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8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蔺4000只土鸡有点郁闷 上得到央视飞不进餐桌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5:4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 W3 d* r+ l6 Y) S; ~
4 U" S1 c, p) [& ?( F/ z3 L精神抖擞的土鸡栖息在树枝上


# ^0 g4 W$ N/ E
$ \% i2 J, A: w) s1 g康桂丹(女)带着自家养殖的土鸡登上央视《乡村大世界》舞台

  12月13日晚,央视7套的综艺节目《乡村大世界》中,古蔺麻辣鸡的原材料——古蔺土鸡赚足了观众的眼球。然而,就在该节目播出还不到10天,泸州市古蔺县便传来了土鸡滞销的消息,还有养鸡户为此打进本报热线求助。
7 [8 ?8 L9 V2 k8 |$ j  昨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滞销的土鸡,大多都是吃中药、吃虫子或吃玉米的“精养”土鸡。因养殖成本高,这些土鸡的售价暂时无法让市场接受。
8 o" q+ M- {$ I- z/ k( f, X
8 C8 [6 X$ @# [荣登央视
  u; s. p/ Z+ R) c0 y# j养鸡达人曾赚足眼球
$ x* ^2 q. g1 `; `
  央视7套《乡村大世界》12月13日的节目播出后,古蔺县马蹄乡羊嘶岩土鸡养殖户康桂丹,在当地成了名人,因为她给土鸡喂养中药增加抵抗力的做法,勾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今年10月,该节目在古蔺录制时,康桂丹依靠中药养殖特色,有幸成为央视的3位“成功代表”之一,可谓是赚足了全国观众的眼球。
% ~% h: T2 i6 t6 {- W8 m* j  昨日,记者来到康桂丹的养殖基地,看到树枝上、山坡山、屋顶上、草丛里,到处都是毛色鲜亮、精神抖擞的大个儿土鸡,它们或在树上栖息、或在林下觅食,“生活景象”自由自在。
/ x4 q4 v+ G  n/ ?  “使用科学配方发展中药养鸡,不仅能够提高鸡的免疫力,而且使生产出来的土鸡产品肉质更鲜美、营养更丰富。”康桂丹说,她养殖的土鸡之所以能登上央视舞台,除中药养殖外,还有“山林开放式养殖”、“全粮食育肥”等优势特色,作为普通的农户,她们想要脚踏实地走好本土特色化的养殖之路,打造健康、生态、货真价实的古蔺土鸡品牌,获得市场认可。( j# W$ H6 }! q" a4 Y9 M

1 m% h) t3 E6 g. ?( D- B' L4 R成本太高
) C# b7 B0 I9 j9 r6 j. e养鸡大户称面临破产) K; j# w0 ]! M6 z
  “如果销售不出去,这批滞销土鸡将只吃不长,再养上4个月,我们全家就面临破产了。”当下,养殖基地六个月、七个月大的两批土鸡共计4000只,亟待销售却无人问津,着实愁坏了康桂丹一家——他们还有8万元债务没有偿还。
: u  u! I+ P. Q' O4 P; T: E5 c! H  精品土鸡为何遭遇销售困境?康桂丹的丈夫杨志军称,精养导致养殖成本过高,造成在销售中他们打不赢“价格战”。杨志军说,当前在本地市场上流通的外省鸡种,由于采用饲料圈养的养殖方式,3个月便可出栏,市场价只在15元/斤左右。而他们养殖的土鸡由于全程使用玉米、麦麸等粮食在山林间放养,养殖成本大幅提高,如今在滞销的困境下无奈保本销售,价格都必须控制在22到25元每斤。
7 F9 h. _% j9 h2 m! _$ n  “我们也想过办法,拿着自家养殖的土鸡跑遍了县城各家麻辣鸡生产商,最后都失望而归。他们不出这个价钱。”杨志军无奈地说。杨志军夫妇喂养的4000只土鸡,每天需 450斤玉米,每斤玉米包含运输费用价格为1.42元,因此,每天就需要支出640元购买粮食喂鸡,每月共计需2万元。6 p$ z# K3 V# {. a
+ F$ d* A1 I  E- U$ W3 ?+ ~3 r
土鸡滞销
* H: ^4 ~' _! k0 M  }( L养鸡户的致富梦仍在* j' U# \+ _0 T
  回忆起四年养殖史,杨志军、康桂丹夫妇感慨万分,他们称会继续坚持特色土鸡养殖,永不言弃,即使当下面临困境。“实在不行,只能将自家的住房抵押出去……”面对难关,这位年近50岁依旧“敢闯敢冲”的男人眼眶一红,流下了眼泪,但他相信自己靠养鸡来致富的梦想不会破灭。
. C. f0 ?8 j7 |  马蹄乡羊嘶岩是边远的苗族聚居村寨,“只有主动致富,苗寨才有希望!”2011年,杨志军、康桂丹夫妇养殖了1000只土鸡。不巧的是,常年缺水的苗寨当年又遭遇大旱,亏损了8万元。2012年,夫妇俩又东拼西凑,筹集了几万元购买了1500只鸡苗。正当它们长势喜人、将要丰收时,一场大雨淹没鸡舍,损失了500只土鸡,他们又亏了,家里的生活同时也变得“捉襟见肘”。
% `2 ^+ F2 Q3 Y3 i) A: E  ^, F  “有人说,我们养不好土鸡。我说,我要坚持15年。”2013年,随着养殖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县畜牧局的技术指导,夫妇俩在当年鸡肉市场疲软的背景下实现“保本”,这点“突破”坚定了他们搞好本地土鸡养殖的信心和决心。如今,杨志军、康桂丹夫妇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尽快将4000只“精养”土鸡卖出去。
$ r8 [; ^2 @! S  若读者可以帮助古蔺“精养”土鸡滞销的养鸡户,欢迎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111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他们提供信息,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 s$ S8 d3 K4 B  朱茂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曾业 摄影报道

6 F; Y' c+ \! D4 v+ C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9-14 21:11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