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8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巧治“大城市病” 释放转型发展新空间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10:0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新华网成都12月30日电(记者叶含勇、许茹)雾霾频发、交通拥堵、旧城乱杂……“大城市病”触动着社会敏感的神经。

  四川省成都市创新思路巧治“大城市病”,标本兼治改善城市生态,堵疏结合缓解交通拥堵,精耕细作美化城市细节,不仅提升了城市宜居品质,更为转型发展释放了更大空间。

治污:净化·绿化·资源化

  成都锦江望江楼公园河段,一泓清水引来白鹭翩翩,市民濒江而坐喝茶谈天。但谁曾想到,半年前,这里竟是河臭沟污,行人掩鼻。

  2013年以来,成都排查锁定全市413条黑臭河,投入30多亿元资金大力治水。目前,当地已治理213条黑臭河渠,剩余200条将于今年底全面截污。

  与治水同步,“十二五”以来,成都每年还投入5亿元专项资金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实现农作物秸秆全域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63%。

  成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早在2012年,当地就出台了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将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及周边七大楔形地块内的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设为环城生态区。

  目前,白鹭湾等7个具有“渗、蓄、滞、净、用、排”等功能的“城市海绵”已经建成,预计到2020年,主城区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最新公布的规划显示,未来10年,成都还将投入5619亿元,推进238个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项目,加快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治堵:建管结合“疏”字当头

  12月26日,成都第三条地铁——4号线正式通车。温江区居民陈阿姨坐着地铁把知名景点逛了个遍。“过去10多分钟的车程,常常要堵1个小时。现在,进城不用开车了。”

  大城治堵,公交先行。截至目前,成都在中心城区建成公交专用道763公里,开通地铁87公里,建成市内铁路672公里、快速路222公里,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5%。

  随着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一些特大城市相继“限牌”“限车”“限外”。然而,截至目前,成都仅在二、三环之间实施了尾号限行。这得益于当地一直坚持“以疏缓堵”的治理理念。

  “以静制动”,对繁忙路段、中小街道实施机动车乱停放电子抓拍;“寸土不让”,对高峰期车流密集的交叉路口率先划设“直行待行区”;对中心城区轻微道路交通事故执行“快撤、快处、快赔”;对通行条件较好的街道进行提速,尽量减少车辆对路面资源的占用时长。

  在成都生活多年的滴滴司机赵师傅说:“成都正在大力发展城市交通,高峰期仍然比较堵,但司机开车有多种线路选择,市民出行有多种交通方式,这就给人以希望。”

  治乱:既要“面子”更要“里子”

  “南富北乱”,历史形成的城市二元结构是成都又一“大城市病”。“十二五”规划,成都拒绝“摊大饼”,而是立城优城,在南向规建天府新区同时,全面推进北部旧城改造。

  2012年,涉及面积195平方公里的“北改”工程正式启动。截至去年底,成都在旧城和棚户区拆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规划等方面,已累计完成投资1792亿元。

  在改造旧城区的同时,成都还启动了整体提升城市形态的“四改六治理”和打通城市微循环的“小街区规制”,从微观局部和细处暗角对城市品质进行“精雕细琢”。截至目前,当地已完成2015年度944个老旧院落改造目标,并在城区9个区域跟进开展“小街区规制”试点。

  “我每天饭后都要沿着锦江散步,有时我还会和大家一起跳广场舞。”从加拿大来成都养老的布拉德说起成都的生活,流露出孩童般的兴奋。

  日益提升城市品质,在让市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同时,更拓展了城市创新发展空间。截至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96家落户成都。

# w7 E6 j+ v+ f- A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4-6-26 09:48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038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