养生保健性质的上门服务项目(包括足疗、按摩、SPA、采耳、头疗、修脚等)的从业人员。' M5 p# H0 {: J0 ^1 G, d0 C
1 R" U; M+ L* h/ _
该标准规定,上门服务人员上岗前要向当地行业协会报备、实名登记信息,持证上岗(包括上岗证、健康证),承诺规范服务,绝不提供或非法从事色情服务。提供上门服务时须出示上岗证、健康证,着装规范,不得穿暴露、有伤风化的服装;按规定标准或双方约定收取费用,明码标价,不得强制服务、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多收费少服务以及变相收费等。
9 G0 G7 ~8 Q4 I8 s% S1 ?: ^# T! A! i9 s2 T- [
温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函告平台所在地的市监部门,建议加强监管,从源头尽量将“上门按摩”服务规范化,同时加强广告监管,并与公安等部门合作,加大对有关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h$ ]4 C: z5 ~
/ j- b( y4 s# M; [2 a& n" k5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