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犯罪嫌疑人分工、分地协作,冒充公安机关进行电信诈骗,短短几个月获利百余万元……11月4日,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今年1至9月,我市共查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000余件,涉案金额达2800万元。全市公安机关在加大对电信诈骗犯罪打击力度的同时,总结出犯罪分子主要使用的诈骗手段,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防范宣传,提醒群众谨防上当受骗,最大限度地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 手段网络化 有针对性设计骗局 今年7月13日中午,市民严女士与在加拿大留学的儿子蒋某视频聊天,视频中显示的是儿子的图像,但“儿子”以软件出故障无法语音为由与严某打字交流。聊天中“儿子”称同学郭某存有4万加拿大币的银行卡放在他那里,由于卡在维修没法取钱,他同学急需用钱,叫严女士把钱打给郭某,并留下对方手机号和银行卡号。严女士打电话和郭某取得联系确认后,先后通过网银和银行柜台向郭某的银行卡汇入现金共计23.3万元。在和儿子联系后,严女士才发现自己被骗并报警。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侦查员陈路介绍,从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来看,出现了一些“冒充亲友”“网络购物”“网上招聘、兼职”等诈骗手段,以及一些以国家退税、法院传票、低价售卖二手车、特价票务等名义进行诈骗的行为。“犯罪分子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升级,由传统的短信、电话为载体,逐渐向QQ、微博、微信等载体转变。”陈路说,更有一些犯罪分子,专门针对特殊职业和群体,有目标、有计划地设计骗局,比如针对学生家长冒充教育工作者、针对公司财务人员冒充企业老板、针对残疾人冒充国家退税人员等进行诈骗,花样百出、手段繁多,警惕性、防范性不高的群众很容易上当受骗。
& G$ g1 ~8 m+ T& K- w* \- v J,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