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川雨水已上线周六天气才会好转 可以加外套了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稿子

2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314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8 11:58: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国庆假期结束了,降温已经开始了。10月6日,四川盆地雨水上线,大家已经明显感觉到一股凉意,而这仅仅是开始。
  假期后期,降温是关键词。且不说已经开始召唤秋裤的东北地区了,就连假期前期还在高温的湖南、湖北等地,都已经凉快下来了。西南地区,华西秋雨的“下半场”已经开始。6日,盆地各市气温都降到了20℃上下,单衣都感觉有些撑不住。
  假期最后一天,雨水来“挤”早高峰。7日,盆地大部分有小雨,而盆地东北部地区降雨较大,其中达州、广安、南充3市局部有暴雨。
  成都以分散的小雨为主,多半时间是阴天,对出行影响不大。不过,阴冷感还会持续,最高气温和6日差不多,可以加一件外套了。
  收假后,天气持续阴沉,以衬托上班的心情。目前来看,要到12日,也就是周六,天气才会明显好转。节气
  8日22时6分“寒露”“秋燥”易伤人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0月8日22时6分迎来“寒露”节气。专家提醒说,此时节,气候渐渐寒冷,气温逐日下降,公众在饮食调理上要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物,可预防“秋燥”伤人。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我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说,此时节,大雁南飞,雀鸟不见,菊花盛开。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伴随“寒露”而至的是浓浓的秋意,北方层林尽染,南方蝉噤荷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正是最为五彩斑斓的深秋时节。
  “寒露”之后,天气渐转寒,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脚部距离心脏最远,脂肪层薄弱,保温性差。一旦受凉,很容易引起毛细血管收缩,进而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公众可采取穿保暖性强的鞋袜、热水泡脚、按摩等方式对足部进行保暖。”
  “寒露”前后,空气较为干燥,“秋燥”很容易伤人,李艳玲建议,可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物,如秋梨膏、柿子、柑橘、香蕉等,既生津止渴、润肺清心,又利肠解毒、调整血压、静心安神。
  提醒
  嘴唇干燥不能舔唇膏适合自己就好
  秋季天气渐凉,气候干燥,你的嘴唇是否也干燥起皮?忍不住用舌头舔舐或者用手撕扯,只会对嘴唇造成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呵护嘴唇呢?
  除了天气方面的因素,嘴唇干裂的常见原因涵盖呼吸、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
  比如有些人习惯用嘴呼吸,空气通过口腔流动会使嘴唇水分流失,可试涂润唇膏或者避免用嘴呼吸。在饮食方面,柑橘类水果里的酸性成分会刺激嘴唇,使其对阳光敏感,导致干裂。此外,缺乏维生素也会引起嘴干,某些维生素对保持嘴唇健康状况很重要,包括维生素A、B、C、B2及E等。另外,服用某些药物也会导致嘴干。
  与面部皮肤相比,唇部的皮肤没有角质层以及脂质的存在,使得唇部皮肤本身的保湿能力远远低于其他部位,同时还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伤害。
  唇部皮肤虽然脆弱,但护理起来并不复杂,成本也不高,不同润唇膏的成分也有所不同。有些相对高端的唇膏可能会加入较多的亲脂性保湿因子,例如角鲨烷,补充唇部皮肤所缺少的脂质;一些相对低成本而安全的唇膏会加入凡士林,它的主要作用是让皮肤形成一个保护层,锁住水分,对外则形成封闭的保护层。因此,买护唇膏不必选贵,适合自己就好。
  对于外在原因引起的嘴唇干裂,润唇膏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过度依赖唇膏也不可取。一些产品中的成分会让唇部皮肤变得更干燥,反复涂抹可能导致嘴唇对唇膏产生依赖,自身调节能力降低。为保持嘴唇湿润,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喝水,并提高室内湿度。如果嘴唇很干,晚上睡觉前涂一次唇膏就足够了。
  对于身体原因引起的干裂可用食疗。嘴唇干燥多是自身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可在饮食中多增加一些牛奶、绿叶蔬菜、鱼、蛋等进行补充。(综合新华社、封面新闻)寒露养生小常识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后,气温逐渐降低,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凉鞋可以收起来了,以防“寒从足生”。晚上用热水泡脚,可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2适时添衣
  寒露过后,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者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但老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换季穿衣别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
  3朝盐晚蜜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养生专家提出,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还可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4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起居时间也应相应调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论断,就是告诉人们秋季养生的道理。专家说,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 o" v3 q9 E+ x% ?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4-24 22:42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