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2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球最难仿制发动机:我国购买生产线,用30年才实现国产化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稿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3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7:14: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在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在这中间,仿制其他国家的先进发动机就成为了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中最为主要的步骤。虽然借助苏联的帮助中国迅速提高了航空工业的水平,但是也限制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在苏联中断援助后,我们的航空水平就一落千丈。全球最难仿制发动机:我国购买生产线,用30年才实现国产化。航空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动机技术了,在世界上能在发动机方面说得上话的就是英美和俄罗斯了,他们在作战时就互相打造高级的武器装备用来迎战,所以说因为竞争比较的作用,各自的发动机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架战斗机的性能好不好,主要还是看它的发动机怎么样。上世纪70年代,在中美关系开始解冻的情况下,由毛泽东老一辈革命家主导下的向西方引进先进技术计划在中美两国默契配合下开始启动。英国当时闻风派代表团赶来交流,发现我们对他们的斯贝发动机非常感兴趣,经过多轮交涉,经历两年的谈判,直到1975年12月13日终于正式签署了斯贝发动机的专利协议。我国在七十年代花了5亿英镑巨资,购买了40台英国的斯贝发动机,而且还把生产线也引进了。不过由于配套机型下马,斯贝发动机的仿制工作曾一度停滞。后来,随着新款战机问世,斯贝发动机也有了用武之地,关于斯贝发动机的研究也得以继续进行。最后这款发动机在03年装机,斯贝发动机被我们命名为“秦岭”发动机。
: ^4 r2 B" y( C& T0 k- a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2-9 05:00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