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4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雨润野菜香 想吃一口需趁早(图)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0:0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4 r9 O4 P* Z( D4 b0 d2 D

桂竹笋炒五花肉

/ U: A; `5 R# w6 P7 {
0 g: l) B7 V/ i2 S/ s  V

凉拌野蕨菜

/ a! h% \4 Q" `: J+ Y
0 g! C5 p& p( l- c" L1 O/ q& v

爆炒马齿苋

  当初春的雨水开始洗刷粤东北的山林大地时,一片片野菜便开始从田间地头、石缝溪边,偷偷地探出头伸展腰肢、疯长开来。马齿苋、水芹菜、 蒲公英、鱼腥草……这些特殊年代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如今却因迥异于人工种植蔬菜的“粗犷”和“野味”,摇身一变成为酒楼餐馆里炙手可热的“贵客”。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卜瑜 通讯员黄明

  野蕨菜:令古人千年难忘的“滑溜”

  走在粤北的野地里,经常可以看见细高的嫩紫色蕨头弯曲成圆状,羞涩地摇曳。那弯曲的蕨头又仿佛像龙爪一样,因此有些人又叫它为“龙爪菜”。

  在古人的诗词中被描写得垂涎欲滴的蕨菜,在食用之前同样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处理。需将摘下的蕨入沸水里焯烫片刻后熄火,待水凉后换新水继续浸泡一天,其间还需要换水数次,方可祛除苦涩,让蕨菜变得软而韧。

  它的烹饪方式倒很简单。最常见的爆炒是热锅中加入猪油,投姜片与蒜蓉爆香,将切成小段的蕨菜投入猛炒后加少许水焖上几分钟,再加适当的生抽、料酒、盐即可出锅。爆炒的蕨菜吃起来脆生生的,浓浓的汁液滑溜爽口。

  马齿苋:酸酸甜甜就是它

  与野蕨菜一般,马齿苋也是生命力极顽强的野菜。它不需要专门的照管,也不需要肥沃的土壤。每当农户发现了它们,不仅不会拔除,还会任其疯长,最终成为一道时令蔬菜。

  几场雨水后,马齿苋的茎秆越发肥硕,叶子开始肥腴得渐成椭圆,成熟后的马齿苋还会长出黄色的细小的花朵,很是讨人喜欢。采下一把绿汪汪马齿苋洗净切段爆火猛炒,几分钟就可出锅。刚入口,你会感觉到一股酸爽滑腻的味道突然在嘴中迸发,嚼久一些,一股甜甜酸酸的味道在唇齿间悠长绵软。

  马齿苋凉拌起来同样别具风情,口感清爽黏滑。如果可以适应它强烈的味道,也可以用醋和酱油腌泡其茎与叶,会加倍享受到它的那股酸爽味道。

  马齿苋兼具保健功效,但它比较寒凉,因此脾胃虚寒者不宜大量食用,尤其是孕妇要忌食。

  桂竹笋:让牙齿感受“细嫩的抵抗”

  韶关多竹,几乎每个村落都有竹林。有竹就有笋,村民们便有了食之不尽的鲜竹笋。

  在韶关,竹笋的种类很多,可分为毛笋、麻笋等。在体型上,冬笋小而壮实,细细的春笋则既长且白,常被古人用来形容少女纤纤玉指。饱吸了春雨的春笋水分充裕、肉质细嫩、口感清脆。和毛竹笋、麻竹笋相比,桂竹笋的纤维十分细致,尽管脆爽不如前者,但肉质细嫩,味道恬淡而清鲜。

  笋虽新鲜,也必须经过特定的处理:将桂竹笋剥开层层笋衣后,用刀背轻拍,笋肉便轻易裂开成条状。放在开水中略煮后放凉,再换清水泡上大半天,便可去除其苦涩与草酸。

  桂竹笋最常见的食用方式,是用五花肉、酸菜和它一起爆炒。肉必须是带着明显肥肉的五花,因为当地人通常认为竹笋“刮油”。这种方式炒出的桂竹笋,笋条娇小可爱,饱吸了油光与肉香的笋肉清脆鲜嫩,清新的植物气息醇和迷人,毫无寡淡违和的感觉。

  揾食指南:

  从广州出发,经华快到乐广高速,在韶关出口下高速,在市区熏风路第一市场每天早上8时左右都有农户叫卖上述野菜,但数量有限。在韶关乳源、始兴、南雄等地的餐馆,也大都可以品尝到这些野菜。


+ o! D) v9 E, w( i) l) B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2-7 21:09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