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28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喜之日,新娘被多名男子强吻拍臀部事件,揭开了婚闹背后的阴暗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70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17:03: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近日,有多名男子“光天化日”下强吻女子, “上下其手”,摸女子的屁股。 这行为听起来就令人咂舌,觉得奇怪又气愤。
& H, T$ R! x" m在现代的法治社会,怎么还会有这样嚣张的事情存在?  I1 G2 a2 ?- n! r1 m

" i) F5 [' _4 U. N6 y9 @& W7 ^然而这离谱的一幕,就在几天前江苏徐州丰县的一场婚礼上上演。1 s3 X5 r* L" F& q/ |
; G- D% s" M. H! I
一群男人,在“婚闹”的名头下,对新娘做着无礼冒犯的猥亵之举。
! l8 p* Y7 M( d. C
' V5 s/ g* ^& z9 D9 q" X2 \/ ~& g对于这样的行为,他们解释道:“摸下新娘腚,三年不生病。”“这是‘风俗’,新郎和新娘的家人都同意的,新娘不会生气的。”
( P5 i0 }: C" o/ k) \  F2 x- d. a7 A* E" N4 q' P6 b8 p* [
可从网传的视频上可以看到,新娘明明表现出了抗拒和不适。 所以,到底是在他们觉得“合理”的婚闹理由下,新娘“不应该”生气?还是新娘真的不在意被一众男子猥亵?
# F9 r5 t6 L) m9 U! W4 H8 }$ Q) L9 u: E6 i  c0 [( G
恐怕事实上,新娘不是不生气,而是明明很难受,却又在众人的“玩闹”压力中,必须表现得“合时宜”,而假装不生气吧!
( D# I% N2 }7 i4 X5 Z. w# p+ `9 W7 i9 O- O* V3 _7 V; m
对于新娘来说,自己的婚礼,本该是最美好最幸福的一场仪式,却因所谓的“婚闹”,成为日后痛苦的灰色记忆。
: G, X* |+ ^4 z. k  @# T& ?9 k% E6 v. g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是这种形式的婚闹是否存在,而是新娘确实受到了伤害,并且施害者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错。首先,我们来看看“婚闹”的由来。, q7 Q) }2 L  P

5 |/ o) S, Q$ r0 [! B# ~1 }婚闹是中华传统婚俗习惯,本意是好的,有着“越闹越喜,越闹越兴旺”的寓意,还有“辟邪消灾”的说法。
' B0 _. t3 \* ^* l5 _9 y6 p8 E( |( e1 C
并且在过往的传统社会,很多新婚夫妇在洞房前是没有见过彼此的,这一下子与对方成亲,还要建立亲密的关系,难免会感到十分尴尬。& F& i& O; S* v1 z. m4 V

7 O& c0 B, V% i' O& x. u5 E这时就需要通过婚闹的方式,让一群人借助游戏渲染烘托气氛,从而帮助新郎新娘缓解尴尬,快速熟悉。
: S9 d- O' F& |7 b
. [% l& _$ _' x5 x一般来说,游戏主要在迎亲和接亲两个环节时发生,迎亲“闹新郎”,接亲“闹父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结婚三日无大小”的习俗规则,可以使婚闹过程与平日礼制有序的严肃气氛拉开,使气氛迅速升温,热闹起来。, z. H: r/ `  _" E2 H( w# P

7 M; t% w; P* N2 z但也正是由于有时候过于追求气氛的活跃和热闹,使得婚闹行为过于自由,毫无束缚,极易走向失范的边缘。8 `+ h+ _, i5 S3 n: Z
# l; Y! i8 J( J
文明适当的婚闹我们当然提倡,并且继承和发扬。  v$ x5 i1 r' A' D: G" ]

0 }! m9 l! m) J但当有些婚闹毫无底线地违背伦理道德,走在违法的边缘线时,婚闹便成了陋俗、恶俗。
2 @# d8 m! `; o+ j- J) G0 k& e; F) v1 e3 W
1
1 v% o+ C1 j* o* W2 L, j
% k& V" N3 {# G1 {: r但令人奇怪的是,为何平日很正常的人,偏在婚闹场合中能理所当然地做出“禽兽”般的行为? 为什么新娘明明身心抗拒,却并未真的事中制止或事后追责?4 ]/ e3 I1 y, E1 t# n

$ o: O( Y- J* |5 P) S" D/ Y为什么周围那么多人,尤其是新郎,眼睁睁看着新娘被欺负和侮辱,却没有站出来制止或发声?" a0 q0 k, N& Q! Z
. z3 [! D; Q7 c* G* J$ R1 d
他们难道没有道德,没有体会新娘不开心的共情能力,没有基本明辨是非的能力么?
; g* X' A1 ?9 h' {
: d$ k: U1 e& @. j  r% C4 ~, {我们要知道,“婚闹”的行为主体是一群人,而非某个人。5 w' q, _$ s! ~1 _6 n( M

3 `; D. w2 ?" O$ ~  j) o这也就意味着婚闹的主体人群和行为特质,会同日常生活中的个体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 `+ s* v5 R+ y! N5 e8 s
0 V: b9 Q5 V" E/ {3 m0 ?; {
大家肯定听说过乌合之众,人一旦像乌鸦一般聚集起来,就容易形成毫无规范纪律的群体。
* N  l" [+ N0 e, F9 D9 B7 R, [  n& W5 Q0 j6 ~* z) w5 P; ~
婚闹的这群人是以“闹婚”为目的动机所建立的临时性非正式群体,所产生的行为是以“闹婚”为目的的群体行为。 首先,由于闹婚人以群体为特征,而群体最明显的心理特征就是群体认同。$ z0 s% E6 R" x! g  }2 x% {

) c3 C8 s; @5 b因为群体中个体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群体中的个体会认同其他成员的想法和做法,这也正是为何“摸下新娘腚,三年不生病”这种或许并未存在过的说法,传来传去变成真的了。
" v( R) _; O& S5 q& W- J, G5 k1 @2 G$ ^! L# c7 F
这会进一步强化从众表现,会使个体去个性化。
0 m7 g! ~8 K1 I& I) {- \5 ?) h) B2 }! ]7 K6 F& t% m  L  i
平日的道德评价,自我监控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都会下降甚至消失,失去个人理性的判断,从而盲目跟从群体中他人,而做出平日不会做出的行为。4 X) `/ i: Y! K; q. E

4 B! D+ ~% }: p' `1 m/ |" k4 n并且,由于婚闹中人们身份的变化,即变身成为“闹婚人”,也就意味着主体身份的行为目的,控制标准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z) g! h3 ]; f5 L- |2 k# }, K
' ?: t( d  r7 ?) N- D$ d' Y, l
在这样的婚礼环境上,素日社会道德规范对约束人的行为就会失去效应。 而婚礼习俗各地又有各地的不同,并没有一个成文的统一标准。也就会使在婚闹时具体要“闹”成怎样的程度,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
0 J0 y9 J6 D, f) z! K
( e& {' X* a- \; Y1 B  q  n1 n那么闹婚人在闹婚时,便没有一个适用于该情境的规范和标准来参考和约束。6 K7 a. l) H1 r, B# x& }& p! e

* A; I. Z6 F. k; l9 Y于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可以“自创”闹婚方式,传来传去便没有人会怀疑是否真的是沿袭来的。
* J. A! ~% @/ q& d7 r$ y$ n+ T' {2 c. d" c" g$ `
采取各种千奇百怪的“闹人”行为,行为之过分程度就难以控制了。9 M/ J" _! {8 {( z9 A. F

" b* Z, \6 I* k' V7 n著有社会大众心理书籍《乌合之众》的作者勒庞说过,群体的行为表现大多都是由情绪操控,其冲动会冲破人们理性思考的控制和范围,而像一群“流氓”一样行动。
8 v9 Q8 L, Y7 r  x3 d5 N! z' i+ O2 _, C& l/ W+ T& n9 i
加上婚闹群体本身又是临时性的,个体的理性意识对群体的影响会更小。 反过来,群体意识对群体中个人意志和情感的影响又会较大。
8 h" ?& O: i2 p0 o+ `& ?! p, J, C7 {9 t- `" F
群体表现会刺激个体的情绪,激发个体采取相应的行为,并在个体之间相互传递和影响,而形成离谱的恶俗婚闹。
8 A2 w, R9 d& [( g" v5 L+ v* s, s. Z" o) x/ Y  j- w, E
而且,在群体中,责任会被分散,个体还可能会坚信随着后续临时群体的解散,责任可能完全消失。
1 p! A) ?  G) h- C( a$ E
* B8 |, V+ `& v这种认识会使婚闹群体中个人的责任意识大大降低,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用在事后对失范的行为负任何私人道德上的责任。
! {+ T/ g2 B* [* ?* L" ^
$ q8 h$ o2 d'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人心里普遍对婚礼“顺利”和“热闹”有着规定性的期待,不希望在大喜之日闹得不愉快。 这也就会使新郎新娘,父母长辈即便觉得闹得有点过了,或眼看着被闹的人被冒犯被伤害,也依旧默不作声,生怕扫了大家的兴。- @+ q+ C9 ^$ }3 ^! D- I3 ^0 V

& K6 L; q* N" l5 R2 o) }1 K$ B这也正是为什么新娘都被猥亵了,新郎和新娘的父母却没有任何制止的举动。8 z0 J6 {# ?0 v1 i. d3 l" [
. G3 u$ a, _# m# F) d; R5 w
但这种心理和表现的纵容,会进一步强化婚闹行为的动机,使婚闹越演越烈,产生更加离谱恶劣的闹婚行为。
& x3 n$ u# z# ?* _
+ d4 T. ]2 Q# Y5 u" l' f由此,闹婚闹到能违法违纪的程度也不难理解。
) q6 z- U; e+ T2 s- f/ m
) y  ]" V0 S, d8 B. F# R' x# \20 F8 Z" n/ N7 S( s4 H) o: I
6 s/ j& G! ], N( H8 H2 Z. R
无独有偶。 这样的事情绝不是偶然的巧合。4 l: }$ O2 L' D) C* j% @, J
: V2 ?: B) h, |0 O0 O. t( _
早在2016年,山东泰安有一16岁女孩好心去做哥哥婚礼的伴娘,却在婚闹中被十几个男子拉进卧室锁上房门,强行猥亵。$ H4 m$ o4 L6 L& Z$ \

' \$ y. \2 [! {2 G" w, d! c4 _虽然事后当事人受到了法律的惩罚,可对作为受害者的女孩来说,伤害早已不可挽回。0 m& M/ ^+ K$ u

* P$ d" v7 s$ h, Q此后女孩患上了重度抑郁,本该美好烂漫的年龄,却因此蒙上了一辈子擦不掉的灰色。
9 J, h" {  N- \- j* W, Z% F2 @, H0 m7 n- q* Y
婚闹本是热闹热闹就够了,可一旦闹起来就可能不止是热闹这么简单了。
* f$ \7 v$ s, H% N4 n5 M5 a( V5 O( s7 E) W1 h
闹婚人为了追求“痛快”,把自己一时的快感建立在被闹主体的痛苦之上。' L. L4 X" s) H# D4 `. ?! `2 H
0 s1 y7 d9 q) T& |' D/ H% g, s  w
前有山东郴州新郎新娘被绑树上,新人本该在婚礼上是最体面最美好的样子,却在婚闹的借口下受尽侮辱,狼狈不堪。 到底是在被祝福,还是在被折磨?' C) S1 n7 K! L, A' R

2 j1 c. P& A6 Z' F# N好在路人大妈好心叫来警察才作罢。可如果没有这位热心大妈呢?  b+ T6 [2 b3 o, E; n8 Z6 R

; N4 m5 _0 [5 i& B, S. d: N这群闹婚人打算要把新郎新娘闹到怎样的程度,才肯罢休?7 a' z+ ^# e8 ^0 R% g& ~, P: i

+ F/ M: Q" r) Y/ b" {还有陕西的一场婚闹上,一对公婆被人用胶带里三圈外三圈绑在树上。
/ T% @; b  f& }2 t7 I# M1 q* K) f9 m6 d7 D
这对公婆年龄已经不小了,众人用胶带死死缠住他们身体,先不说这样多让人尴尬,就说绑的时间久了连呼吸都是问题。真闹出人命了怎么办?. E% K9 ?! c0 w( f

6 c! G6 b9 b0 l, _, W) X可在那群欢呼哄闹声一片的闹婚人群当中,没有人会在意这个。" x& @4 ~* U. F& m
5 f" z% R" s& p3 D
最残酷的是,还真有闹出人命的案例。 山东婚礼上一伴娘被几名男子在房中脱光衣服性侵,事后曾数次尝试自杀。0 t! Z7 Y% U7 U6 E; H( `% P4 _& K  q
9 _. x8 ?0 A8 F# _( D
内蒙古呼和浩特也有婚礼上众人闹婚,拿灭火器狂喷新郎,差点让其窒息身亡。
0 d) p0 P7 {& a, B2 o2 J) n0 E% y$ y5 _
陕西安康伴郎将新郎抬起反复重摔,导致新郎十级残疾。4 {; e" P/ B  A. d
2 \' k& O$ G* U, }4 O8 K6 k
海南文昌亲友对伴娘强制灌酒,使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当场窒息。
% t! U( s; [- I- W1 r, f& X% V) ~  J$ _/ h$ i) N
河南周口新郎赤裸被绑电线杆,并被众人不断砸鸡蛋,事后没几天便不治身亡。
; M/ S) m0 F/ {/ {, J% \9 m, `/ v& w' V1 E" E" U$ b
本是为了喜上加喜的快乐游戏,如今却走向了极端。 轻则不雅,重则丧命,直接变喜事为丧事。
2 N1 P* \4 q; i5 K* J+ V& G3 S1 i2 {5 c" s3 s2 x. J+ X
3
# N. R; D$ U9 j7 @0 Y5 k9 V( \. u. z6 p
如果不借助外界环境的改变和相关部门的干涉,不做出实质性或有效性的改变措施,这类恶俗婚闹的悲剧依旧会不断地继续上演。8 y# [5 l% i4 f

7 X- j/ g% S0 D, ?" m# @& s在没有明确相应规范规定的情境下,群体行为的非理性极易产生偏差。
) g- }- i6 n  s, @+ X' {# Z$ V5 n# s& D& z
因此,婚闹规范问题不能仅靠个人素质道德的提高和自制作为保障,而是需要一份强制性的规定,来加以约束和限制人的行为。
  ^! p9 E' n' {* L1 R2 @( \! S
" }/ _& e4 Y( U9 i" Q% a2 k以规范为中心,以强制力保证施行,或许才能真正改善和根治群体无理性的问题。 制定明确统一的婚闹规范。( u8 A! \, |/ o1 i) s: M8 V' C

$ J  }& m$ {  Q3 }1 R8 s虽然法律也具有一定的制止和追责效应,但从婚闹这一特殊情境条件来看,群众的非理性所衍生的暴力单靠平日的法律规范根本不够。
  w# V9 e7 r) e- ]$ Z8 D# h+ Y0 z' j/ U. f+ o1 Y
所以根据各地特殊情况专门制定增添符合实际的婚闹规范,并予以强制力量保证实施,至关重要。
2 b9 w6 a2 j( A# R1 \
" f1 ]; M- |  m& U( B* ^$ j! O* H其次,明确监督主体。8 e( G$ d( b6 W. y: j4 k

( B0 `! t0 R( U. l& Z可以是单个部门负责,也可以是多部门联合。( J" Z& @' V+ @/ N
: q6 L, {7 I' F
既需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利用新婚登记和婚庆公司的优势和机会,事先告知相关婚闹的教育和监督事宜。同时又要保证严格的事后追责,将责任追究于个人,而非群体,明确个人需要承担的责任,以减弱由于群体责任分散而导致的“肆意妄为”。; N# Y# t# q: G$ Z- q( _
/ u1 C* Z  s+ Y2 r5 L6 c
最后,严格惩处违反规范的失范行为。
$ D# u4 n, H, a. O- [* g* s& E: }& K
相关部门必须明确自身监管职责,主动严格地追究婚闹失范行为的责任,有效严厉地惩处失范行为。) h2 V. j- A' r) K0 I3 H& ^

3 p0 `! t1 T; Y$ U. G: c3 M2 _绝不能得过且过,不了了之,让一些不负责任的人继续钻法律规范的空子。做到以儆效尤,以处罚惩罚的手段让闹婚的人做到“心中有度”。/ {/ ^+ l- A4 J4 a" ^: y0 K

0 A6 s1 b. L! F4 p$ G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全靠外在力量做到彻底解决,每一个当事人都有义务对此自觉提高自身的相关意识。
1 Y( C" f; X( V# F2 i" Q& U- l1 c2 y5 {% T
无论是闹婚人,要自觉提高个人在群体内的理性意识,道德水平,责任意识和共情能力,避免完全受情绪操控,做出让自己事后后悔的行为。
; ~) o, m) V. X& h5 ^( u
1 c- w9 \  n' A- n; K0 Y还是被闹人,在任何情境下都要尽可能保持清醒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一开始就果断拒绝任何无理的婚闹要求,想尽办法,避免让自己陷入危险无力的境地。
# r% d( V5 S$ f- R3 h6 }5 C) f* D- w, W- D
至少自己要始终坚决捍卫自己的安全和利益。一件悲剧的发生,我们要弄清背后促使其发生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看见背后原因,而做出日后行动上的改变,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_2 D9 Y* A' Q
4 a: y1 v; m7 Z3 h+ I0 Z
只有这样,我们的思考和反思才是有意义的,这些社会上让人不安的事件和事实才能越来越少地发生。
' s7 o3 [8 n5 e! x; U9 t
; j2 B. U4 u5 |: l) x" Z随之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才能更加安心和安全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 d+ p; z5 f& H: U
8 v/ R3 m. O2 x/ e7 W( o0 a; A1 m《乌合之众》中有句话是“群体会让每个人在其中的错误缩小,同时让每个人的恶意被无限放大。或许在很多时候,我们在融入人群中时,就是会在自己都不曾意识到的情况下,流露出无意的恶意。( y1 S6 `& Y% p  F5 ?, t

6 D# X+ F' F8 J* a但要知道,社会是一个整体,我们在伤害别人的同时,可能就是在伤害未来的自己。9 h: ]. K. [2 j8 p6 s% h

9 z: z0 H/ l( H3 E3 H愿待下次再融入人群时,我们只有“锦上添花”,没有“落井下石”。
: t- \/ H. J) ^. R5 c5 [6 y
- {8 N2 B0 t/ d) ^- a愿每个人都能在人群依旧清醒且善良”
8 ]9 ?# ^5 f' n4 C" h
/ j! k8 x6 X2 x, B' g0 c( `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7-26 09:23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