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博,是“主要看气质”,打开朋友圈,还是“主要看气质”。近日,名为“主要看气质”的自拍接力活动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大量追捧,引发了“刷屏效应”。那么,“主要看气质”,究竟怎么看? ——晒:有人欢喜有人忧 在朋友题为“主要看气质”的自拍照下点了一个“赞”,就被要求“接力”拍照或者给朋友发一个5.21元的红包。爱发自拍的重庆90后女生小梅说,自己听到要求的时候“心中一喜”,“又多了一个发自拍的借口”。她随即“接力”了一张“美图”后的自拍,还在朋友圈获得了7个“赞”。尽管也有朋友吐槽自己的照片没气质,但小梅觉得发自拍照就是“想把美美的自己和生活展现给大家”,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快乐。 小梅发现,朋友圈里参与这个活动的人一般都是平时发过自拍照的,从不发照片的宁可发红包。 不少网友觉得,这个接力有点像曾经风靡朋友圈的自拍活动“微笑挑战”,不同的是,此前的这类活动都是点名制的,而这次活动对象是不特定的,传播的效应更广。 资深“点赞党”80后白领小刘睡前打开朋友圈照例为大家的照片点赞,谁知道竟然连续“中刀”。“宁可给钱也不发自拍”,小刘不得不给朋友发了3个红包“自认倒霉”,“毕竟也就5块多钱,总不至于赖账吧。”尽管“认栽”,小刘还是屏蔽了“自拍党”们发了一条朋友圈吐槽:“点赞有风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火:草根接力活动“又刷屏了” 在新浪微博上,这一话题获得了超过数千万次的浏览量和超过8万的讨论,网友晒出的照片数以千计,甚至在流行的短短数十个小时内就形成了几十人到一百人不等的“粉丝群”。对这一活动火起来不明所以的也大有人在,以至于微博上还派生出一个新话题“主要看气质是什么梗”。 曾经热衷于接力游戏的小刘说,自己上一轮“中刀”要追溯到近10年前的邮箱接力和空间博客日志接力,不同的是,当时这样的“接力”是以回答数目不等的问题为主。“读研究生的时候人人网上被同学日志点名,在博客大巴里面被网友点名,基本上都是回答一些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问题,还觉得挺好玩的,还能彼此多了解一下,如果没被点到名还有点失落呢。”他说。 “凡客体”“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随手拍解救”系列……社交媒体年代,真正能“红起来”的活动往往具有参与简单、互动性强的特性。之前不少接力活动有明星“大V”发起或者参与,营销号和公司账号紧接着掀起模仿秀或恶搞潮,最后才红到草根阶层。与这种“金字塔式”结构不同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接力活动呈现出草根主导的特点。 ——评:以“小我”互联“大我”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操慧教授说,社交网络是一个神奇的容器,它既可能瞬间弥合现实社交需求中的缝隙,带来情感的联系和交流的互动,也可能放大和展现某种我们不愿直视的“匮乏”,正如类似“主要看气质”这样的网络社交接龙游戏的兴起。 操慧说,在此类游戏的背后,不仅是“晒”这种个性化表达所折射的普通人的认同渠道稀缺,更是我们的社会在精神文化生产中的某种脱节和错位。与此同时,精明的商家在网络中植入营销机制的行为值得我们反思,面对未来还将涌现花样翻新的社交接龙,我们期待能够以“小我”互联“大我”,让“冰桶挑战”等公益传播照亮社交网络的清朗天空,在互相尊重和理性参与中重构和共建社会互信。
2 q. @; |0 J3 g( t2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