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县五通镇石顶山山顶,汪代香守着 700 亩竹子已 15年。15年来,他将原本种药材、树木、花草都难以存活的荒山,全部种上竹子。如今,挺拔笔直的竹子在山顶随处可见,走在竹林间,摸着一棵棵竹,他会有一种“孩子长大了”的感觉。但已过古稀之年的汪代香,常常为这片竹林的“接班人”而苦恼。 承包荒山50年全部开垦种竹子 未退休以前,汪代香是五通镇兽医站站长,也是当地有名的中医。1998年,住在石顶山山下的汪代香搬到了石顶山山顶,并开始在此长居。 “上山的路全部是几米高的荆棘,刺人的痛。”那时,去往石顶山还没有路,沿途都是长着刺的荆棘。往返于山上山下的汪代香,一个人走出了一条草路。在汪代香和当地村民的争取和努力下,2000年,从山上到达山顶的7.5公里,终于拓宽修成马路。 第二年,刚刚退休的汪代香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山顶的700亩荒山全部承包,他要将这些山地都种上竹子。承包期限是50年,汪代香还拉了其他3位合伙人入股,除了早前两年,这些合伙人上山看过竹子,此后就没来过。 2001年,汪代香一行开始大面积在山顶种植竹子。荒山上杂草多且高,汪代香说,他们花了12年,才将这700亩杂草砍完,全部栽种上竹子。如今,当初的石顶山,到处是笔直的竹子。 本意发展旅游前后投入200多万 汪代香说,之所以想种上竹子,是想发展石顶山的旅游业,石顶山是1953年震惊川黔的“农民武装起义”的革命地,地处川黔北的交界处,海拔988米,距离赤水“四洞沟”风景区仅十余里,在他看来,五通镇完全可以搭上赤水的“便车”,发展旅游业。 石顶山山顶除了这片竹林,还有其他的奇石怪像。最令汪代香觉得难以理解的是,本是山顶的峭壁,却“飞”来一块直径约1米的圆形大石,底部是一颗小石头支撑着,汪代香为这石头取名“小石顶大石”。类似的景观,汪代香还发现了很多,并都一 一命名。 尽管现在年事已高,且长居山顶,每个月,汪代香仍会定时下山,为周边村民诊断看病,这些收入都全部投入在了经营这片竹林里。汪代香说,算上合伙人的投入,他们前后一共投资了200多万。 还有35年年限700亩竹子成难题 守护了山顶这片竹林15年,在75岁之时,汪代香形容自己是“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他常常在想,如果自己再年轻20岁,还有可能看着这片竹林达到理想效果之时,只是现在的他已经力不从心了。 “有生之年,一定是陪伴着这片竹林。”汪代香的这话不假,即便是过年期间,他也只在儿女家中睡了4个晚上,便急急回到山上。对他来说,现在的这片竹林更离不开自己,“现在有游人要上来耍,我要接待、介绍。” 从种植竹子开始,汪代香花了2000元每年的年薪雇了陈玮南,陈玮南相当于担任这片竹林的“行政”,15年过去,陈玮南的工资涨到了9000元每年,但她的工作已经远远不止“行政”如此单纯,种菜养猪、照顾竹子、接待游人、做饭……用陈玮南的话说,多年来,自己也已对这片竹林生出感情,“就像伴侣一样”,她和汪代香的心情一样,“不多求什么,就盼望着这竹林能越来越好,旅游业能发展起来。” 50年的承包期限,还余下35年,虽然身体硬朗,汪代香常常担心,不知道自己能陪伴竹子到何时。而最令他担心的是,如果自己倒下了,这片竹林的“继承人”还没找到该怎么办?他也想过,交给儿女继续经营,然而,他最希望的,还是能够找到一位懂竹、可以好好经营竹的“接班人”。 杜勇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徐庆摄影报道
# r- K3 X5 g1 i5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