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儿童性侵案, 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民, 都是容忍度为零的。 但是,不同的国家,应对方式不同。 ![]()
有的会在舆论过去之后, 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任由一切照旧。 有的国家,却会毫不宽恕, 对罪犯治重罪, 处以极刑, 推出严酷至极的法律, 震慑每一个恋童癖: 一朝性侵犯,永世难翻身。 ![]()
今天想讲一个 发生在佛罗里达州的儿童性侵案。 受害的小女孩, 名叫杰西卡。 ![]()
杰西卡 那一年,她9岁, 在霍莫萨萨小学三年级。 父亲马克, 文化程度不高, 高中毕业证都没拿到, 读到十年级就已经辍学。 他留着长发,扎马尾, 看起来并不讨人喜欢, 马克也自嘲, 自己是一个“有着卑鄙长相的天使”。 ![]()
杰西卡的父亲马克 马克结过两次婚, 杰西卡是马克与第二任妻子所生。 孩子1岁时, 马克再次离婚, 他得到了抚养权。 此后,他白天在公司开卡车, 晚上才回到家。 非常辛苦, 每周都要工作6-7天, 时长近70小时。 杰西卡大多数时候, 都和祖父祖母相伴。 他们家住在一个移动房屋(拖车房屋)里, 杰西卡偶尔会在屋外骑车、和宠物达克斯猎狗“软木塞”玩耍。 2005年2月23日,周三。 当晚9点多, 马克在轮班15小时后, 回到家, 杰西卡在沙发上蹦来蹦去。 父亲收拾了一下,准备出门去见女友。 杰西卡在父亲离开前, 对他说, “爸爸,可能我冲完澡你就出去了,我只是想给你一个拥抱,跟你说声我爱你”。 那是女儿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随后,马克去女友家过夜。 杰西卡则在奶奶招呼下, 抱着一只海豚玩具,入睡了。 那只小海豚, 是不久前马克带杰西卡逛街时, 在游戏中给她赢的奖品。 悲剧就在那天晚上,悄然降临。 ![]()
一个名叫约翰·艾维登·科伊的恋童犯, 悄悄闯入这个房子, 把正在熟睡的杰西卡拖到自己车上, 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 杰西卡的嘴巴被捂上, 发不出任何声音。 她惊恐地踢腾,试图扳开约翰的手, 但一个9岁的小女孩哪里能反抗得过一个成年男人? 她被带走。 此后一去不复回。 ![]()
第二天早上, 凌晨6点, 父亲马克回到家, 听到杰西卡卧室里的闹钟一直在响, 他还以为,孩子贪睡不起床, 于是走进去叫她。 结果, 房中空空如也。 杰西卡不见了踪迹。 他顿时感觉到大事不好,赶紧叫醒爷爷奶奶, 奶奶一看就慌了, 然后拔打911报警。 ![]()
警方接警后, 陆续出动大批警力, 动用了警犬、马匹、直升机, 以及百十位志愿者, 对周边进行了仔细搜寻。 杰西卡失踪的最初3天中, 警方重点调查了爷爷和爸爸, 以及附近的危险区域。 对邻居,则采用问询的方式, 并未到每个人家进行搜查。 正因为这一点疏漏, 杰西卡悲惨地离开人世。 当时, 她就关在离家只有60米的一所拖屋中, 这所拖屋, 是约翰姐姐的房产, 当时归约翰使用。 也就是说, 一个孩子的惨剧, 就在家人眼皮底下发生, 但没有一个人知晓, 也没有一个人能阻止它的发生。 约翰在性侵之后的第3天, 知道大事不好, 他开始冒出一个更加邪恶的计划—— 杀死杰西卡, 毁尸灭迹, 离开佛罗里达。 他杀害杰西卡的方式极其残忍—— 活埋。 孩子在壁橱被关了三天后, 约翰找来两个特厚黑色塑料垃圾袋, 将瘦小的杰西卡套在其中, 然后埋入屋旁的坑中。 ![]()
活埋的时候, 杰西卡一直在奋力挣扎, 哭着说, 叔叔,我想回家,我想爸爸…… 约翰还是残忍地将她扔入土坑, 将泥土倒在她身上, 用脚踩实。 杰西卡自此离开人世。 之后,约翰逃往佐治亚州。 杰西卡失踪后的第19天, 警方终于注意到了这所房子。 因为, 他们获得了一个重要信息, 房子的居住者约翰, 是一个登记在案的恋童癖。 他们破门而入, 没有人, 但他们在房子提取了 他与杰西卡的血迹、指纹等一系列证据。 然后, 决定追捕约翰。 3月17日,警方在佐治亚州抓获了这个恶魔。 对于奸杀杰西卡的事, 约翰供认不讳。 ![]()
3月19日, 警方在那所房屋的院子里, 找到了杰西卡。 可惜,他们来晚了。 杰西卡已经死去26天。 ![]()
她被两层黑色垃圾袋包裹, 身体被电线捆绑, 怀抱着那只父亲给她买的小海豚。 令人心寒的是, 她在最后关头, 仍然在绝望地求生。 她用右手食指与中指戳破垃圾袋, 可惜,只戳破一层。 后来的尸检显示, 杰西卡系窒息而死。 父亲得知女儿遇害的消息, 嚎啕而哭,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眼睛通红,声音颤抖。 “现在,她回家了……” “但我不会停止努力……” ![]()
后来,案件开庭, 约翰的律师说,约翰是个智力发育迟缓的人。 当时美国最高法院不允许对智力发育迟缓的犯人执行死刑。 但这一次不同, 法官霍华德的态度十分坚决。 陪审团最后也以10比2的票数, 通过了他的死刑判决。 2007年8月,约翰被判死刑, 但未及执行, 约翰就于2009年9月死掉了。 死因:肛门癌。 ![]()
杰西卡的新闻刷爆了当时的媒体 当然,以上是后话, 我们回到案件刚刚发生时。 悲剧曝光后,全美轰动。 大家深感恐慌, 并对保护儿童的相关法律产生质疑。 虽然, 2005年之前, 美国对性侵儿童犯罪的法律已堪称严苛。 联邦已有法律条款, 一是要求对性犯罪者执行严格的登记制度; 二是对获释的性犯罪者,要对社会公告。 ![]()
但是,杰西卡案件令大家重新感到不安, 因为研究显示, 性侵儿童的罪犯会重复犯罪。 如果获释,他们会选择另一个目标下手。 而恋童癖往往不会住在原地址, 会搬到新城市, 开始新生活, 倘若他们搬离后, 又不主动及时登记新住址的话, 警方就无法监控,周边居民也不会知道。 如此一来,许多悲剧就会发生。 约翰原先就是性犯罪者, 曾因盗窃、醉驾、露阴等指控24次被捕。 他的驾照被吊销99年, 曾被判十年监禁。 更为关键的是, 此人是个恋童癖。 1978年一次入室盗窃, 他猥亵了一个小女孩; 1991年, 他又被指控猥亵一个五岁儿童。 约翰的累累罪行, 令人痛恨不已。 作为父亲, 马克更是痛不欲生。 但马克需要的, 不只是让约翰得到应有的惩罚, 而是要推进法律, 填补漏洞,促进对儿童性侵者的监控, 保护佛罗里达州的所有孩子。 ![]()
父亲将杰西卡的头像纹在肚子上 随后,他把杰西卡的头像刺在肚皮右侧, 对自己说: 别忘记杰西卡, 别忘记惨死在恋童癖魔爪下的孩子们。 然后,他发起一场持续八年的公民行动, 某种意义上, 这次行动毫不逊于登月。 马克开始积极参与立法, 他去了佛州首府, 在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作证。 当时,有良知的参议员都参与其中。 委员会主席说: “我们当时就想制定一部最严厉的法律, 把性侵儿童罪犯赶得离孩子们远远的。 我们尽力完善它, 并努力使之成为现实。” 在司法委员会的主导下, 一部以杰西卡名字命名的法律草案得以成型。 ![]()
“杰西卡的骑手” 与此同时, 民众发起名为“杰西卡的请愿”, 司机们组成车队,帮忙散发传单。 摩托车手们还组成“杰西卡的骑手”, 组织集会、赛车活动,募集资金,宣传杰西卡法。 最终,志愿者征集到11.6万来自各州的签名, 声援杰西卡法案。 杰西卡法的制定与通过堪称神速。 2005年4月1日草案首次提交, 4月22日全票通过。 5月2日,时任佛州州长杰布·布什签署、批准了杰西卡法, 同年9月1日生效。 ![]()
杰布·布什签署法案时, 马克站在他身后, 见证了那历史一刻。 杰西卡法规定: 性侵14岁以下儿童,最低刑期为25年(中国有期徒刑最高刑期为 25 年),最高无期或死刑。 不得假释,不得担保。 前科犯必须终生佩戴 GPS 监控装置,每6个月回警局报告一次,并且禁止接近学校600米以内。 一旦靠近学校等儿童聚集多的地方,就会发出警报。 马克的努力, 终于有了回音。 所有的美国人都知道, 这部法案,是杰西卡用命换来的。 于是,这部法案被命名为杰西卡法案。 以此纪念杰西卡。 更多好消息接踵而来, 马克在推进《杰西卡法案》的路上 没有停住脚步, 他继续游说其他州, 宾夕法尼亚、肯塔基、罗德岛、纽约州、新泽西、马里兰、俄亥俄、加利福尼亚…… 他要让这部法律,成为联邦法律, 要让美国的每个孩子, 都得到保护。 ![]()
马克依然站在推进立法的第一线 这个游说的过程, 被导演波阿斯·德维尔, 剪成了一部48分钟的纪录片, 名为《杰西卡的爸爸》, 在这个纪录片中, 我们可以看到,游说的过程很艰难, 许多州连续四次毙掉法案, 但马克一直很有耐心。 “只要有机会,我就不停下……” 幸运的是, 儿童权益一直是美国各州的关注焦点, 截至2013年, 全美已有45个州, 通过了各自版本的杰西卡法, 马克的愿望一点一点地实现。 ![]()
恶魔无处不在, 禽兽绝非个例。 倘若法律宽容, 恶得不到监管和惩治, 童真与美好就无法立足。 保护孩子,容不得半分放松。 在这一点上, 我期待我们的孩子们, 也能迎来更安全的明天。 ![]()
我们一路奋战, 不是为了改变世界, 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 Y. {8 ~3 d% \) F&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