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7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蒜头成为致富大产业(人民眼·做好“土特产”文章②)

[复制链接]

168

主题

252

稿子

192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4 14:01: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山东济宁金乡县大蒜去年市场交易额逾一百六十亿元,带动蒜农户均增收约三千元。
! H. g# u) V; {, U- M8 h& D- ~3 W/ O" ?; l0 H, @
引 子
2 L4 t) w5 |& @; S+ x( @( ?- s0 Q: K$ ?
“无蒜不成席!”酒菜上齐,韩允其抓起一把生蒜,利落地一一剥好,搁在自己面前。小酌一盅,吃口热菜,咬口蒜瓣,“一日三餐,顿顿有蒜。”
3 k2 [7 o$ O: E+ R$ R) ^
- t. K/ E4 Q, k. l$ K( s;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鱼山街道崔口村,因蒜而兴、因蒜而富,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4.6万元。韩允其对大蒜格外偏爱,既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因小蒜头拓宽了村民致富路:过去,崔口村产业弱、底子薄。后来,正是当过30多年村党支部书记的韩允其领着大伙儿种大蒜、卖大蒜,这才脱了贫致了富。
0 s# y, k2 A( m1 j. Q! B. B) `3 ?# W4 A+ U0 c5 r( t: q2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 P" \2 G1 a$ \- j: l# C/ u( g5 s4 s- p: E- g, [
在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F3 s/ q$ @& m; o# L4 E; z" r* i
9 `9 l) W$ [0 _% a近年来,金乡县持续推广崔口村大蒜种植经验,打好致富“金蒜盘”:实施规模化种植,着力提升大蒜品质,兴建大蒜交易市场,打造形成集科技研发、保鲜贮藏、精深加工、贸易流通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去年全县大蒜线上线下市场交易额逾160亿元,带动蒜农户均增收约3000元。在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推介2022年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的通知》中,“金乡大蒜”榜上有名。
7 ~) E% R; k2 P
. ^9 p" m+ W3 r: m$ H小蒜头,何以成为致富大产业?近日,记者走进金乡县调研采访。0 I; F5 b9 e* G  q$ t6 G: a
9 x- w5 S6 ~  J. O0 T
图①: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一名农机手在操作大蒜播种机种植大蒜。王 伟摄. K8 \, p2 C0 f! G; ~& H
图②:机械化种植前,金乡县蒜农人工种植大蒜。方建兵摄  k6 {! |* \" r8 a( M8 A
图③:金乡县大蒜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龙传(右二)与蒜农查看大蒜生长情况。
& R( k' u9 z7 z* ?& _: ^$ w金乡县委宣传部供图
2 u- Y+ S% `  t! W, F0 E2 e- j3 R! u, f. z
● 大蒜新种法  Z8 S. X8 S9 i, Z- `
种植走向规模化、机械化、智慧化  o% _5 f* S5 f; A
) W0 R9 T* D& ~3 C6 [% ^% I1 x5 }
夏日,正是大蒜收获、交易的忙碌季节。待到日头偏西,稍感凉爽,崔口村村民赵方斌提上几样凉菜、一瓶白酒,出了家门,径直向韩允其家走去。这些年,有事没事,他总爱找韩允其唠一唠。
% I; E4 N* R& c' ~  \7 h: q* j" l' a( b6 O3 E% z& g0 q/ w
“今年收成不错,新蒜价格也好。”赵方斌说。
  o( H9 r# p- T) w# ~7 A8 `, W; v* W. Q0 k# V
“是啊,去年咱村每人分红3万元,今年也不会少。”韩允其说,“方斌,你家7口人,光这一项,一年收入20多万元。这日子过得美!”( _" z$ i' M3 _, X# w4 T8 n
' l; S+ O: f' p' g! k$ R
“这话不假,开上小汽车、住上大房子,全靠蒜头子。”赵方斌扔一瓣蒜入嘴,边嚼边笑,“当然,这少不了您老书记的功劳。”
- v) Q: b& a7 ?3 M7 h( \
3 ^7 i5 g2 E; W' B$ M* [! Y1978年底,韩允其当选崔口村党支部书记。当时,个别村民在自留地零星种大蒜,引起他的注意:村里沙壤土多,适合种蒜,算下来一亩地能产3000斤。于是,在一次村民大会上,他鼓励村民多种蒜。8 F) r! A% w& e) i

( a' y, f2 T* F! d( ~# w哪知,不少村民听后信心不足:“就咱这土地条件,收成向来很低,种蒜难道就能行?”2 }& C" m* I* o
; v* S% m3 T6 d3 y. b. o4 \
韩允其转而引导村里党员带头,赵方斌便是其中之一。他试着在自家6亩地里种上大蒜,当年亩产便达3000斤,赚了6000元。' k, g4 L% |7 K, g( b

4 ^' p+ U, H/ x% a& t; l0 R: `) v眼见成效不错,很多村民动了心。韩允其趁热打铁,采取党员带头、分片包户的形式,在全村推广大蒜种植。( B8 V+ h- ?9 P2 t5 \1 \

4 m+ t8 {2 W. b6 p% R  F本世纪初,崔口村成立山东省金乡县东运集团,建冷库、扩规模,变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为集约化规模种植;建立“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和村民分别以集体土地和承包土地入股,人人持股,集团公司每年拿出不低于三成的盈利用于分红。$ E/ `4 |; f( Y' n( q- p

' @9 b( o7 S: }! H8 d  G去年,崔口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4.6万元。村里盖新房、建学校、开展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变了样。赵方斌感慨:“靠着小蒜头,生活变化大。”
- H( P: [! d/ d/ T
: E2 w5 F0 j7 D1 k6 k5 \崔口村种蒜致富的消息传开,周边村庄纷纷效仿。金乡县顺势推广规模化种植,大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截至目前,全县常年种植大蒜70万亩,带动周边区域种植大蒜超过200万亩。
' Q# b1 ^+ \9 x+ x0 j2 }3 T9 ?7 \) q5 ]
8 ?, R: k3 H7 _* I, i2 Y扩大规模,靠示范带动,也靠机械“开路”。“大蒜钱,不好拿,不是跪着就是爬。”赵方斌说,“过去,种蒜是个苦力活。”+ w3 Z9 e- v+ _8 g( o
* Z9 s6 G3 i5 W5 b; U) C1 J
为啥这么说?赵方斌比画着介绍:“种蒜常要猫着腰,弓着背,拿个铁耙刨蒜沟,把蒜瓣一粒粒栽进沟里,再埋上土。一亩地要栽2万多粒蒜瓣,长时间蹲着,腿受不了。我们要么把小马扎绑在身上,要么不停地换姿势,跪着、爬着向前挪。一天下来,腿关节直疼。”
, ~0 y7 b! N( b% V  E: f8 b7 J- _: ]
如何让农民轻松种蒜?近年来,金乡县联合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研发适用于大蒜耕种的机械设备,为大蒜种植和收获环节提供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经过不断试验,研发的机械设备达到推广要求。
- h, V; _4 W9 M1 U& `' o5 x# b# G/ o. w% @! f* j
2019年10月,金乡县推出大蒜机械免费播种计划,一台台大蒜播种机开进村,供村民免费试用。望着这个“大块头”,有些村民犹豫:虽说机械免费用,可万一种歪了,种子不就浪费了?
& j( s7 l5 a8 [* k6 m
; t. B& {; ^1 b9 T7 A“大蒜播种期有半个多月,为打消群众顾虑,前期还是党员带头用。后来,大伙儿瞧着机播的苗情好,都转变了态度,争着用。”赵方斌说,“一台机械每天可播种50多亩地,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还让种蒜变得轻松起来。”
* R" u% U) y: q5 h1 M" {' k+ p% m: |, r& K1 y- @6 @# Q* [
金乡县副县长赵仕福介绍,如今在金乡县大蒜主产区,大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1.35%。
8 D$ G5 {+ z6 @, S+ i* i( U3 m
4 Z$ R9 p; |8 ]' [6 J6 o: o2 ?9 }7 w( G不光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也在提升。2018年底,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山东省金乡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列其中。走进产业园,大蒜覆膜机、收获机、植保无人机和水肥一体化等先进装备已在园区大面积推广。田间地头,不时可见光伏板、摄像头、感应器等,还有黑色的风向标不停转动。
5 I% |8 M7 m2 A* y' V( K; L1 e: v2 N4 V; t
“设备连接手机,打开手机就能查看风向、温度、土壤湿度等指标,田间有异常也能第一时间掌握。”金乡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服务中心主任代彦涛介绍,全县已有10余处大蒜生产基地用上了这样的智能设备。
( [! r8 ~0 G4 m4 f, v: ~
5 O  Q& S0 }+ d) x9 e* ^● 品质新提升5 L# I- B8 A$ L4 j) X+ @
政企研携手,打通科技到地头“最后一公里”
) B; H! ]! v3 @$ s0 P4 P3 o2 a. h8 X" _" X* p6 t7 d" x
站在崔口村远眺,田块连片,阡陌交错。两个多月前,这里叉车隆隆响,一袋袋大蒜被从田间地头运至晒场,成排堆放。
- @+ L6 B" |  a8 U
- ?9 G& q5 W/ Q  v, j! u大蒜品质如何?“咔嚓”一声,韩允其剪掉蒜须,剥开蒜皮,一颗颗蒜粒滚落掌心:蒜瓣儿饱满,蒜头儿圆润。“过去可没这么好的蒜。”韩允其回忆,村民们常年在一块地上种大蒜,施肥打药,地越种越薄;大蒜品种退化,品质提不上去,“客户越来越少,蒜农们着急。”; c( X/ Y. T9 O
& O9 ^+ z$ v3 x
品质怎么提?早在2014年,金乡县便成立了大蒜研究所(金乡县大蒜科技研究中心的前身),探索良种选育、土壤改良等,但效果不太理想。金乡县大蒜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县科技局高级工程师马龙传解释:“像育种,技术较为复杂,而我们科研力量有限。”
3 h. S  w; Q0 p% ^& {
8 ?- K2 A$ p% X" P& T; u' Z大蒜提质,多方参与。2017年3月,依托金乡县东运集团,山东省东运大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在崔口村成立,并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金乡县大蒜科技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搭建大蒜产业创新平台,开展政企研合作。
0 D  ]: C  n6 u. L0 E# ]
4 Z0 t4 D2 t# e6 b5 j  D走进东运大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一楼展厅陈列着一排排竹篮,篮内大蒜品相不一,有的浑圆似球、有的扁中带尖,蒜皮有紫有白。& T- F5 Z+ w% \

% v* L) W5 W0 K  F. L8 T! ^: G“目前,我们共收集大蒜品种280多个。”东运大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刘世琦介绍,收集品种不易,就像“田里淘金”。太阳刚探出头,大伙儿便出发了,日落才归。看到品相拔尖的蒜苗,便系上红绳,记录叶宽、叶厚、叶长等信息,再挨家挨户敲门,打听是谁家的,是否愿意卖。
8 B* [" |% y6 g0 q2 u5 I- t( q1 U4 H" }! d/ J' P0 j$ x0 U7 ]- W
“经过一轮轮试种、对比实验,科研人员选出部分优秀的‘种子选手’向蒜农推广。”刘世琦说,“政企研携手,我们的育种技术提升了,品种选育更见成效,目前研究中心已有4个新品种在全县推广。”( V# s5 \/ Q% S! G# w* P( k$ k; `

. X* v: F4 X& F8 X崔口村探路,这些年多个政企研合作项目落地金乡县。
: {# g' k( \1 e0 c0 h1 Z! q( h" k* N6 l; P2 I! p4 Z' S2 P) ^
“县里在各镇街布局建设镇级为农服务中心,配备专业农机和农技人员,把选育的良种和试验成功的土壤改良、栽培管理技术等推广给当地蒜农,打通科技到地头‘最后一公里’。”金乡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孟新霞介绍,依托大蒜企业、合作社等主体力量,至今全县已建立5个致力大蒜品种选育、土壤改良等的政企研合作项目,建成18处镇级为农服务中心,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2 S' U7 A6 z5 J8 j

0 P9 E: K' [0 V/ R- c● 销路新开拓
$ H. b. c! [& P, m( i线下建市场,线上搭平台
; m0 L3 u4 j- P4 K$ A  _
3 O9 A* f0 u- y- w, Q( P, r7月上旬,崔口村南,省道两侧卡车排成长龙。车货厢内码放着一袋袋鲜蒜,待人收购。不远处,便是金乡县大蒜专业批发市场,这也是县里最早发展起来的大蒜交易市场。走进去,蒜农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蒜商们头顶草帽,三五成群,谈价议价。5 ~6 j6 n' Q* c$ g* O& d
9 U: f- g8 L' U, O$ Z/ k" \6 N0 V
“你这蒜咋卖?”4 v' ~! O9 @4 y
0 {7 H9 G1 x. L- t
“这个数。”蒜农伸手比画几下,“这蒜好得很,来点儿?”" ]+ M) }' }( ]5 |; P; Y
…………
' G7 `% x0 L- |. P/ Q
, O6 T8 o( I4 _韩允其说:“6月中下旬是大蒜收获季节。之后,全国各地的客商就来金乡收购新鲜大蒜了。”
! k& y- B8 O6 i4 ?* B$ r' r' d. F. R( k8 g
早些年,金乡人卖蒜得“看人脸色”。“丰收时把大蒜编成串儿,赶几十公里路到别处卖,被客商压价是常事。”赵方斌说。
8 j' ~! {# I8 }! f3 S) s
! t) g. A: \: W! D) D# d“把市场建在村里,赢得价格主动权。”韩允其回忆,上世纪80年代,村里争取县乡支持,建起了全县第一个大蒜专业批发市场,并将村里党员、村民代表分成小组,到全国各地跑销路,低价让利吸引客户,诚信经营留住客户。
2 `' b5 t( V6 Y. O4 _% O8 }1 U& E7 x4 G" B
后来,周边村子也向崔口村学习,建市场,跑销路,引客商。这些年,金乡县建设了16处大蒜批发市场,并对来金乡的客商出台了补贴交通费用、全程帮办服务等多项优惠政策。“我们从注重大蒜生产转为生产、交易、流通并重,持续扩大金乡大蒜影响力,推动大蒜市场发展,带动蒜农增收。”孟新霞说,去年全县大蒜批发市场总交易额达到150亿元。9 k6 h3 ~8 G9 O( i, T7 Q

: J$ |8 B/ ~3 b, C线下市场,人头攒动。线上小店,生意火爆。在位于鸡黍镇的金乡县华能经贸有限公司厂房内,风扇呼呼转着,工人们埋头忙碌,将蒜分装进袋,发往全国各地。
- _6 z3 i, V" T7 m. D; p+ Z8 x
, y, q! y8 g1 h& s3 k“去年,我们在线上销售了2万吨大蒜。”公司总经理刘国赛笑道,“今年生意更好,订单最多时,一天能发五六万件快递。”
, v* h5 O% W* R% b3 ?) R9 }' S2 o9 S! J1 q1 W) _3 {) Y# p3 ]
2013年7月,刘国赛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做起大蒜生意。这几年,他把重点放在电商销售上。“起步不太顺利,那时每天盯着屏幕,销售量始终徘徊在十几、二十几单。后来上了县里组织的培训班,听了几堂课,总算开了窍。”刘国赛说,他按照培训时教的方法,主打产地直销,突出薄利多销,销量很快涨了上去。
7 y* Y+ q: D  l( z" \0 N& n3 K' b
0 y" G; d/ O* }8 z' o近年来,金乡县每年拿出1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与电商平台签订合作协议,采取多种形式,对有意向从事电商业务的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民等开展培训。同时通过与高校合作,为村里请来大学生“电商专员”,负责政策解释、网店建设、运营维护等,培育一批电商“领头羊”。
6 X$ r6 X5 B+ i3 ^/ D, W
- A4 m0 u% |+ |4 _销量涨了,如何把大蒜快速送到百姓餐桌?“前些年,村里没快递点,发货要到城里去,成本高,时效慢。”刘国赛说,“客户吃蒜图个新鲜。晚发几天,影响口感,客户很难给好评。”" U+ g: M: |' g! w, ^7 r
1 @* {( x( j5 ?! R
2020年8月,金乡县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几年下来,逐步构建起“县物流分拨中心+镇街物流配送站+农村物流网点”三级物流体系,镇街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100%,畅通了大蒜出村通道。) u# A, u7 }6 g" I' l+ c; E

- K' q7 n# K4 c. h5 B( Z! w“快递村村通,家门口就能寄,节省了运输成本,提升了运输效率。客户好评多了,回头客也增加了。”刘国赛提高嗓门,“最近几年,订单量几乎是翻倍增长!现在,我们光加工打包车间就有约200人,加上分拣、仓储、运输等环节,共带动周边近300人就业。”
+ U! \! R1 r2 O9 Q" N+ V9 s) ?+ F+ P5 F5 J6 b/ {
借力互联网,金乡县打开市场新风口。去年,全县大蒜网络零售额达到8亿元,同比增长63.8%。跨境电商经营主体突破4000家,推动金乡大蒜走出国门,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p% J% P9 v. I' P/ a6 T( [: r- Y% j* w
销路拓宽,客户倍增,可蒜农仍有担忧。
2 z, o& d8 N9 _& y8 {! U" U: B  n; W7 P
“大蒜价格容易波动,有时就像坐过山车,忽上忽下。”韩允其说,“有一年,大蒜市场不景气,价格降到1角钱一斤,有的还卖不出去,只能眼看着生芽,蒜农心疼得直掉泪。”
1 H0 E, v0 V) }0 J5 m4 W! a
: |0 M. l- E% F6 Q“为防止‘蒜贱伤农’,2015年起县里推出‘大蒜目标价格保险’。蒜农通过参保实现风险分担,减轻了由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等带来的损失。”孟新霞说。% W5 K( v* y) A6 K) S

2 w" j3 y/ A. u6 C$ j; G6 s大数据助力蒜农权益保障。轻戳屏幕,刘国赛点开“凯盛农产品大数据”微信公众号,这段时间的大蒜行情走势图映入眼帘。进入“语音”选项,还能耳听金乡县新蒜产区的当日市场行情。3 w7 j$ y. o2 O' M

6 d9 W* M8 _; I5 |3 \近年来,金乡县搭建了“中国·金乡大蒜指数”“凯盛农产品大数据”等线上信息发布平台,定时发布大蒜行情走势。蒜农足不出户,即可实时掌握全国大蒜市场信息。) o2 J2 l6 [6 k+ s
7 O8 g" t, k# L& p8 Z/ c  ]4 x- G
“观察走势,预测行情,大蒜啥时卖、咋定价,线上信息平台让我们心里更有底。”刘国赛说,“如果蒜商压价低就放回冷库储存,等价好的时候再出售。来年还能提前规划大蒜种多少、收多少,降低市场风险。”& ~" q$ b/ ]/ y6 q( C

3 B! @6 {9 [" p9 f) U* u3 B+ K● 增值新路径; z" X' a, w- y) @) i" `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I$ N$ I8 i* n- z. X

. A& u. b2 I& P  Z. I崔口村东,聚集了一批大蒜加工企业。进入一家公司的无菌车间,操作台上放有几盘大蒜,蒜瓣粘连,乌黑透亮,咬上一口,香郁软糯。9 x" x% x+ R: E5 e
5 B5 ]  e  m  Z
“精选独头蒜,经过60至90天发酵,便可制成这样的黑蒜。”现任崔口村党支部书记韩金龙说,“它没有蒜的辛辣,但保留了蒜的保健功效,身价倍增,一头蒜能卖四五元。”4 n0 N* m3 @6 P/ x

# S! c" O( g% Q1 c% o, Q多年前,崔口村陆续成立一批大蒜加工企业,多以初加工为主,工序简单,清理蒜杆、蒜须后,将大蒜装入网兜,发往市场。“后来,企业数量增加,市场趋于饱和,加之各项成本逐年上升,企业利润不断下滑。”韩金龙说,他们决心改变思路,依托东运大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聚力发展大蒜加工新技术,不断推出新产品,提升大蒜附加值。
8 ]0 o8 o, W' d  ]- C
" z: ]' W8 O/ `& s7 U几年间,黑蒜、蒜粉、大蒜胶囊等新产品应运而生。目前,崔口村研发出深加工产品40余种,申报国家专利10项,拉长了大蒜产业链条。崔口村的企业纷纷转型,做起精深加工生意。' {+ H% w  A0 ?$ r  z: v: ?! |

& i6 X+ E0 X0 m0 p1 `. i' I借鉴崔口村的经验,金乡县持续在提升大蒜产品附加值上求创新、寻突破。许多村子有样学样,不少企业负责人跃跃欲试,金乡县和福隆水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双雷便是其一。
0 ?- T; \6 ^- ]& u) H1 g1 D+ S0 d9 Q! |, h, L0 R, G+ i/ ?; v
“以前我们做蒜米初加工,附加值低。企业想转型,但厂房有限,实验室、车间没地儿建。企业建在村里,招工困难,更别提引进人才了。”李双雷说。8 c1 O& S# Z1 ]* G3 H' W
) B! D2 h' c5 o
2009年5月,金乡县规划建设金乡经济开发区食品产业园,园区总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其中国际大蒜产业园、生物技术产业园等是重要板块。不久,李双雷的企业在食品产业园区安了家,主打黑蒜、蒜汁生产等。“政府部门在园区给我们批了200多亩地,硬件齐全。相关事项全程帮办,靠前服务。很快,实验室、冷库都建起来了。园区还出台人才政策,帮我们招揽人才。”李双雷说。! P8 N3 |+ o- U* a
( {; ]2 y0 o6 p# H3 K7 o" W
走进企业,李双雷向记者展示一款黑蒜保健饮料,瓶如掌大,蒜汁稠浓。品尝一口,一股黑蒜的味道在舌尖流淌,酸中泛着淡淡的甜。“这是我们开发的黑蒜蒜汁,产品一上市就受到市场青睐。”李双雷说,“以前做初级农产品,毛利润在3%至5%,如今做大蒜深加工产品,毛利润在15%至30%。”. `% I$ W% D+ F% R+ Y% s' [) G9 N/ w- z
( S% A9 [  _7 Z$ T+ T" n/ Q: E4 g
企业研发产品,政府政策助力。金乡县鼓励大蒜加工企业创新研发,这些年陆续组织企业负责人外出调研。李双雷跟着到过不少地方的食品加工企业参观,一家企业把相关农产品浓缩制浆的做法让他来了灵感,“能不能尝试制作黑蒜保健饮料?”4 [/ @- G. ]$ k  H1 Y
  ]9 w' Z3 c2 _4 ?% H" r/ o* r
调研回来后,李双雷带着团队边试验、边总结,试了10多款口味,最终有了现在的产品。“县里帮我们申请贷款融资支持政策,对接科研院所技术人才,帮了我们大忙。”李双雷感慨。
, z; I9 Y9 \' B8 e, X5 G9 \9 a; s' F8 f9 ?
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我们将持续做优绿色优质大蒜种植业,做大大蒜特色产品加工业,做强现代农产品商贸物流业,让金乡大蒜产业迈向特色化、品牌化、高端化。”金乡县委书记郑士民表示。& c& P+ f$ w0 Z4 ]. W

! Q" m1 g* i) v" X目前,金乡县规模以上大蒜加工企业已有128家,年加工能力达110万吨,研发推出黑蒜制品、硒蒜胶囊、大蒜多糖等40多种深加工产品。0 k7 ]$ Y/ H) b
( a* j1 a- q. w- x8 d1 B
版式设计:沈亦伶! ?9 _% k2 g' P  ~6 c
9 P  D4 Q8 {9 E9 o9 A  J& e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1日 13 版)$ _0 {; L8 V0 J8 B$ X: E- C

6 }6 R( n$ {6 M3 p- B4 u相关报道:
0 E* f: c; g3 \5 s8 Z4 ^7 J6 n, V: R
小土豆长成大产业(人民眼·做好“土特产”文章①)# `- `, {7 T$ c4 M- p0 M

6 r. F- g8 k3 l. c本网编辑: 金石
% r' S% \* i8 q+ l4 ]! i- q( M, r投稿邮箱: cyxx518@126.com
3 b0 v) i4 F, d( _& F" z& P! H
4 x3 d3 I! x9 o( V# N) y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三农观察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9-14 04:34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