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观众而言,乐于将不同的公众人物进行标签化,这些标签有利于观众对公众人物的初步了解,同时也是对她们自身能力的一种总结,以央视主持人来讲,在“央视主持人”这个标签之外,她们还拥有着不同的来自观众总结的特点。 比如门面担当董卿、康辉,这是市场给予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口碑所给予的标签。比如人气担当撒贝宁、朱广权、王冰冰等人,则是通过网络媒体的盛行,帮助这些面孔实现人气上的突破。
而在一系列关于央视主持人的标签中,颜值担当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作为面向镜头进行工作的公众人物,颜值往往会成为她们身上最耀眼的符号,当然是针对那些颜值出众的主持来说。 新面孔王冰冰不就是凭借颜值和气质得以出圈吗? 而在大多数观众眼中,王冰冰只能算是“邻家妹妹”的可爱长相,这种甜美的风格和“某某担当”的标签似乎很难联系在一起,如果非要挑出央视的颜值担当,李红才是不二人选。
( B# S" |; y1 ^+ f/ G作为央视国际频道的节目主持人,李红在频道内部参与门面节目的主持工作,不过受限于频道节目自身的市场影响力,所以李红在观众心目中的存在感并不算突出。# \3 D% k0 X, G0 A+ h9 M3 z" w5 Y
# |, g1 u6 H0 v$ n( q. o$ d她真正被观众所了解,开始于中秋晚会分会场的主持,开始于主持人大赛的亮相,借助于晚会的市占率,让李红成功出圈,其工作动向、事业发展也开始受到观众的讨论。
所谓人红是非多,用在李红身上再合适不过,在知名度提升之前,市场并没有多少针对其讨论的话题,然而随着出现在观众视线中,各种讨论接踵而至,其中不乏一些针对李红造谣的言论。社交媒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确实帮助这些公众人物在人气方面进行了提升,相对应的也让她们的身上出现更多争议。 这些争议有真有假,大多数都是“假”,奈何造谣成本低,还是不断出现一些针对某某主持人不利的言论,大多数央视主持人未能幸免,而针对李红的声音显得更加强烈,她也成为了那些最容易被“黑”的主持人。
' q. M' |* P q. w; ?
李红为什么被“黑”呢?或者说市场一些好事者会从哪些方面针对李红这个人进行恶意评价呢?' R; U6 L9 V$ i. E9 j
( ]8 a+ T, F2 `- V" o7 I0 J
颜值是李红的突出点,那些“黑料”自然也是从颜值出发,质疑李红的个人生活,质疑李红的事业发展,这些言论没有可以依据的事实,却被一些好事者津津乐道,这也是作为公众人物的一种悲哀。
李红似乎没有被这些言论所影响,只是“清者自清”这件事在网络时代显得有一些脆弱。还是会有一些人被所谓的“黑料”牵着走,从而质疑李红的人品,然而作为央视主持人,李红一没有专业的经纪团队,二没有充裕的闲暇时间,也就导致这些“黑料”漫天黑,最终“假也有可能变成真”的意思。
6 E* y& L5 p/ C3 k, h* d公众人物为何被黑,最大的原因无外乎其市场热度足够突出,一位新面孔本身就没有什么热度,又怎么会被无端质疑呢?
( p! s7 N. f! W( p+ e
/ W2 s' @7 N* Y7 ?7 A从这个角度考虑,李红被“黑”反倒证明她的人气在央视主持人中足够突出。 以专业评审的身份参与主持人大赛的录制也好,以主持人的身份参与央视主持人公演也好,李红的热度在这些舞台上得到进一步提升,也让关于她的讨论进一步发酵。究其根本原因,李红被黑反倒能够体现当下网络媒体普遍低龄化的情况,在造谣成本越来越低的情况下,观众独立思考的能力似乎也在不断下滑。 一篇小作文,甚至是一段类似于小说的故事,就能够让一群观众对内容的真实性深信不疑,这对于公众人物来说也是一种悲哀。
如果真如那些质疑的声音所表达的一般,恐怕李红已经告别央视舞台。 好在主持人和明星艺人的发展方向不同,不然李红得承受多大的压力。
8 ]' M1 }7 U,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