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x: v, `% d! t
在西湖边工作的环卫工人。 中新网杭州10月8日电 早上五点,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路清扫班班长葛玉霞又准时醒了。由于负责着西湖景区湖滨路的清洁工作,其每天都是这个时间起床。六点一刻,葛玉霞便出现在街头,因为刚刚经历了“十一”黄金周,她看起来疲惫不少。 由葛玉霞和11名同事负责清扫的湖滨路,西侧紧邻西湖,是游人观看西湖音乐喷泉和赏阅美景的必经之路。黄金周期间,西湖风景名胜区共接待游客437.85万人次,如此多的客流也给西湖景区的环卫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以湖滨路为例,这些环卫工一天清扫处理的垃圾,就达近3吨。 “假期头两天人最多,我们的工作量比平时多出两三倍。不到一小时就扫一大桶垃圾,最多时每天能清扫出20多桶,包括一般垃圾和餐厨垃圾,总重量大约在2.5到3吨左右。”葛玉霞说。 据介绍,黄金周期间,在西湖边这条长度仅一公里左右的道路上,湖滨路清扫班的12名环卫工人每天工作十余小时,他们分工坚守着凌晨四点半到深夜十一点的道路环卫工作,也为每天第一批和最后一批游客提供整洁的环境保障。 “虽然湖滨路不长,但每天往返十几小时,稍一疏忽脚底就会磨出水泡。所以我们工作时都穿运动鞋,因为鞋底比较厚。不然来回走一天脚要疼的受不了。”葛玉霞说,黄金周里,她一般回家躺下就已过零点,每天也只是睡上不足五个小时。 黄道久是清扫班为数不多的男同志,主要承担大桶垃圾搬运等体力工作。假期里平均每天十几桶垃圾的倾倒量,让他消瘦不少。他告诉记者:“一大桶垃圾差不多100公斤,平均每天要倒十四五趟。期间还要在地上、花坛里捡拾垃圾,七天下来就是累啊!” 对于在西湖边工作的环卫工而言,每天除去本职工作外,利用对四周环境的熟识,一次次为外来游客指路、讲解等也成为了他们的“必修课”。 “灯光秀时间是晚上六点、七点、八点各一场。现在离第二场还有十分钟,你往前走很快就能看到了。”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湖滨路上这12个橘色身影每天都要百余次重复类似的话。 期间一位来自金华的游客在咨询完后对黄道久说:“我也是一名环卫工,杭州太美了,你们把这里打扫的太干净了,辛苦啊”。每次听到这些话,黄道久就满是欣慰。“游客的道谢和称赞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奖赏。” “今年游客素质明显上升了。大家基本上都能自觉把垃圾扔进果壳箱,这也让我们省力不少。作为环卫工人,我们很感激游客的文明行为。不过很多游客第一次来西湖,可能不熟悉垃圾桶的位置,就把垃圾扔在了地上,我们也能体谅他们。来者都是客嘛,他们玩的开心我们也开心。”黄道久说。 提到客人,尽管这些环卫工人工龄已有不少年,但他们本身也是来自江苏、安徽、四川等地的外乡人。 “从1999年从江苏来到杭州,我已经在这里当了17年环卫工啦。很多问路的游客都夸我是杭州通呢。”黄道久告诉记者。 来自重庆的范玉英已经在杭州生活了11年。她说:“这地方的人素质高,对我们很友好。我们凭劳动吃饭,也不觉得低人一等。在这生活习惯了,有时放假回老家呆不了几天就想赶紧回来。时间长了,自己也融入了这座城市。” 节假日期间的工作尤为辛苦,而对于环卫工人而言,每天吃饭的工夫也便成了他们主要的休息时间。 黄金周里,环卫工人是轮流回休息室吃饭的。他们自带或者休息室里现做的午饭、晚饭,多是一个素菜、一份米饭组成。有人想换个口味、增点营养,也不过是煮碗面条加个荷包蛋。同事间边吃边聊,说说各自遇到的趣事,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件乐事。 虽然做着平凡的工作,但环卫工人并不缺少对岗位的热爱。还有两个月就要退休的环卫工人董月芹告诉记者:“在杭州十多年了,对这里都熟悉了、有感情了。在忙碌中经历了最后一个‘黄金周’,帮助了很多人,心里非常踏实。有时候想到马上要离开这里,心里就空落落的。” 秋日的西湖,偶尔吹来习习凉风。那些橘色身影,也装饰着别人的风景。一位带着孩子来杭州旅游的江西游客直言:“杭州的第一印象是干净、美。环卫工人太重要了,这几天找酒店、找景点他们帮了不少忙。” 据了解,在杭州,目前共有1.8万名环卫工人,七成以上属于外来务工人员。在这个人气爆棚的“十一”黄金周里,他们依然坚守在道路环卫、公厕保洁、垃圾清运等岗位上,也正是这种坚守,让游客看到了最美西湖,也再次展现着劳动者“最美的平凡”。 ; c. T' S S! Y+ x T* t6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