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6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宜宾本土画家办画展 百余幅作品绘家乡美景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9 11:2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画展现场吸引众多绘画艺术者参观

  四川新闻网宜宾2月27日讯(宁俭利 赵晨希)田园山川、日月风云,普通的农村景象在画中显得生气盎然。27日,“流年——葛伟杰宜山宜水画家乡爱家乡风景写生汇报展”在宜宾市图书馆开幕。本次画展汇集了宜宾本土画家葛伟杰从事绘画三十余年来的百余幅代表作品,既是其本人从艺三十年的一次汇报总结,也是对川南山水美景的一次视觉诠释,一场美好的时光穿越之旅。画展时间从2月27日持续到3月6日。

葛伟杰的绘画作品

  天赋+勤奋 铸就周末画家的艺术之路

  葛伟杰喜欢绘画,是受到擅长于美术、文艺和体育的父亲葛代华的影响。1980年,15岁的葛伟杰以95分的成绩、云贵川色彩最高分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在校四年的学习,他先后受教于杜泳樵、马一平、黄小玲等诸多名师,系统地对学院派技巧进行了学习,加上自身的勤奋,使他的绘画才能,特别是在色彩方面的才华得以展现。

  1984年,参加工作后的葛伟杰虽然没有从事到与美术相关的工作,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曾经过学习。在每个周末假日,他都要坚持外出写生,回归自然,把风的灵动、水的柔和、山的沉稳等全融于画笔下。数年来,葛伟杰和画友们泛舟长江、深入乡村、登临高山、驻足城市,寄情山水,家乡的田园山川、日月风云、四时季节尽入画中,家乡川南的民风民情民俗、乡情乡韵乡景,家乡的沧桑巨变、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一一淋漓尽致地跃然于画布之上。

' [, r( ?# V3 p/ R
画展现场
0 H! I5 k5 R) O+ s& X

  从业三十年 百余幅作品绘家乡美景

  “绘画不应该是功利性的,而是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画画,用色彩写尽人生的春夏秋冬。美丽中国,山水宜宾。”葛伟杰说。

  葛伟杰从事绘画三十年,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展出并获奖,多幅作品发表于《中华名流书画报》、《中国书画报》、《四川美术》、《写生》等国内知名刊物。2003年, 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葛伟杰 水彩 水粉》个人画册;2008年8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宜山宜水葛伟杰风景写生作品选集》,该书还获得宜宾市第九届阳翰笙文艺奖 ;2008年12月,作品入选《世界知识画报》;2009年9月,水彩画入选《中国水彩名家》;2010年,作品入选《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家2010—2011双年鉴》中,也收录了葛伟杰创作的 《雨中农舍》、《世外桃源》、《小雨》、《七星湖》、《初秋的早晨》5幅水彩画和 《初秋荷花》、《收割之后》、《迷醉秋色》3幅油画。

  画展上,一幅幅取材于川南特别是宜宾的绘画,深深地吸引参观者的目光。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参展的百余幅作品,是葛伟杰三十年来所创作的美术作品的代表作,多以川南大地的人文内涵和风土人情为创作题材,画面生动活泼,亲切感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一幅幅灵动的画作,取景地头田间,描绘猫狗家禽,生气盎然。用色或浓重或淡雅,掌握有度,条线与色彩和谐地融为一体,清净明丽。展示了葛伟杰对当代艺术的探索和对川南本土文化的追求,也是宜宾书画艺术的缩影。

  开幕式结束后,还举行了“流年·情怀——宜宾本地画家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对葛伟杰在风景写生创作领域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大家普遍认为,观葛伟杰之画作,如身临其境,大气磅礴,豪放有度,一饱眼福,既增长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给人以震撼,给人以力量,希望葛伟杰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机遇下,更多地寻找创作元素和题材,赞美家乡,弘扬主旋律,多创作不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9 l! o" {* E% L9 q' e. X4 p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2-4 21:56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