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6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实施九大重点工程 10年后建成现代化城市(图)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10:0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 y& Z/ s3 o1 r7 H$ R5 z% _8 z# T

“18610+68”城市群分布示意图

  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28日讯(记者 戴璐岭)今日下午,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成都未来十年城市建设的发展蓝图,《成都市城建攻坚2025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成都市建委副主任任务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十年,成都计划建成功能完善、生态优良、环境宜人的现代化城市。

  十年“三步走”战略 形成大都市区发展新格局

  任务表示,本次《规划》是成都市首次按照全域、全口径的原则制定的城建领域的建设规划,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包括全市范围内的城镇体系建设、综合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旧城更新、智慧城市等内容。按照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成都将着力于项目推进,以优化城市格局为重点,以提升城市价值为核心,以增强城市功能为基础,以改善城市品质为突破,全力夯实国内一流的城市基础条件。

  成都的十年城建攻坚计划,将实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到2018年,努力构建以“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化城市群为特征的大都市区发展格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国家内陆开放战略高地提供基础支撑条件。第二步是到2021年,人居环境和城市功能改善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效,大都市区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为基本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撑。第三步是到2025年,城市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形成大都市区发展新格局,全面建成功能完善、生态优良、环境宜人的现代化城市,为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任务表示,“在制定《规划》时,为了量化推进工作,我们共细化了7大板块38项具体指标,包括城镇化率、公交占机动化出行比例、城市道路网密度、文教体设施分级配建等等。”

  实施“九大”重点工程 全力实现规划蓝图

  为将蓝图变为现实,《规划》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最重要的九大任务,确定了具体发展目标。

  对外交通枢纽方面,成都主要目标是稳定中西部门户枢纽机场和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巩固国内第五大铁路枢纽的地位,努力构建国家向西开放的铁路门户枢纽,构建连接“一路一带”交通大通道,形成以成都为核心辐射西部地区的对外高速公路交通圈。建成投运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一期),实现航空旅客吞吐量7500万人次和年货邮吞吐量120万吨,铁路年旅客发送量达到11000万人次,国际快件中心业务量超过1200万件/年,铁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年,市域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170公里左右。

  新型城镇体系方面,成都按照“独立成市”的理念和“城市群”的主体形态,将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城市发展格局,重点推进建设1个特大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双核)、8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以及68个小城镇,打造大城小镇梯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联系便捷、城乡交融的城镇群,形成“18610+68”网络化城市群,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

/ Q$ ~) g2 Z, T  `% N5 b

高铁出川通道规划示意图

; u/ W, L! T& C3 O5 g

- t, r. p0 \. Q- `$ x! v6 f

市域轨道交通规划示意图

5 m: A; z+ g2 N2 ^  ^* [; w6 L
% E1 z; ?: n  U, L' z, S3 K" m

市域快速通道建设工程示意图

  市域综合交通方面,构建以双核为中心、覆盖市域城镇体系的半小时交通圈,加快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市域快速路网体系,强化城市核心区交通功能。全市轨道交通在建和通车里程达到1200公里(至2018年末,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190公里,2021年末,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达到300公里),轨道交通实现全域覆盖,“双核”加密成网,市域快速路总里程达到1040公里,中心城区“三环十八射”290公里快速路网体系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实现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80%,天府新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5%,全面建成公交城市。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方面,构建与新型城镇体系相匹配、区域一体化的市政公用设施支撑体系。实现全市城镇供水普及率和污水处理率100%,城市防涝能力全面提升;成都电网最大网供负荷提高至1400万千瓦,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6%以上,建设综合管廊800公里。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通过建设成都图书馆新馆、成都美术馆、成都大剧院、成都音乐厅、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一批国际化、现代化的重大文化体育支点项目,提高市级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推进全域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化布局,强化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引导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卫星城、区域中心城扩散,提高卫星城、区域中心城发展品质,增强人口承载力。形成中心城区、天府新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卫星城和小城市10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

  城市生态环境打造方面,成都将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全面形成“山、田、河、湖、林”生态保护体系,基本建成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转型发展引领区和长江经济带水生态文明典范区。通过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城区“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实现城市森林覆盖率41%,城市绿地率达到4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绿道系统全域覆盖;通过重点规划建设20座水库、50个湖泊湿地、10座再生水厂,及重点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等举措,实现全市水功能区基本达标。

  城市安全方面,为构建完善可靠的城市安全基础体系,成都将实现中心城区双水源供水保障,构建全域覆盖、保障有力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体系。未来十年将重点建设李家岩水库,实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建设全域覆盖的应急避难场所、救灾物资集散地等场所及设施,全面建立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全市80%乡镇(街道)建成省级安全社区。

  城市更新及风貌特色塑造方面,按照城市修补理念,成都将着力改善城市形象,强化城市设计,完善建筑形态,塑造有鲜明成都特色的城市风貌,规划建设城市特色街区和建设天府古镇体系,分片区推进旧城更新,完善旧城功能,提升城市环境。全市范围内基本消除棚户区,基本完成老旧院落改造,中心城区城市道路黑化率达到100%,重点建成1000个天府林盘保护示范点。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都将建设国内一流、两化融合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形成智能驱动的城市基础设施运行体系,集智能交通、智能城管、智能地下管网、智能安全保障为一体。

  此外,四川新闻网记者还获悉,2016年,成都将重点实施城建攻坚项目1926个,项目总投资8000亿元,全年计划完成投资1800亿元,力争实现2000亿元。其中,实施总投资超过5亿元的重大项目260余个,如开通运营地铁3号线一期,加快建设11个轨道交通项目,实施成渝高速入城段等3个快速路建设,推进综合管廊建设试点。


$ z" U7 M9 {: m! s: |8 n9 q( |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2-23 00:20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