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光:我们的成长 比成功更重要 我有个江西朋友,他叫(化名)董勇,从来就没断过发财的梦。 前几年,他把眼光瞄准在网络兼职上。网上有兼职广告,一定会点进去一探究竟,每当听人说月入过万的时候,他就忍不住去听,甚至交上三五千元或上万元学费去学习,可是学着学着就不了了之。
0 @, _. N- [ W. N! s 后来,他又对做微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找人借了钱,进了货,每天拿着手机,在通讯录里挨个找人聊天、推产品,每天在朋友圈里刷屏……没过多久,货还堆在家里,朋友圈却不见更新了。
# `' `! A- ~% ^" l1 }( w9 u 再后来,他听人家说经营加盟店比较赚钱,他又找人借了钱,风风火火地把店开起来,没过多久,也关门大吉了。 e+ l) O% r i6 J. x9 |
他跑来问我,为什么人家做什么都能成功,而他做什么都不成功。
4 e( t/ t: U3 @9 e3 m 很多时候,不是成功不给我们机会,而是我们做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不让自己成长,总想好高骛远。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每一个人都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都是经历了种种磨练才能走上人生的巅峰。
5 L( [0 E R- n9 C) ~% b e; C* f4 ^ 一个不愿意沉下心去成长的人,很难体会到成功的魅力。; ], N0 w4 ~0 c6 V: {7 W
也可以说,成功是一个结果,而成长却是一个过程。试问,没有付出努力的过程怎会有理想的结果呢?4 V* A5 |' T+ [4 R/ c8 L" W' L
前几年,托关系把新明送进一家外企上班。那时,新明便以为前途一片光明。进外企首先要英语过关,新明虽是顺利进了公司,可他的英语并不好。同事告诉他,只要有语言环境学英语一点都不难,还让新明不要着急,一边上班,一边学习,几个月就差不多能正常交流了。
; R$ ?4 a; j5 Z. W; ]: z1 W" v' b 可是,新明学英语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毫无长进。直到他的一个失误让公司差点损失了大客户。
. u! h% b2 b' X 他被辞退了。直到抱着东西离开公司的那一刻,新明都没能明白,别人看上去的风光无限都是历经了怎样的磨难。6 X8 R- W P/ r+ a h3 z
一个被急着推上成功舞台的人,大多缺乏成长的过程,就如同好好的秧苗,被急功近利的种植户活生生地拔起来,到最后也只是一株枯苗。
% q4 t- c, y2 l8 S( e- Q 一个不懂得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人,只会离成功越来越远。4 i# D% n7 s( G4 x) a
看过一个特别伤感的故事:" O3 i' [ n" V$ ^8 {# \7 L
一个孩子喜欢养蚕,一直很好奇,蚕是如何从一只虫子变成飞蛾。当蚕终于结茧,他便每天观察茧的变化……终于有一天,他发现茧上破了个小洞,里面的飞蛾努力地想从小洞中挣扎出来。
0 K% L* t. k c9 B- y" b3 K- Y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Z4 W. g; P+ ^; V
孩子越看越着急,于是,他拿出剪刀剪开了茧壳,帮助幼蛾快速脱落茧壳,他以为没了茧壳的束缚,飞蛾一定可以展翅高飞。却没想到,没有经历过破茧过程的飞蛾,等待它的只有死亡。5 v ^6 X; N, t6 X
这就如同我们的生活,破茧成蝶的美丽很诱人,但是所有的美丽,都离不开破茧之时的痛苦突破。同样,在成功路上,需要我们用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成长的挑战。
8 W. m3 ], V$ e" T% k 对于这一点,同事阿斌就深有感触。阿斌刚进单位时,有近一年时间直属领导都在让他打杂,今天清理杂物,明天端茶送水,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收文件,拿去给老总签字。& Y; b/ `+ Q/ S! _: q* h
2 {, U+ k. K0 z- B# [ 然而,正是这一年多,阿斌知道了接待客人的礼仪、懂得了常规文章的写法,对单位里的杂事也有了通透的了解,当领导问起时总能对答如流。
3 n* F* K3 S e8 ^# _/ L' \: a 后来,阿斌得到老总的推荐,成为单位里的正式职工,负责整个后勤部门的工作。; `( t# _ ^+ E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最好的准备不是机遇,而是认真成长,注重成长中的每个细节,不断完善自我,不断锤炼和积累,当小事难不倒你,大事吓不到你时,那么一定可以看到破茧而出的美丽。(来源:共工网)! _3 u Y, q2 m+ _& m% Z9 M/ u1 I/ c- q
( p* k+ p4 h% |. Z7 ^%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