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董建襄)许多人一听说尿毒症,马上就联想到“绝症”。患上尿毒症就意味着要面对无休止地血液透析,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无疑是患者心里难以翻越的一座大山,许多患者会因此消极面对治疗,致使病情加重。近日,一位在我院已经透析10年的病人用自身经历告诉大家,尿毒症并不意味着终结。 10年的透析之路 张先生从事铁路工作,2005年因患高尿酸肾病,开始在我院接受治疗。在他眼里,当年为他治疗的医生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小医生。他就是何东,如今这名小医生已经成长为了肾病内科主任兼大内科副主任。 对于张先生的病情,何东至今记忆犹新。张先生患高尿酸肾病的两年后,也就是2007年他的病情转化为了终末期尿毒症。受当时医疗条件和技术的限制,血液透析采用的是直穿足背动脉的方式。即患者在每次接受透析时,需要通过患者足背动脉进行穿刺,且穿刺的针孔要求达到血流速度205ml/min。这样的透析方式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许多患者都会因对这种透析产生恐惧而放弃治疗。 但是张先生不同,他始终坚强地面对。当问及当时为什么会有这么大毅力坚持下去的时候,他的回答是:“是何老师和护士们不断地鼓励,才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第二个家” “何大爷今天又上门诊啊,不能和他吹壳子了。”“张大爷,下次透析要早点来,偷不得懒。”由于尿毒症患者每周需要到医院进行透析两到三次,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们之间的称呼不再是“某医生”“某患者”,而是“张大爷”“李大爷”这样更具有人情味的称呼。其实,患有尿毒症的患者,需要接受的不仅仅是来自于生理的疾病,更多需要的是适宜的心理干预。 我院肾病内科的血透室成立于2005年,在成立至今的12年里,透析室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就是每逢节假日,前来透析的患者都会受到医护人员送上的小礼物。一束鲜花和一个小蛋糕,这些小举动都融化了患者心灵深处的冰雪。 在血透室,看不到影视剧里面的阴沉与冰冷。患者躺在床上透析的时间,要么是打盹,要么是和周围的病友或者医护人员聊天,在张先生口中,他把血透室形容成他“第二个家”,而肾病内科的当家——科主任何东——更是被他当着自家兄弟。 不能说的“谢谢” 张先生的透析经历,在病友中他可以算是一位老前辈了,而在这些病友之间,却流传一个关于他的“笑话”。 大概在5年前,张先生在透析结束后,一反常态地给护士说了一声“谢谢大家了。”患者感谢医护人员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放在肾病内科的透析室,却把当时他的责任护士吓了一大跳。 “我怕他想不开,就马上给何主任打了电话,让他开导一下张先生。”接到护士电话时,何东正在外地学习,他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事情,和张先生来了一次交心长谈。他发现这只是一场误会,是张先生看见护士辛苦,发自内心的一句感谢。但是在这场误会之后,何东和透析室的患者定下了一个规矩,就是不能和医生护士说感谢。 让张先生把何东当成兄弟的还有一件事。2010年,张先生手上的透析通道形成了内瘘血栓,不能进行透析。由于当时何东并没有掌握打开血栓的技术,他便亲自带着张先生到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向他的老师求助。“我都以为我那次会‘结果’,没想到还是活过来了,简直就像是枯木逢春,何大爷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张先生对那件事记忆犹新,每次谈起都很激动。 小医生的成长 陪张先生到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就医这件事,给了何东的触动很大。由于自己没有掌握到血管内瘘修复术,给病人带来了麻烦和痛苦,这样让他感到十分歉疚。这件事后,他便在心里暗自发愤,一定不会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学术研讨会无论规模大小,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去参加,其他医院有新的技术,有机会他也会瞅上两眼。久而久之,“学习积极分子何东”的称号便在肾病内科的同事和老患者之间传开。随着何东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多,业务也越来越熟练,当初不会的血管内瘘修复术现在对他来说也是再简单不过的术式。 “我这病能撑到十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的心态,二是按照医生制定的透析方案,而这两点其实都离不开何大爷。”张先生对何东的评价,是对何东这些年成长最好的概括。
( D9 n/ |2 n6 P% d& H* W5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