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顺庆区城管局:名为剪枝,实为毁树;三年承诺4次白条,何时兑现?!
8 t' }, D; z, z8 w* y' i大北街一中对面,我家楼下二株行道树本身郁郁葱葱,可爱极了!
- R- u- @7 {0 q$ i/ E+ \7 o! a不幸经过顺庆区城管局的下级“专业机构”前来剪枝,活生生剪死了,一株又一株。: Y& W1 L1 h& Z- w' O, Z
幸好我拍了照片,留下了剪枝前后的证据,否则真的说不清楚。
, Y2 p4 \0 x* U1 D/ q我发了好多帖子,顺庆区城管局三年至少有4次回复,承诺补栽,兑现没有?全是白条,麻人的!
# d1 E4 i: f! o: m1 L毁树容易补栽难,顺庆区城管局,又到春季栽树的时节,请兑现承诺!
树木的修剪是指对树木植株的某些器官进行剪截或删除的措施,整形则是指对植株施行一定的修剪措施而形成某种树体结构形态,二者须配合进行方可收到良好效果。行道树修剪方法和一般要求如下:2 ~% i3 e6 L% r: X6 d, d- V5 X- V
5 M! u c/ Z" {! t7 A* B一、行道树修剪的方法3 Q) k; i' r4 |5 t# _) ]
- ]- p# X- a$ M6 e7 ^l、剪枝
, C- P a+ w, Z) ]' J0 r1 B0 W% c) L: [+ Y
(1)疏剪对树上的枯枝、病虫枝、交叉枝、过密枝的枝条基部全部剪掉,以改善冠内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或减少膛内枝产生光脚现象。疏剪时,切口部必须靠节,剪口应在剪口芽的反侧,呈45度倾斜,剪口应平整。如果簇生枝与轮生枝需全部去除的,应分次进行,以免伤口过多,影响树木生长。" L. U' ^+ T# I# O* x: R: h
. f. k0 A+ J7 ~(2)剪截主要剪枝条先端的一部分枝梢,促发侧枝,并防止枝条突长。生长期一般轻剪,休眠期一般重剪。8 i/ \' x0 @$ ?5 y) y t# A2 Y: l
5 V( V. x- D: t) [/ Q+ y0 `& j$ m
2、截干对于茎或比较粗大的主枝、骨干枝进行截断,这种方法有促使树木更新复壮的作用。为缩小伤口,应自分枝点上部斜向下锯,保留分枝点下部的凸起部分,这样伤口最小,且易愈合。为防止伤口因水分蒸发或病虫害侵入而腐烂,应在伤口处涂保护剂或用蜡封闭伤口,或包扎塑料布等加以保护,以促进愈合。除以上常用修剪方法外,还可采用环剥、切刻、断根、去蘖等措施来缓和调整树势。. b; ^3 E4 P* w! k" d
3 k/ @ F/ g$ g# x二、行道树修剪的一般要求
5 Q1 u3 B4 d2 C/ y) r' z$ L7 E5 a0 I8 p
1、树木修剪的程度,应根据主、侧枝间的生长习性、树龄及树种的特性决定。在整形时,为使主枝间的生长势平衡且保持树冠均匀,应采用“强主枝重剪,弱主枝轻剪”的原则;如要调节侧枝的生长势,则采取“强主枝轻剪,弱主枝重剪”的原则。对衰老树木可采取重度修剪,以恢复其树势。$ J7 c0 }) \5 @9 z
' E e$ g+ E/ l2、行道树树干与树冠要保持适当比例,一般树冠高占全树的1/2—1/3。
* w, i0 u& M/ j5 i8 e+ }. W5 `$ T: D$ a0 ^0 h0 b* q0 L
3、对成型乔木树种,主要修除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残枝、以及根部萌蘖枝等。除特殊需要,一般不宜作过度修剪。5 u) x) ~$ k ^- C8 {- A y
2 b/ p+ V4 Z/ u5 U; D) M( Q1 P+ I4、在交通路口30米范围内的树木不能遮挡信号灯。& \( s. w u+ E7 T
# B/ c8 i! k5 X' z3 P' ^
5、树木与架空线有矛盾时,应修剪树枝,使其与架空线保持安全距离。行道树的枝条与架空线路间的安全距离(含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视线路类别而异。一般情况下,1千伏以下的电力线路安全间距为1米,1—20千伏线路下为3米,30—110千伏高压线路下为4米,150—220千伏超高压线路下要求达5米。枝条与通讯明线间的安全距离为2米,与通讯电缆的安全距离为0.5米。
. H& k1 f2 f% n) o8 Y6 D3 D4 E2 X! K% {' F
6、路灯和变压设备附近的树枝应与其保留足够的安全距离。+ |, }! e4 g9 A6 h
1 U" W) p+ D$ N' ?: E1 q/ B2 q
7、近建筑物一侧的行道树,为防止枝条扫瓦、堵门、堵窗,影响室内采光和安全,应随时过长枝条进行短截修剪。
7 N, x0 _: N- z$ H5 e0 [/ S# A/ d
& L; _& ]* X, E; S# W8、行道树修剪的树型和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分枝点最低标准为2.8米,郊区可适当提高。
2 P5 {. J( s6 ]! _, N1 I/ N2 ~8 W5 }" h/ H0 m9 z; V+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