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华见伟力——画家韩伟印象 熠熠生辉、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中,书画一直是保持不变的靓丽底色。3 u; `) }4 i" H+ ^
在山东画坛的众多书画家中,擅长画“鱼”的韩伟,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他是山东书画协会会员,中国孔子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济南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济南艺缘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 在山东画坛的众多书画家中,擅长画“鱼”的韩伟,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他是山东书画协会会员,中国孔子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济南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济南艺缘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 1954年出生于济南的韩伟,自幼喜爱绘画,受“天下第一泉”济南泉水灵动的启发,中学时代就喜欢临摹历代名人大师的杰作。他擅长画鱼类,花鸟,各类小动物包括(抽象内容的)等,尤其酷爱著名画家韩美林、张鹤云的作品,在国画创作中,以鲤鱼为主,并形成了清新灵动、趣味盎然的自己的“特色”,后以韩美林、美术教育家张鹤云为典范,逐步形成了自已的风格。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对花鸟鱼虫的感悟,对大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升华为热爱生活、记录生活的视野和格局。他不断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静谧的泉水鱼池,去思考,去观察。同时不断悉心求教,广为交流,诚以待友,向大师学习、向年轻人学习,接受点拨,与不同画师交流探讨,共同提高,积累了自己的“社会心得”。同时,他还在鹤、鹰、花鸟、山水等方面,拓展耕耘,触类旁通,精益求精……作品先后被《山东书画收藏鉴赏》《山东青年作家文学》《齐鲁新视听》《济南鲁商文化》》杂志及《山东工人报》《山东商报》等多家报刊选登。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对花鸟鱼虫的感悟,对大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升华为热爱生活、记录生活的视野和格局。他不断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静谧的泉水鱼池,去思考,去观察。同时不断悉心求教,广为交流,诚以待友,向大师学习、向年轻人学习,接受点拨,与不同画师交流探讨,共同提高,积累了自己的“社会心得”。同时,他还在鹤、鹰、花鸟、山水等方面,拓展耕耘,触类旁通,精益求精……作品先后被《山东书画收藏鉴赏》《山东青年作家文学》《齐鲁新视听》《济南鲁商文化》》杂志及《山东工人报》《山东商报》等多家报刊选登。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励着中国的书画家,怀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瞄准新时代的新气象新征程,而挥毫泼墨。这对于耕耘了几十年的他来说,无异于收拾行囊,再一次出发!他开始热心山东的公益事业,多次参加希望工程、残疾人事业、帪灾义卖等慈善活动,将一笔笔善款捐向这些特殊“群体”。同时,他的作品还在山东省图书馆、省军区、大明湖、趵突泉济南美术馆等地, 多次联展并举行社会各类公益活动、拍卖活动……2002年以一幅《吉祥如意图》,获得“奥运昐统一中华书画大奖赛”二等奖;2016年,在“纪念孔子诞辰2567年中国孔子国际书画艺术大展”上,又获银奖;作品多次被收入《中国书画艺木博览》《中国书画家大典》《当代艺术作品收藏与鉴赏》等书籍。 多次联展并举行社会各类公益活动、拍卖活动……2002年以一幅《吉祥如意图》,获得“奥运昐统一中华书画大奖赛”二等奖;2016年,在“纪念孔子诞辰2567年中国孔子国际书画艺术大展”上,又获银奖;作品多次被收入《中国书画艺木博览》《中国书画家大典》《当代艺术作品收藏与鉴赏》等书籍。 历经千帆,不坠青云。耕耘天地间,往往是无声的奋斗;耐得住寂寞,才能铸成含英咀华。“年年有鱼”的祝福,花鸟、山水的飘逸,早已随翰墨的飘香,进入寻常百姓家。 1 s5 ?$ f9 t4 a" R* _
& A! h& z* w$ I" E/ ?: X
7 |- ^; b* i+ M7 Q7 B* c& r/ V- k: \& c7 N# M3 P7 e0 @
" b0 p) c; h* K& [8 X1 Y" f
- M9 L+ V: j& r7 d' E$ R& \
$ i A+ a- ]0 m! e7 ^
2 c5 Q3 V! N- M. y
; V3 X+ i* a) Y& [2 I2 G7 J
3 o" @ }; Q& h# p4 C; N+ w; o1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