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v8 Q& ~5 @2 Z y
8 k" S3 U2 A0 Q% {8 p" t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把减轻他们的负担当成兑现国策与承诺的公信力而挑起来,不能仅仅当成对社会的一份关爱。 应对30多年的二胎政策逐渐出现的负面影响,逐步放开的部分群体生育二胎新政,已经开始对人口结构实施有效的优化调整。但是,最新一项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大约有1.5亿个独生子女家庭,这些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与多子女家庭相比,更加脆弱,风险度更高。这个问题也不容忽视。 其实无论是生老病死所带来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还是“独子难教”的教育风险、劳动力紧张的供应风险,归根到底还是社会保障带给这些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压力和风险。所以,如何缩短中国长达数十年独生子女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修复过程,如何减少修复过程中的社会民众的阵痛,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应该说,这些年政府相应地加大对独生女子的补助力度,加大了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国家卫计委、民政部、财政部、人社部、住建部等联合发出通知提出,自2014年起,将女方年满49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妻的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城镇每人每月270元、340元,农村每人每月150元、170元,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这些扶助政策,从政府的大盘子来看,总量不可谓少,但是对于这些家庭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如何兑现“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的口号与承诺,既是政府职能部门责无旁贷的事情,也是历史留下来的使命。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阶段,社会保障的困局如此迫切地摆在人们面前,医疗的、教育的、养老的……全社会千呼万唤,一些独生女子家庭的赡养压力更是值得关注。 然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在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对于渐行渐远的“人口红利”,说起来惋惜不已,而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尤其是特殊家庭的社会保障,却是闭口不谈,或者闪烁其辞。说白了,就是对于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认识不清,对于计划生育所带来的遗留问题认识不足,从而导致一些地方的养老敬老机构,因为政府资金投入不足而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有的更因疏于管理,导致问题突出。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这个社会对于老人和孩子的保障程度。对于现今的中国社会来说,与之相关联的是,还要看对于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照料程度。这是文明与道德、社会的进步都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因此国家的养老缺口再大,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这一块缺口也应该补齐补足。社会保障的压力再大,也不能让独生子女家庭的生存压力更大。 “政府来养老”,并不是指所有独生子女政策下的养老问题都由国家财政来全部承担,更不是指1.5亿个独生子女家庭的所有困难都由政府来买单。它应该包括社会资金的注入、商业保险的普及等多渠道的介入,但它终归需要政策制度的托底,需要政府对基本保障的兜底。在庞大的独生子女家庭羸弱的肩头挑着的种种风险与压力面前,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把减轻他们的负担当成兑现国策与承诺的公信力而挑起来,不能仅仅当成对社会的一份关爱。
+ p( o; C5 Z* W+ m2 [7 p; p5 b* g3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