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乌克兰局势已经持续了29天,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双方投入了数十万的兵力,动用了伊斯坦布尔导弹、“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圆点-U”弹道导弹、“毒刺”导弹等各类远程攻击武器,造成了两千多辆坦克、装甲车和数百架飞机、无人机的损毁,据乌方公布的数据,双方伤亡人数已破万人。 战争的最大受害者往往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在此次危机中,俄罗斯采用精准制导武器,对乌克兰的军事设施、防控设施、军用机场进行了定点摧毁,极大程度避免了平民的伤亡,这和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对伊拉克的“无差别”轰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目前的战局中,俄方已经攻克了乌克兰南部的大片区域,并将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克里米亚、敖德萨等区域连成一片,攻下了第聂伯河的大部分区域,对基辅形成了合围之势。但正如我们刚刚所说,平民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这种伤害并不一定来自敌对国,也有可能来自本国。 在俄军的滚滚攻势下,尽管乌克兰接受了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大批军事援助,但仍没有一战之力,只能据守城市苦苦支撑,为了避免伤及城市中的平民,俄方和乌方协商,开辟人道主义通道,全体俄军进入静默模式,协助平民撤离,但此前两次都被乌克兰的亚速营势力所破坏。
为何亚速营要破坏本国平民撤离呢?这是典型的“人盾”战术,乌克兰被誉为“欧洲粮仓”,地形以一马平川的平原为主,在没有防空力量和有利地形的掩护下,乌方军队的跨区域调动极易遭到俄军的炮火打击,坚守城市是唯一出路,但一旦城市中没有了平民,俄军便没有了后顾之忧,后果可想而知。 在“人盾”战术的策略下,乌方部分势力在民用设施附近部署重型武器,在平民聚集区安营扎寨,迫使俄军“投鼠忌器”,双方一度僵持不下,但这种行为为平民带来了极大的安全威胁,也不符合国际人道主义的精神,同样在有关势力的封锁下,国际上的人道主义救援遇到了一定阻碍。
在此情形下,俄罗斯尝试寻求国际力量的干预,就乌克兰的人道主义问题向联合国提交了决议草案,当地时间3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对该草案进行了表决,但遗憾的是,联合国安理会的15个成员国中,有13个国家对该草案投了弃权票,只有中俄投了赞成票,该决议未获通过。在会场上,美英两国代表对乌克兰人道问题避而不谈,却对俄罗斯进行了猛烈抨击,美方认为,俄罗斯提出的决议草案是“不承认自己的罪行”,英方提出,如果俄方“不承认自己是幕后黑手”,英国永远不会投赞成票。将人道问题政治化,对急需帮助的乌克兰民众视而不见,这种行为遭到了中方的反对。
中方代表张军在会上提出,各方应当超越政治分歧,聚焦人道问题,为应对当前的人道危机做出积极努力。中方呼吁尽快实现停火,呼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向所有有需要的人提供无差别的人道救援。 可以看到的是,此次决议草案未获通过,对接下来的乌克兰局势将产生消极影响,一方面,乌克兰有关势力将继续以平民为“防线”,对抗俄罗斯军队,极易损害平民的生命安全利益,另一方面,对乌克兰难民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将被一推再推,这不仅和联合国的原则精神不符,更不利于双方实现停火。
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动辄以所谓的“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就在近日,美国以“侵犯人权”为借口,对中国官员进行制裁,美方甚至提出取消中方的“最惠国”待遇,但在乌克兰局势中,却对急需帮助的平民视而不见,这种对“人权”的双标行为令人不齿。 中方一贯坚持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客观、理智地处理乌克兰局势,呼吁双方和平谈判,实现停火,在人道问题上,中方向乌克兰红十字会提供了大量的救援物资,向国际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公道自在人心,孰是孰非,何去何从,国际社会自有公论。 相关阅读 中俄赞成,西方弃权!联合国未通过乌人道决议,俄:有人现出原形 关于俄乌局势以及乌克兰人道问题,联合国各方一直在进行讨论。 据央视新闻报道,3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俄罗斯提出的乌克兰人道主义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结果为2票赞成,0票反对,13票弃权,决议未获通过。其中,中国和俄罗斯投下了赞成票。根据联合国规定,安理会决议草案要想获得通过,至少需要15票中的9票赞成,同时中俄美英法“五常”没有投下否决票。据俄方介绍,这份涉乌人道主义决议草案的主要内容是,撤离并保护乌克兰平民,确保民用及医疗设施的安全,以及通过谈判达成停火协议等。 13:2!涉乌人道决议被否,中俄无力回天,乌“人盾”战术或将持续2022-03-24 21:18 贺文萍
2 r4 z: b6 H$ l[url=][/url][url=][/url]
" D9 N: }7 L3 Z6 d3 }8 e' d- X" C4 l% M( E d2 s
0 X4 k% A: [% t* ]9 Z- }+ l& x2 c* n2 ^# z N
0 {' C' w: x B" y* C6 G
据俄方介绍,这份涉乌人道主义决议草案的主要内容是,撤离并保护乌克兰平民,确保民用及医疗设施的安全,以及通过谈判达成停火协议等。
# V" a" n% p* T7 J" w
7 }. w" E! C& {4 \
在安理会表决后的解释性发言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进行了阐述。中方认为,在推动俄乌双方停火止战的同时,安理会也应该并行不悖地应对好人道危机。 张军大使表示,中方投赞成票,根本出发点是推动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乌克兰人道局势,呼吁有关当事方就人道问题加强协调,切实保护平民,特别是妇女、儿童等脆弱群体的安全,为人员撤离和人道救援行动提供便利。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林菲尔德称,美方投下弃权,是因为俄方提出的这项决议中,没有谴责俄罗斯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而且,美国认为,俄方并不关心乌人道主义状况。 英国驻联合国大使伍德沃德称,“如果俄罗斯重视人道主义,就应该停止向孩童开炮,终止在乌攻势。”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涅边贾则认为,那些投下弃权票的国家,是出于“政治理由”,对于他们而言,进行政治操弄,要比对乌进行人道主义援助更重要。这次的投票,让“某些人”现出了原形。 涅边贾还表示,一些国家的弃权,会让乌克兰当局更加“有恃无恐”,以平民为掩护,在民用设施周围部署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表决中,包括美、英、法在内的13国并没有直接投下反对票,而是选择弃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在俄罗斯提出的这份决议中,并没有与西方主张特别相悖之处,西方也认为不应该反对对乌克兰进行人道主义援助。
安理会大部分成员国选择弃权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这份决议的提出方是俄罗斯,在西方反俄情绪浓厚的情况下,他们是不会赞成俄方提出的决议的,即便内容有利于乌克兰平民。当然,恐怕也有一些安理会成员是被西方“裹挟”了,在美欧强大的压力下,他们只能选择弃权。
正如中方所呼吁,推动俄乌双方停火止战十分重要,但也不应该无视对乌克兰平民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相关报道显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方已经为乌克兰送去三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并且已决定再为乌克兰提供价值1000万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援助。 : S5 l4 E3 B3 T
, \$ T6 ]" C( j( |. L: X1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