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能源7 `' ^: }5 a- ~; ^- e
2015年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做客新华会客厅。新华网 李江 摄 新华能源3月12日电(陈相乐) “今天是植树节,对我们森林工人来说,感情会更加深厚。”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对新华网记者表示。; u5 o3 l. I0 G" Y
作为连续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柏广新这些年来,先后共提出了100多个议案和建议,还结集出版了访谈录——《十年百议》。之所以这些年来会提出这么多的议案和建议,柏广新说“主要是因为我长期在基层工作,掌握了解具体事情比较多,我提出的议案建议都是比较具体的,都是一些来自基层群众的呼声和希望。”( y: {3 v; t k$ F
“今年带来的建议还是关注和加强生态建设,特别是对森林的保护。”柏广新说,“最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逐步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我想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决策。所以我比较关注停止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后怎样发展和管护好森林,怎么让经营森林的企业转型发展,为我们国家的生态建设做出贡献。”% l" }/ c7 u# ]* d* R, b
在柏广新看来:“保护好森林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资本。所以,我们要把它保护好、管护好、经营好的责任非常重大。”1 @3 M. `% T* T" X8 q
# ~5 p* H$ b" q( C4 B( Q
变“砍树”为“看树”: m. T! Y0 e- y G( ~: t+ Y; n
李克强总理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5年要扩大天然林保护范围,有序停止天然林的商业开采。这对于“天保工程”的实施来说,无疑是很好的呼应。那么,现在有序停止天然林的商业开采,对森工企业来说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4 K# l. P3 X) Q2 k$ P1 f. z “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之后,对于森林工业企业来说是承受了一次考验,要渡过一次新的发展难关,或者说要突破发展的瓶颈。”柏广新坦言。
$ c: f# X$ s1 D4 z7 o0 r: C1 w 而对于这样一个“瓶颈”该如何突破,柏广新说:“解决这个问题,要两条腿走路:一个是需要国家给予支持;二是向“非林非木”产业转移。通过发展“非林非木”产业支撑企业的经济发展,把保护好森林作为目标。”9 `) Z% N: e+ F9 S: Z8 u
柏广新说,向“非林非木”产业转移的重点是利用好森林中的“非林非木”资源。“比如要发展森林旅游。森林旅游将来可能成为吉林森工企业的支柱产业。请大家来体验天然原始森林的环境。所以我们提出“变砍树为看树”。过去是通过“砍树”赚钱,一次就把树砍掉了,就没有了。“看树”是看一遍收获一遍,使森林成为“摇钱树”。5 C; F& L2 Q7 {' r! E- y; z
除了把“砍树”变成“看树”,“我们还发展森林的冰雪旅游。”柏广新说,”吉林省每年有长达6个月的北国风光、银装素裹,我们要把冰雪资源变成旅游优势。冰雪过去给人的感觉是寒冷,现在我们把它看作一种资源和优势。近两年来,长白山的冬季旅游非常火爆,每年接待的旅游人次都是翻番的。2014年到2015年的这个冬季,春节期间的长白山冰雪旅游创造了历史的最好水平。”) p# L! N) t2 O$ z& I8 [
柏广新介绍,吉林森工集团在2010年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修改了公司章程,为的就是要大力发展“非林非木”产业,并且要在“非林非木”产业形成的利润中,每年提取出1%至5%,补充育林基金,补充对森林抚育、培育的经费。2013年提取了1100万,2014年提取了2100万。
+ c0 K$ U5 Z0 R% Z “5年时间大概可以提取到2亿左右,这样就可以有效补充森林经营的资金问题。”对于吉林森工的转型,柏广新显然充满着自信。- O! @; K) C @
" O: r: y4 E2 b L, r% ?
“大力植树造林是解决雾霾的重要措施”3 ? b7 U; Q) ?& r
雾霾频繁“侵袭”下,环保话题也逐渐成为两会非常热门的话题之一。
c' V K+ w% T. J: G4 ?1 o 实际上,早在去年的两会上,就有代表提出,如果要治理雾霾,需要大范围地植树造林。那么,植树造林是否可以减轻现在的雾霾状况?8 x( K8 i; Y4 }( g- R
“大力植树造林是解决雾霾的重要措施。森林的功能对环境、对气候、对整个生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柏广新说。* \+ [, ~+ @9 }( ?; q5 U9 Q* ?) k7 j
柏广新说,整个地球有两大系统,一个是陆地生态系统,一个是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森林,水域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海洋。现在生态学界还提出大气生态系统,这样就有了三个生态系统。森林在治理雾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功能一是吸收微细颗粒。
3 K% w* ?6 {+ J “我们常说的PM2.5就是比较微小的颗粒。通过植树造林,树木的叶子和树干都可以吸收这样的细微颗粒。同时,它又可以吸收太阳辐射,又能够减少风速。大力地植树造林,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是重要的措施,我们应该鼓励全民大力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建设美丽中国。”柏广新说。. o _& V' g# T7 J- {9 n& M. h
尽管大力植树造林对治理雾霾的意义显而易见,但是,要进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城市周边或者林地面积较少的地区,并不现实。
$ V' J! R! T5 E5 T7 P9 W$ }* Q* ^ 柏广新说:“这就是提高森林质量和森林面积的问题,是怎么样加快森林发展的关系问题。扩大森林面积,现在的难度比较大。因为我们的整个国土,各种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林地、耕地等等,现在都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固定框架。再想增加造林面积,只好减少其他的面积,难度比较大。”. t; J! k0 S+ x0 N8 h+ V p5 n4 Z
“党中央、国务院在十年前就提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使我们国家的森林覆盖率由18.21%达到21.63%,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既然国土资源有限,关键还是提高森林的质量,就是提高森林的蓄积量,也就是木材的体积,要让它长大、变粗,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增加固碳1.83吨。”柏广新说。此外,柏广新还介绍树木需要生长速度的,通过人工的方法,去施肥,它可以长得快。长得快,固碳就会增加得快。同时,在固碳的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木材,放出的是氧气。 S6 {: o; @- \1 m& @ K
柏广新认为:“森林是我们的生存资本,它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人类是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森林是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和我们人类的生存是相辅相成的。把森林培育好,大力植树造林,不仅能够治理雾霾,同时可以提高空气质量,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7 N i: l% E; U4 r+ V
) b A2 c& ^7 {* t! 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