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娃 “第一件”让你着急的事情吗?估计不少新手爸妈们也猜到是“新生儿黄疸”在捣乱! % b! ?. a5 Q9 r) K5 t
那你们是选择放任不管,任其自己好?还是拿出“祖传”的秘方,开始“治”黄疸?
8 _* C1 {9 w# t# `1 Y$ u想知道这些做法对不对,接着往下看! ! O; d% C- I! F& o9 J6 w4 r$ x
01、生理性 or 病理性?一张图辩别!
6 y" h: G# I% l, [& R在娃出生前,我也曾有过这样的幻想:娃白白的皮肤,大大的眼睛,萌翻天的笑……
7 ~: p7 M' j6 A9 n/ f' B; h- d' ?' S+ \但出生后终被现实击垮,只想说:这是谁家的娃? 7 u& H# Y1 F% o, ?4 k( i
没过几天,又发现本来就不白的娃,越变越黄。 8 u- j8 T$ y+ i3 B% H8 p
! ~/ W: f: h v! Y* ]
娃为啥变黄? 3 A# p: [8 Q8 r
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还不能有效地分解胆红素,而胆红素是橙黄色,所以在皮肤和粘膜上呈现出黄色。
# H! {9 g- C6 _+ }; M$ _0 ~* A而且,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都会出现新生儿黄疸。 ) D; V/ l9 z0 ^. C2 C; e6 Q
但这不是说新生儿黄疸无关紧要! 9 L8 z$ m: S/ J
顺德一婴儿,就因为生后第2天出现黄疸没有重视,结果出生仅8天死亡。
! g6 Q1 A' _" H' Q1 j$ ]
5 C; @- D' b( Y# O4 e# i2 @/ G为什么如此普遍的黄疸,竟夺去了一个小宝宝的生命呢? . a( j0 ~6 N) y7 V& ?: b! D
其实,新生儿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 J% S' R) w) z1 A5 v1 D+ u
病理性黄疸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新生儿可能出现胆红素脑病,严重可致听力受损、脑瘫、影响智力等后遗症,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 T; _* g; H N3 E; [$ ^/ R
既然“病理性黄疸”如此恐怖,新手爸妈又该如何区分二者呢? ( i. I- P5 i$ m# @0 t$ A) U
) V/ U& V) ?/ R8 \! r9 z
另外,“1个时间点”和“1种情况”,宝爸妈也要重视:
4 F9 W9 O" [* U6 @5 m2 X1、出生后5-7天的黄疸 4 C0 s& O8 }7 R$ [" O% ~
因为新生儿早期黄疸在这个时期会达到高峰,很难及时察觉到黄疸的加重。
. K( x: P( O( [5 a$ b所以,建议家长在这几天带孩子做胆红素筛查,如果筛查结果比较高,就需要进一步到儿科就诊。 , V; c5 u8 V& w+ D6 ~/ k
2. 伴有其他异常情况
3 U% V* f/ w/ Q' h( h7 \生理性黄疸的宝宝,一般状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 U3 n! [& W1 I病理性黄疸的宝宝,可能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或精神差、嗜睡、吸奶无力、不吃奶甚至出现呻吟、尖声哭叫等;或者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或呈白色;尿液呈深黄色、茶色甚至酱油色。 . M5 b7 \( B X+ z5 N
02、母乳性黄疸断不断奶?分情况!
4 b) b/ r$ e5 f3 u4 X: n" Z母乳性黄疸的宝宝,一般状况好,生长发育正常,吃奶好, 停母乳3-5天黄疸消退明显,血胆红素迅速下降30%-50%左右。
9 y( X; a5 d2 D
' L: E. U) g+ K$ V不!停喂是为了确认是否为母乳性黄疸。如果确认是,就可以继续喂母乳。而停乳后重新哺乳,黄疸也可能再次出现,但随着患儿肠道的逐渐适应,黄疸往往比以前轻。 有没有细心的妈妈发现:自家娃出现母乳性黄疸的时间,跟其他娃不太一样?
% W7 @2 Q/ G6 s& \这是因为,母乳性黄疸也有分类!
9 l9 ]/ R5 F. F c6 M& `/ h
8 |$ v, u+ ^, r4 C- |面对不同情况的母乳性黄疸,新手爸妈可以这样做: 0 M& Z! u. k" U" `* @/ r4 z ^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 7 j: B5 D$ }( U
主要考虑是因为早期能量摄入不足所致,所以应当鼓励少量多次的喂奶,保证足够的母乳量和能量的摄入。
; l# m F0 R9 k! H. D晚发型母乳性黄疸 2 Q6 \) J. [* n! e
TCB <15 mg/dl,继续母乳喂养,适当增加喂养次数(每 24 小时 8-12 次)。 , S' g2 _# ^+ O# f. N j
TCB >15 mg/dl,可暂停母乳 3 天,改人工喂养。此时暂停母乳是为了让胆红素含量下降。 6 G$ L) i: T' L" a7 C
TCB >20 mg/dl,加用光疗。 / q' H' N- D9 K, M
03、做错 = 伤害!科学退“黄”!
* }( S; P! K! j看到宝宝“变黄”,妈妈们也是恨不得立马帮娃退黄!但正确退黄才是“王道”!这些科学方法,不准你们不知道!
3 _6 }0 F, A$ e: g$ ?►注意观察新生儿精神反应、奶量、活动情况、大小便情况; 5 x9 j: ]( C' |2 Q$ O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生菌来改善孩子黄疸情况。纽乐曼动物双歧杆菌Bb-12对黄疸的恢复是有一定的帮助,主要是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促进胆红素排泄。
8 A* V6 p$ W) |; ^) C' e
9 [% P+ d$ V$ O( Z►鼓励尽早开奶,勤喂母乳,按需哺乳,增加新生儿排尿、排便次数,促进胆红素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
& o% R9 |; f4 I1 {►学习简单的婴儿抚触动作促进新生儿肠胃蠕动,可促进排便。
+ r2 z8 g; x- U$ W7 M. \►注意观察宝宝的全身症状,有无精神反应差,食欲不振,拒乳等症,且要及时测量宝宝的黄疸值。 3 B8 f4 P6 R5 R0 Z9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