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l' t4 ?3 A8 w2 l
! J" T8 W2 A. i, z9 j, d2 \: z
0 C5 C) f/ l6 o% F9 l" E2 }+ ~5 v1 U0 h1 o; L. \' E; N
) x9 e" }, W/ O0 ?) G) M# ~/ G
$ k0 G* \. d( ~' e. `
8 M- D* {! i2 ~$ K+ v$ g3 l( p- z- B. n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诗人陆游描绘的西郊河到浣花溪一带的花会盛况,成都市民在未来能切身体会到。昨日下午,“宜居水岸”首期启动建设的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样板段首次面向媒体开放,该项目全长7.4公里,沿岸串联杜甫草堂、浣花溪、文化公园、宽窄巷子等成都著名景点,预计明年底主体工程基本建成,2018年6月底全面完成工程建设。届时,市民可乘坐游船在城市内河中观赏成都古景。 融入海绵城市理念 路面渗透率达95%以上 记者来到通惠门附近的西郊河,整个河道呈半圆形,沿河的步行道铺上了新型透水路面。工作人员拿来一壶水,展示路面的透水效果——水倒在地上,3秒内就完全渗透到地下。据介绍,透水路面采用新型材料,渗透率可达95%以上,且耐高温、抗压,可极大减轻排水管网的压力。 “全程打造宜居水岸并没有走大修大补的路线,主要是修补和修复。”负责“宜居水岸”工程市级示范段项目建设的成都城投集团副总经理陈崑介绍,综合改造包括对沿线的驳岸进行改造,对沿线的建筑物进行提升,对沿线的污水进行综合整治。而且充分利用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将河渠两岸的地表水留住,从而尽量减少地面径流对河渠的污染,“沿河驳岸和沿河通道将全部采用现代工艺,最大限度让地表水通过渗透进入地下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可用作浇灌沿河绿色植物,冲洗沿河道路,清洗完的水也不会排入河渠,而是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 同时还要“治水”,提升防洪防涝能力,对未达标河段进行改造,增强水系调蓄能力,减少地表径流;对还在向河流排污的所有管道进行截流,并对排水管网进行提标改造,管线设计标准达到3-5年重现期。 实现“三通” 让市民与水亲密接触 打造宜居水岸,还要实现“三通”,即沿线的驳岸要通、临水道路要通、沿线的滨河绿化要通。其中,工程将对河堤进行改造,连通滨河通道,增设步行桥,提高亲水性。并在滨河空间局促的河段,增设垂直绿化确保生态通道连续;而在滨河空间充足的河段,利用现有空间增设景观绿带,实现水网绿化廊道贯通连续。为了让市民与水有个“亲密接触”,工程也将对阻挡视线的滨河围墙等障碍物进行拆除。 让水变“清”,让水流动起来,加强水生态建设是重点。工程将改造硬质河底、清理基底、新建截污管道工程,消除黑臭水体。通过对河底的改造,增加水生植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在满足河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结合用地情况与可利用空间,对沿岸硬质驳岸进行生态化改造。再生水利用、区域调水等综合手段将被用于景观环境用水水量的提升,营造出“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西蜀水乡特色。 在西郊河样板段的一侧,记者看见一个智能化路灯,路灯除了用来照明,还有一大块显示屏,气温、湿度、风向、空气质量等实时数据一目了然。陈崑介绍,工程改造还引入智慧城市理念,除了智能化路灯,对河流的防洪、水质清洁度、污染情况等也将通过一套完整的数字化系统随时进行监测;沿河的灯光也采用自动化系统来控制,“比如,人亲近水的时候,灯就亮起来,离开了就有变化等等。” 连接11个景观节点 打造水文化体验长廊 除了恢复水质,重现西郊河-浣花溪一带的文化胜景,也被放在重要位置加以考量。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将形成一廊、三段、多节点的规划结构,凸显成都古城格局和历史文化,打造集商业休闲、景观展示、市民游憩于一体的古城水文化体验长廊。 其中,少城文化展示段(槐树街-蜀都大道的西郊河段),利用新增绿地连接滨河空间与宽窄巷子,形成连续景观绿带,结合民生打造文化景观节点;琴台古径体验段(蜀都大道-望仙桥的西郊河段),着力增强进入文化公园的引导性,结合滨河绿地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浣花诗意游憩段(浣花溪-干河),将增设滨水休憩空间,形成统一滨河景观界面,并将滨河步道与二环路联通,增强通达性。 着重打造二道河交汇、民生里、通惠门、文化公园-琴台路、遇仙桥望仙桥、百花潭桥、浣花南路桥、川博院、千诗碑、二环路入口等11个景观节点,同时打造散花楼、存梅亭以及甲府园等亭台楼园和汇水点景观,并在以上三处新增游船码头,用清水和绿地串联起千年古都的水岸文化,形成一条水城相融的历史文化展廊。以后,成都市民可乘坐游船在城市河内来一场“穿越”之旅,从西郊河码头上岸,一直荡舟到浣花溪,体验古成都的韵味。 “宜居水岸”工程市级示范项目除了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槐树街——二环路西一段,全长7.4公里)外,还包括府河段(全长约8.9公里)。据介绍,府河段现状较好,将以优化提升为主要原则,划分为城北产业历史段(二环路北二段-五丁桥)、休闲宜居段(五丁桥-锦绣天府塔)、商务文化段(锦绣天府塔-合江亭)等三大主题段落,着重打造甲府园、水晶花园、柳浪湾、望平滨河路、五丁园、成华公园、活水公园、大安中路、大安西路、龙门镇等10个景观节点。 施工不影响生活和交通 据了解,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的初步方案设计已完成,目前正在征集公众及专家意见进行方案深化设计。自项目公示后,已累计收集市民针对公示方案的咨询意见及优化建议100余条,主要是针对水质水量、绿化景观、配套设施完善、景观亲民等方面。“例如,有市民提出沿河两岸的植物一定要具有多样性,还有市民建议要多建绿地,游园,方便日常休闲活动,以及步行、骑行等健身活动。”成都城投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均会在工程的前期设计中加以重点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工程不对沿河两岸建筑物进行拆迁,仅对河道两侧规划绿带控制线内实施整体提升改造,对部分老旧建筑立面进行提升。施工期间周边主要交通道路基本不受影响;为尽量降低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交通的影响,施工时采用分段、分幅、滚动施工的原则,主要材料采用工厂预制构件、现场装配施工方式,可大幅度缩短施工时间。工程估算总投资约16亿,预计于2017年年底主体工程基本建成,2018年6月底全面完成工程建设。 数据点击 ●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将优化 提升35.8公顷滨河绿地 ●重点打造11个特色景观节点 ●串联约8km滨河绿道与漫步道 ●改造约10.4km河道驳岸 ●提供8处复合公共服务设施 ●整治92栋建筑风貌 ●改造约4.6km河堤、约2.5km硬质河底 ●实施约9.2km河道清淤、约2km 截污管道工程 ●沿河新建泵站、水闸等设施 名词解释 “宜居水岸”工程 今年9月,成都启动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将整治现状水域的主河道、支流沟渠共82条,通过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手段,构建六河、百渠、十湖、八湿地的水网体系,打造“两江抱城、宜居水岸”的美丽成都。 成都晚报记者 黄海英 摄影 李豫龙
' _$ g. U8 I! y0 y3 p3 ?* ^9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