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摆出一副“力挺乌克兰”的姿态,然而事实又是如何呢?至少,不少乌克兰女性是领教了一些西方人的真实面目。 乌克兰素来被认为是“盛产美女”,而西方也是经不起考验。比如在英国,“收留乌克兰女性”的低俗言论泛滥,大量男性丑态百出,西方所谓的“团结”直接翻车。
这次揭开真相的,是英国《泰晤士报》。这家媒体的记者注册了一个社交账号,加入一个名叫“为乌克兰难民提供住宿”的社交网络群组。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乌克兰美女”,记者还起了乌克兰风格的名字“娜塔莉”,并且用年轻女孩的照片当作头像。 而在加入群组后,“娜塔莉”马上就收到了大量主动搭讪的消息。其中大多数消息的套路都是,先赞扬“娜塔莉”真漂亮,然后就开门见山地表示,自己单身,愿意为乌克兰女孩提供住宿。 一些搭讪的英国男子还比较含蓄,只说“想找个漂亮的年轻女孩结婚”。过分一点的,则暗示娜塔莉“帮助一下”对方。除此之外,还有人就非常露骨了。而整个群组的成员多达5万名,并且类似的群组恐怕不止一两个,让“英国绅士”这张名片彻底破产。
非常讽刺性的是,《泰晤士报》这篇报道刊发的当天,英国首相约翰逊秘密前往基辅,显示与乌克兰的“团结”。约翰逊万万想不到,所谓的“团结”已经让国内的大量男性给戳穿了。 当然,盯上乌克兰年轻女难民的,不只是英国男性。俄乌冲突爆发后不到一个月,就有将近10万乌克兰人进入德国。 德国“人贩子”也就乘机作案,专门挑年轻女难民下手。比如两名50多岁的男子就把钱给女难民,但前提是这些女子跟他们回家。
众所周知,乌克兰女性一贯被认为“颜值高”,其实,就连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曾经表示,美女是乌克兰吸引外国游客的“品牌”,结果这句话被认为是性别歧视,在乌克兰引发众怒。看来,乌克兰女性也不仅仅是被外国人当作工具。 再回到难民问题上,其实最有代表性的,恐怕是美国。当几百万难民涌入欧洲的时候,美国却一度只接收了个位数的难民,这哪里是“团结”的姿态呢? 值得注意的,在难民问题上,美国的反华组织却借机对中国发起“认知战”,向中国泼脏水。所以,自己做不好就抹黑“对手”,这仍然是西方的套路,还得防着点儿。 / ]& ], B8 M' X g%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