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狗狗和猫咪的叫声外,公鸡的打鸣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容易辨认的动物声音之一,无论是哪里人,只要听到“喔喔啼”基本都知道那是公鸡在打鸣。其实,关于公鸡的打鸣声有许多有趣的事实,比如它们的打鸣声音可以超过130分贝,这相当于喷气式飞机在距离我们耳朵15米的地方飞行所发出的声音。 作为对比,目前人类最大声音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只有129分贝,而普通人只能发出100分贝左右的声音。
有趣的是,它们并不会因为发出这么响亮的声音而影响自己的耳朵和声带。当然原因就是它们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耳朵,以及它们根本没有声带。除此之外,在闹钟还没有发明前,公鸡的打鸣声对我们而言有着闹钟的功能,因为它总是能准时在天亮之前叫起来。 相较于鸡的解剖学结构,这种奇怪的、准时打鸣的行为更加引人注目,一直都被人津津乐道,但直到2013年,人们才真正了解到其中的奥秘。
公鸡如何做到准时打鸣? 由于鸟类的许多行为都受到光照水平的影响,所以在2013年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公鸡的打鸣也受此影响,人们认为黎明的阳光是一种信号,刺激了公鸡打鸣。但事实证明,大多数情况下,第一只公鸡开始打鸣的时候,阳光还没有出现,它一般在黎明前的2个小时左右就已经打鸣了。 2013年的时候,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带着这些疑问,对公鸡进行了分组观察研究[1]。他们把实验公鸡分成几组,每组4只,进行两部分实验。
第一部分实验,他们将其中几组放在一个昏暗灯光的房间中,尽管公鸡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能偶尔啼叫,但它们的大多数啼叫都依然像是有时钟一样,每隔大约24小时达到频率峰值。这意味着刺激公鸡打鸣的因素可能并不是阳光(实验房间光线不变),而是它们有自己的一个打鸣节律。 这种打鸣节律一直持续了2周,然后逐渐消失,这部分实验总共持续了4周,公鸡在后面的两周里,每天的任何时间点打鸣的频率都有所下降,同时变得没有规律。这意味着阳光虽然没有刺激公鸡打鸣,但对公鸡的打鸣节律会有所影响。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人员将另外几组公鸡放置在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交替周期的房间中,结果是公鸡的打鸣会在12小时周期中的“黎明”前打鸣频率增加。这进一步表面,潜在的昼夜节律周期对公鸡的打鸣起作用。 所以,日本的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就是,公鸡的打鸣并不是在阳光刺激下发生的,而是有规律的昼夜节律在它们体内形成了一个生物钟,这个生物钟告诉它们在黎明前要打鸣。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在黎明之前,公鸡体内就会开始释放大量的睾酮(雄性激素),这是它们打鸣的原因。你可能还想知道生物钟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其实就是地球昼夜交替在生物进化中起到的作用,它其实是一种本能,生物通过基因控制在体内形成一个天然“计时装置”,以帮助它们生存,包括人类在内所有能够感受昼夜交替的生物都会有这种情况。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公鸡要在黎明前打鸣呢?这样响亮的打鸣声不是会暴露自己,吸引捕食者过来吗?
图:雄性红原鸡,家鸡正是野生的红原鸡驯化而来 公鸡为什么打鸣? 在被人类驯化之前,公鸡普遍存在于整个东南亚的丛林中,茂密的植被给它们提供了保护,但也让公鸡难以看清彼此。所以,公鸡打鸣的原因是它们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交流。同时由于鸡是群居动物,它们有着非常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所以公鸡打鸣会表示许多种不同的信号。 在黎明前的打鸣被认为是它们在宣示领地主权,所以你会发现公鸡很喜欢跑到高处去打鸣。如果在一个群体中有多只公鸡的话,第一领袖会第一个打鸣,然后其它公鸡跟着依次打鸣,打鸣顺序就是它们社会地位的体现。
当第一领袖的健康状况出现问题的时候,其它公鸡也是首先通过不按顺序打鸣来发起挑战的。另外,这种宣示领地主权的打鸣声也是在向其它鸡群发起警告信号,告诉附近的公鸡和鸡群快离开,不要靠近,这里是它的地盘。 鸡的听力很好,它们会根据打鸣的声音来判断其它公鸡的情况,以确定自己该离开还是前进,或者是发起挑战,还是跟着按顺序打鸣。 我觉得,这种情况下公鸡的打鸣有点像我们的吵架,吵架是很有意义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肢体冲突的发生,从而避免伤害出现,毕竟一方觉得另一方更强大的话就不会进一步行动。
除了在黎明时分打鸣之外,公鸡打鸣还有几个特点,比如它们习惯在交配和母鸡下蛋之后打鸣,还有就是碰到入侵者的时候也很容易打鸣。根据公鸡在不同场合的打鸣,我们可以推断出公鸡打鸣的意义,总结起来就是它们在告诉同类自己的健康状态、所在位置,以及危险情况。 当然,大喊大叫对于野外生存来说不是好的选择,但是很明显公鸡从它们响亮的打鸣声中获得了更多的利益,所以即便冒着暴露自己的风险也会去打鸣。最后:为什么母鸡也会打鸣? 我们前面提到过公鸡之所以在黎明前打鸣,是因为它的身体在这个时段会突然睾酮增加,其实公鸡大多时候打鸣都和睾酮分泌情况密切相关,而且睾酮分泌水平越高,打鸣声就会响亮。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母鸡有时候也会打鸣,还有一个专门的成语——“牝鸡司晨”,由于一些历史典故,母鸡打鸣经常会被认为是不好的兆头。
但其实,母鸡打鸣是比较正常的事,因为母鸡有着非常有趣的生理结构。 母鸡有两个卵巢,但只有左卵巢会随着母鸡的生长而发育,也只有左卵巢会分泌雌性激素,而右卵巢处于休眠的状态。当左卵巢出于某些原因受损时,母鸡将无法分泌雌性激素,取而代之睾酮水平飙升,右卵巢打开。这时候母鸡就会出现许多雄性特征,其中就包括打鸣。 相关阅读 奇闻!公鸡被砍掉头后竟还活了一年半 1945年一只普通的家鸡被断头后,不仅没有死亡,而且还活了18个月,因为这个不平凡的经历,让这只平平无奇的家鸡一时声名鹊起。
鸡的名字叫麦克 1945年4月,“麦克”出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弗鲁塔市的一个农场,和其它普通仔鸡一样,整日除了觅食就是叽叽喳喳,同年9月,麦克长成了一只大公鸡,昂首阔步,好不威风。无头骑士 1945年9月10日,农场主伊德·奥尔森为了款待远方而来的岳母,对麦克这只公鸡打起了主意,起锅、烧水、磨刀、擦案板…… 本想手起刀落鸡下锅,没想到一松手,鸡和鸡头各跑各的,这奇异的景象惊呆了奥尔森,他原本想的是鸡像往常一样瘫软在地上抖动,万万没想到这没了头的鸡竟然还能跑!更加诡异的是,麦克像是仅仅受了轻微的惊吓一般,过了一会儿,竟然像没事似的一样行走,啄食,不知是被这诡异的情形吓到还是被这生命的奇迹震撼,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吃麦克了。 就这样,麦克凭借着不知名的力量创造了奇迹,躲过了一次死亡。失去了嘴和眼睛的麦克,没办法独立进食和清理羽毛,也无法打鸣,每天清晨,麦克只能在喉咙里发出阵阵咕咕咕的声音,为了让它活下来,奥尔森就把米粒研磨成粉末混着牛奶,用滴管将水和特质的食物喂进麦克裸露断裂的食管中,当食道被堵塞,奥尔森还会用注射器小心翼翼的帮它疏通,就这样在奥尔森认真细心的照料下,麦克活了下来。声名鹊起 麦克被断头还没死的消息不胫而走,它的事迹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大多数人都觉得奥尔森是在无中生有,欺骗大众,毕竟在人们的认知里,鸡没有了头是不可能活下来的。 为了证明麦克确实是断头后还活了下来,奥尔森带着麦克前往盐湖城的犹他大学检查,这次终于证实了麦克的存在,大量的记者蜂拥而至,争相报道,麦克成了全美家喻户晓的家伙。随着麦克的火爆,它的主人奥尔森也获得了巨大的名气,各路报纸杂志都找奥尔森合作,开设专栏,拍照采访,随后他带着麦克进行全国巡演,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给他带来4500美元的收入!人们称麦克为“战斗鸡”。 麦克之死 麦克在被砍掉头后仍活了18个月。 1947年3月,麦克在美国凤凰城被一粒米噎死了,它的主人奥尔森为此悔恨不已。 科罗拉多州将麦克列为代表动物,并从1999年起每年5月的第三个周末定为“无头鸡麦克日”。“无头鸡”揭秘 关于无头鸡麦克之谜的猜测有很多种,然而最靠谱的当属下文的说法。 鸟类的眼眶较大,使得他们的脑组织偏向头部后侧贴近颈部的位置,奥尔森下刀偏高,可能恰巧留下了麦克的脑干、小脑等组织,使得麦克仍能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而麦克为什么没有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也可能是凝血堵住了颈静脉。
总之,麦克的成功是唯一的,难以复制的,很多科学研究者不断尝试,试图再造一只“麦克”,然而鲜有成功的报道。
. [2 F' ^3 `9 X8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