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对待巴以冲突的态度都是以“停火”为根本要求,但谁更有“诚意”去实质性地解决巴以冲突就很难评价了,美国现在在国际场合中拉偏架,似乎注定了哈马斯的结局。 继俄罗斯提出的巴以停火草案未通过后,巴西在原有基础上做了“针对性修改”,再次提出后又被美国一票否决。俄罗斯提出的停火决议草案中,因未出现“对哈马斯行为的谴责”,而被美、英、法、日四国反对。 而巴西提出的决议草案获得中、法等十二国的支持,但又被美国以一票否决权否定。可以说安理会的十二个国家对巴以冲突“喊停”,但仍以无效告终。这次,美国人给出的理由是草案中“未提到以色列自卫的权利”。中方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会上直接表示“表决结果让人难以置信,中方感到震惊和失望。”
谁不震惊?谁不失望?美国口口声声说着希望安理会、国际社会可以采取正确的行动制止巴以冲突,但真到了举手表决的时候,又作出了违背世界的决定。美国之所以在该问题上行使一票否决权的权利,是因为冲突还没有达到以色列的诉求,但美国能拖多长时间?巴以冲突的战场不断扩大,一方面以色列国防军要进入所谓的“第二阶段”,将地面部队开进加沙地带,鉴于加沙地带复杂的地下交通网络,以军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到战争泥潭中,到时候进退维谷又是长期地消耗。另一方面,黎巴嫩真主党已经做出了实际行动,而更多地区武装力量也纷纷声援,极有可能下场作战。这些组织并非国家形式的武装力量,美国未必会出手相助,但以色列自己真刀实枪干出来“中东小霸王”的称号也不容小觑。只要美国这个最大的“金主”能顶住国际压力,就给以色列争取了行动的时间。相较于以色列要考虑到多线作战的掣肘,哈马斯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活下去!在发起“阿克萨洪水”行动时,哈马斯上下就应该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这场要打破以色列地缘政治好转的军事行动,势必会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这对于加沙地带的人们而言,可以用“浩劫”来形容,事实正在验证这一推测。以色列国防军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肯定是残酷,甚至是血腥的,而等待哈马斯的只有两个选择。 其一是被以色列彻底围剿干净,组织的大部分成员骨干被击毙或逮捕,在加沙地带失去生存的根基。从客观而言,这点并不现实,因为战争显然打到了一个民族是否要被“灭种”的地步。巴勒斯坦对以色列的仇恨快要发展到“只要有一个巴勒斯坦人还活着,‘哈马斯’就不会灭绝”的程度,以色列的战争行为只会为更加疯狂地报复提前做铺垫。其二是在国际社会和中东地区的施压下,以色列“被迫”走向与哈马斯“和解”的地步。这个是最现实的解决办法,美国能在安理会拖一次,未必能拖第二次、第三次。所以哈马斯的结局已经被敲定,但过程肯定是惨痛、悲壮的。如果此次巴以冲突,以色列的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则必须要接受国际社会对于巴以冲突和加沙地带民众的规则性安排。尽快落实“两国方案”是解决冲突的根本性办法,这颗巨大的“火药桶”不能再有什么差池。这场冲突给全世界都上了生动的一课,不认真解决地区矛盾的后果,将会是世界无法承受之痛。 " M0 i+ W3 B# {1 o7 K$ n0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