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3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教学模式是关键

[复制链接]

7910

主题

8449

稿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1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16 23:24: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广元
做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教学模式是关键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教育已融入到中小学的常态化教学当中。如何做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教育产品有何新思维、新创新?K12不同阶段都有哪些不同教育思路和实践路径?在刚刚落幕的第78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上,人工智能教育领导品牌威盛创造栗自主研发的系列课程产品解决方案,以及体验式教学与验证性教学相融合的教育理念模式,为校园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发展打开新的思路。' d, p* `' q. ^" s9 w7 w1 N
师资培训护航人工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这几个字说起来简单,但要将这个‘黑匣子’打开到什么程度,以怎样的方式去向学生呈现人工智能知识,我们琢磨了很久。”威盛教育首席运营官、威盛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冠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 J. h; ?( r$ ?% C  {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仅有产品是不够的,一定要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将人工智能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跨学科问题解决和完成任务中,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通过打造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教育发展新模式,使精准教学形成常态化。”刘冠承表示,“做好人工智能教育,一方面取决于学生如何学,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前者需要有好的产品课程和教具,后者意味着要有专业高效的教学思维。我们可以开发出很好的教学产品和课程,做到教材的统一,但不同地区的师资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有很大不同,所以,做好教师培训,是人工智能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 d0 _& i$ W. {, I$ ]    刘冠承告诉记者:“教师培训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威盛创造栗通过将人工智能及教育领域的专家资源与老师的对接,提高老师们的思维意识、专业技能、知识结构,共同倡导和推进人工智能的新兴技术,以及对中小学,乃至中高职等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让孩子们在其中真正地受到益处。”1 B& y1 Q- I# z9 `
创新模式解决教与学痛点
     针对人工智能教学领域普遍存在的“学生不会学、老师不会教”的现象,深耕人工智能教育多年的威盛教育事业部产品行销总监、威盛创造栗人工智能系列教材总策划黄鸣曦表示,这主要是学生缺少学习兴趣、老师缺乏人工智能教学经验所致。“人工智能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学情、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小学课程应该重感悟和初步体验, 初中阶段重编程基础和动手实践, 高中重算法基础和应用实践,按这个规律做课程才能更好落地。”
    “我们倡导的人工智能教学一定是要学生学得会知识,也做得出作品的。”黄鸣曦介绍,威盛创造栗推出的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无人驾驶、机器学习等教育产品,基本上都是围绕学生易理解、老师好延展的事物设计打造,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难度。我们的教学必须符合当前科技发展的阶段特性,要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到人工智能就在身边,通过熟悉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引出案例,从体验到习得再到创新,真正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的概念和产品应用。
/ K  m6 i/ r+ L2 Z
合力助推人工智能教育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新课标教材《人工智能初步》教师教学用书编委、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教育指导专家、威盛创造栗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曾维义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人工智能知识系统化的教育教学,让孩子看得懂、感兴趣、不落伍,将来还能投身相关领域的研究。威盛创造栗提出的项目式、体验式、场景式学习及教学模式,与校园人工智能教育需求不谋而合,为学生探索、体验、延展人工智能相关知识打开了新的思路。”
4 @/ e3 E3 t) S2 c. p5 |  O    截至目前,威盛创造栗的合作伙伴已有2000多个,合作院校500多所,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刘冠承表示,“我们计划在未来2年内,研发出不少于15条的人工智能产品线,继续做好各项赛事活动支持,加大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的建设规模,在全国所有省份增加人工智能示范校的合作数量,培养10万名人工智能教师,为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及占领科技制高点贡献企业的一份责任和力量。”/ m& d" u+ M; N" s
    此外,2017年教育部颁布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后,威盛创造栗也持续研发更符合《新课标》的课程和产品,优化教师培训机制,并积极参与人教地图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工作。黄鸣曦表示,“深耕信息科技教育多年,威盛创造栗也会和社会各方力量一起,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让教师教学易上手能落地,让学生学得会做得出,助力我们国家的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更良性、更快速地持续发展。”(文/李洋)9 u3 m! P" u. S! n4 l" T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2-24 15:05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