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鸟,对村庄怀有深深的眷恋,它总是在村庄刚刚醒来的时候,把村民从睡梦中唤醒,它的名字叫布谷。在乡村,这种鸟是常见的,它隐在季节的深处,与村庄朝夕相处。有时在城郊,我们也偶尔能听到布谷布谷那幽沉的鸟鸣。 布谷鸟,又名杜鹃鸟,民间也叫杜宇或子规,体长约16厘米,上体纯暗灰色,尾黑、眼黄、脚黄、嘴黑,常栖居于开阔林地,嗜吃毛虫。这种鸟儿害羞、胆小,对人持有高度的警觉。在故乡普洱,我常会听到布谷鸟再熟悉不过的啼鸣声。而到了城市后,很多年我都没听过这季节精灵的啼鸣,我似乎忘掉了布谷鸟的存在。近些年,在昆明市区的盘龙江畔,我也会时常听到布谷鸟深远的呼唤,乡村的鸟逼近了城市,这是让我有点奇怪的。 布谷鸟一年四季都会不停地展开歌喉,在森林里自由歌唱,村民们也早已习惯了在布谷鸟的歌唱声里春种秋收。布谷鸟是依附于村庄的,它属于村庄和田野,村庄是它的生命的摇篮,离开村庄它就失去了生活的根基。就像出生在村庄的人们,虽然已经居住在喧闹的都市,离开村庄,有时心里总会空落落的。在乡村,布谷鸟是绝对受到优待、惹人怜爱的鸟类。 故乡的杜鹃花开之际,正是杜鹃鸟(布谷鸟)殷殷苦啼之时,杜鹃花与鸟之间的联系要从古蜀地的一位君王说起。据说古蜀地有个君王叫杜宇,在位时勤于农事,每年春夏之交,必亲历民间劝课农桑,故深受蜀地百姓爱戴。杜宇死后,仍眷念着子民,遂幻化作一鸟,即杜鹃鸟,春耕夏播时节,仍日夜啼鸣不止,提醒百姓莫忘农事。故布谷鸟,也被老百姓叫作杜宇。 杜鹃花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杜鹃花的别名有: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格桑花(藏语)、金达莱(朝鲜语)、山石榴等,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一团团一簇簇的杜鹃花,开在悬崖峭壁上,开在沟谷深壑里,开在幽静的溪流旁,它在自己的花季里绽放,用鲜艳的色彩,向人们讲述着“杜鹃啼血,子归哀鸣”的凄美爱情故事,那鸟与花终身不弃的爱恋,乃是人世间不朽的传奇。 故乡的杜鹃花,花形不是很大,红白两种居多,小时到山里游玩,最常见的是一种紫色的杜鹃,花不是很漂亮,长得也不高就一米左右。离故乡小城墨江数十里,有个叫岩子营的小村寨,有一片片十多米高的大树杜鹃。每到春季,村头寨脚,这一树树的大树杜鹃就盛开了,这十多户人家的村寨都掩映在一片红色的花海中。岩子营大树杜鹃老的有数百年,粗的胸径有一围多,一人也抱不过来,小的粗细也就指头大小。而离故乡城北边数十里的羊坪草甸,有一片片白色的杜鹃,处在这片白色的海洋中,常会让人心生感慨诗兴盎然。白色的杜鹃花是可食用的,用开水漂过后,放上些佐料小炒,味儿极佳。, J: Y# E" C5 }2 G( U; \1 P
在故乡哀牢山二千多米海拔的高山上,我曾见过一片片低矮的杜鹃,矮矮的匍匐地面上。这些杜鹃就指头粗细,长得千姿百态,花色奇异,惹人怜爱。 物以稀为贵的缘故,城市里的杜鹃都用考究的紫砂花盆栽着、供着。然而在云南,它却犹同路边一株普通的小草,朴实的农民谁也没有时间去欣赏它,任它缀满山坡,枯了再荣,荣了再谢。就说我住的昆明石匣立交桥一带,各色的杜鹃花就长在路边的绿化带,一丛丛,一簇簇,一团团,一片片,在弯弯的路旁绽放着。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有赞美杜鹃花的诗句:“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6 F, C. g1 `$ A0 q: V+ N
在故乡的深山里,我曾看到过金黄的杜鹃花,我曾问附近砍柴的老农,这是什么花啊。老农说:“这花叫闹羊花,羊都不敢吃。毒性很大,但可做药。”金黄的杜鹃花可谓花中的仙子,花色中透着一份矜持,它花期比一般的杜鹃来得更晚些,长得也特别的妖娆。
+ o+ e. k5 r! [0 M 一朵的杜鹃花不是很美艳,但杜鹃花喜欢密密匝匝地生长,蕊靠着蕊,瓣贴着瓣,相互依偎竞相辉映,纤细的枝苗,撑起了华盖般美丽的花伞,那一团团一簇簇的杜鹃花,开得那么热烈,那么绚丽。杜鹃花,她没有牡丹的富贵,没有荷花的娇贵,她没有菊花的金贵,没有梅花的珍稀。但她盛开时象燃烧的火,重重叠叠的花海,随着山势起伏跌宕,一枝枝,一簇簇,用鲜艳的色彩绽放在春天里,悄然一片片开满山岗。杜鹃花,在丘陵沟壑中,用脚步沿着天空与大地的方向攀爬,长在一片空灵之地,盛开于你的想像之外。 传说布谷鸟,因日夜悲鸣,啼血不止,血染草木,遂成杜鹃花。故有“望帝啼鹃”一说。唐代诗人成彦雄有《杜鹃花》一诗曰:“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布谷鸟中的四声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往往人们误以为四声杜鹃的啼鸣让其满嘴流血。四声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所以又有杜鹃花的颜色是杜鹃鸟啼血染成之说。 布谷鸟拥有完美的线型、质朴的颜色、尖利的嘴喙、还有修长的尾巴匀称的身段,可谓是鸟之精灵。布谷鸟还很有意思,大多数的布谷鸟会把自己的蛋产在别的鸟类的鸟巢里,而且一般会比别的幼鸟早出生,只要一出生布谷鸟的幼鸟就把其它的鸟蛋推出鸟巢,并发出凄厉的叫声要吃的。 布谷鸟的体型比一般的小鸟要大得多,可是它产的蛋却很小,再加布谷蛋与巢主鸟的蛋在形状,色彩等方面又有惊人的相似,所以就可以鱼目混珠,布谷鸟蛋虽然小,发育却很快,往往会比巢主鸟的蛋早孵化或者同时孵化出来。布谷鸟一出世就忙着当搬运工,小布谷在其孵化出来的几小时以后,就产生了要把巢中所有东西甩掉的欲望。它会趁义母出去寻找食物时候,把其它小雏鸟翻出巢外去,当义母回来,看见巢中只剩下唯一的幼雏,还会把这个凶手当宠儿来疼爱,更加精心地哺育小布谷。小布谷羽毛丰满后,它就会与养父母不辞而别,远走高飞了。布谷鸟虽然育雏习性不好,但它是嗜食松树大敌松毛虫的鸟类。松毛虫是许多鸟类不喜欢吃的害虫,而布谷鸟却视其为美味。 关于杜鹃(布谷鸟),有许多神奇的传说,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为其赋诗作文。有这样一个古代传说,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即是布谷鸟。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宋人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诗人们常常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以杜鹃鸟的哀鸣,寄托了幽深的乡思,表达哀怨、凄凉的思归情思。 布谷鸟是鸟类中的吉普赛人,职业就是四处流浪与歌唱,它不筑巢,不亲自养雏,心计颇深,拿手的把戏是将蛋混在其他鸟类的巢中当寄子,让别的鸟去尽抚育之责。 每到春天,布谷鸟开始歌唱的时候,农夫就会早早地把土地深翻一遍,然后备足玉米种子,接着就把种子播进地里。一场春雨过后,田野里便不断冒出许多嫩芽,这时玉米开始生长了。早期的玉米苗生长得很快,只要阳光和雨水充足,它每天都会拼命地生长。随着玉米苗的不断成长,地里的小草也开始与玉米苗一起旺长。这时候,农夫便会拿起锄头,一遍又一遍地为玉米苗锄草,松土,短短的时间内,玉米苗便齐刷刷地长起来了。茂盛的玉米地,散落在村庄的周围,一片连着一片,把村庄包围在万绿丛中。乡村的风轻轻地吹过静静的玉米地时,漫山遍野的玉米苗都在风舞蹈。玉米的生长连着村庄的梦想,连着庄稼人的憧憬。我的父老乡亲总是把最肥沃的土地种上玉米,然后精心呵护着,施肥、锄草、喷洒农药,就像伺候自己心爱的孩子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