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钱江晚报(杭州)
% u4 f0 n6 [1 N
" z7 y% w) B; {/ y' h女护士为口吐白沫老人做人工呼吸 “真对不起,没能把他救回来。”' |, L8 f( u" }* T
“你已经尽力了,我们都很感谢你。说实话,(在那种情况下做急救)我们家属都做不到。”
i3 I# V7 z6 d. P* V说着说着,两个女人就哭了起来。2 K U' b7 P: y1 ?- c
这是昨天发生在台州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幕。8 w, z- O" w y( \2 f4 X |2 |
她们一个是医院的护士王丹萍,前天清晨去公园锻炼的路上,对一名倒地的老人施救,嘴对嘴做人工呼吸长达20分钟;一个是老人的女儿,她和家人特意到医院送锦旗表示感谢。. y( ~8 O* b2 x
萍水相逢,护士挺身而出;强忍悲痛,家属不忘感恩。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这个故事成为佳话。7 K7 k& Y* z# l) L" o( J# o6 V
“当时没有多想,就想着把命救回来”- @8 P: @- E' B
哪里还顾得上脏和累
& R) v! T; _& y前天,王丹萍难得休息,一大早她就来到黄岩九峰公园锻炼。7点05分,她停好车,带了一块毛巾走进公园。在一座桥边,她看到围着四五个人,觉得肯定出事了,就上前查看。果然,一个老人仰躺在地上,不省人事。3 W+ T8 K, x/ p- d6 z8 v6 V9 R
有人拨打了报警电话。但接下来怎么办,大家都不知所措。 o1 i) }" M( n9 W, V( q
王丹萍是护士,有急救经验。她走到老人身边,摸了一下老人的颈动脉。情况很不好,已经没有了脉搏。
2 K" Z6 O! R7 h& l/ ]+ x她赶紧蹲下,开始给老人做心肺复苏。一边给老人按压胸口,一边嘴对嘴给老人吹气。+ t# ]- g% ~: N' {
王丹萍接受过专业的急救培训,但都是有仪器辅助的,这样嘴对嘴的人工呼吸,是她十五年护士生涯里的第一次,何况是对一个陌生的老人。& W6 x b& e5 ^$ S# J
一次次的按压,老人嘴里吐出很多白沫和呕吐物。
$ x3 y# l6 a; q. }6 `4 {王丹萍用毛巾擦干净,又将手指伸老人的嘴里清理。她希望,手指的刺激能让老人醒过来。
9 }' s, {# V1 A* ?% o6 h就这样,一次、两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老人的情况仍旧没有好转,可王丹萍依然不肯放弃。
# I y/ ^. K# p$ r) D' B# B持续的心肺复苏术消耗了王丹萍大量的体力,到最后,她已精疲力竭,双臂因体力透支不停颤抖,脸色发青。' e7 y* A1 I9 F
王丹萍身材瘦小。她的同事后来说,心肺复苏整个流程一般是三分钟,三分钟做完人就很疲惫了,她却做了二十来分钟,真的不容易。
* J9 l3 W. C! o2 G4 l" \% j20多分钟后,救护车赶到。王丹萍和同事一起把老人抬上车了,一路上,她依然没有停止急救,希望奇迹出现。+ t& x- O6 S; C! q. w) A5 Q
到了医院,接诊的医生还以为她是老人家属,让她去交钱。他们不知道,面前这个女子是自己的同事。) J% V: \/ q# O% p5 ` j7 [
直到老人被送进急救室,王丹萍才回了家。她并不觉得这是一件什么了不得的事。7 V8 T I! v# d1 F2 ~3 Z
“换上我们医院的其他同事,也会这么做的, 只是被我遇上了而已。”昨天,她告诉记者,这是她作为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7 [0 [# w5 g- x; S3 f
“当时太紧张了,只想着把命救回来。”救了多长时间?有多累?有没有觉得老人的呕吐物脏?她都没印象了。) w9 K2 _' u$ s4 K# H# `7 k. v
路人一遍遍地说,“没用了”
% l( m& `) Z1 P) p6 E: R6 j她仍然不肯放弃 C7 N: Y! F A4 v6 }% }. k
68岁的退休干部王成国是事发时的目击者,也参与了救人。前天清晨,他也在公园里锻炼。
& p! ]" e2 r* \3 I: h. x I当时,我看到那个老人身上挑了几桶水,应该是从公园里采的泉水。摔倒的时候,担水的扁担还在肩上。
& p9 L* L9 h0 t9 u我们好几个人围着,报了警,却不知道怎么抢救,束手无策。 z- K2 V1 o [
过了一会儿,来了个穿粉色衣服的女的,摸了下老人的脖子就开始做人工呼吸,看上去手法挺专业。. j# r) a- ]3 g2 L4 \
她做了一次又一次,我们看了都感动了。我看她一个人挺吃力,就过去帮忙按老人的胸口。老人吐了很多脏东西出来,很臭,旁边的人都捏着鼻子往后退。她好像没闻到一样,也不怕脏,清理了一下继续做急救。" N: G( g! E2 m# n
就这样救了一会儿,我对那姑娘说,“脉搏没了,没用了。”6 C2 d2 x! Z7 L0 S& a
那个姑娘没理我,手嘴一刻不停继续施救。5 l2 Z( u8 R: V. K5 S
过了几分钟,我看老人的脸色已经发紫。她也因为消耗体力过大,满头大汗,脸色也开始发青。我有点担心,又说了一次,“没用了。”可她仍然没理我。4 b: j! Q0 ~- Y; m
我实在心疼那个女孩子,就拿了一把折扇,在她旁边扇风。有个小年轻也跑过来帮忙,按压老人的胸口。1 {# s! P) c. }9 v1 r0 Z) j7 h
救护车来了后,穿粉红色衣服的姑娘跟着上了车。我心想,这样的好人应该得到表扬,便走过去问,“你叫什么名字?”
5 A7 d3 I; d7 A# Y, O. M0 p5 P' d& Y3 u她还是没有回答,坐在老人身边,继续急救。+ A( M4 v/ T. P5 s& P j$ P5 O( {
救人视频网上传遍9 j! g7 ^) ], t6 H4 B1 s3 m
朋友打来电话,她只是笑笑8 {8 k2 x1 G. Z3 j
很快,王丹萍给老人做人工呼吸施救的视频被人拍了下来,传到网上,点击量很快超过了20万。几乎整个黄岩都感动了,大家都在找,那个好心的粉红衣服的女子是谁?
; }2 j; Q% C% V1 y0 y, D4 X当天下午,有朋友看了视频,打电话给王丹萍,“视频里的人是你吗?”王丹萍只是笑笑,没有承认。# m7 p" D9 X: F3 p
“这么好的人,一定要找到她。”9 Z9 Q; g6 F [
王成国后来赶到医院,没打听到,又跑了趟卫生局,还是没打听到。后来,有网友终于认出,那个救人的女子就是王丹萍。5 L! h' r) l& A# i! `, E- `& i
“我活了这么多年,让我感动的事情很少,但是,王丹萍真是打动了我。”王成国这样告诉记者。他说,以前确实也对医院存在偏见,还骂过医生,但是这次的事情以后,他的观念改变了,“好的医务人员大有人在。”3 N9 c5 s" H8 G8 m! a* |
遗憾的是,老人没能救回来
7 c7 x y$ H: x7 z. t面对上门致谢的家属,她说:对不起
& y8 \, g }+ b8 f& b, W) n+ O# h1 P遗憾的是,那位老人最终还是没能救回来。他姓李,今年75岁,平时身体很好,每天早上都要到九峰山公园锻炼,并挑一些山泉水回家。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很多年,没想到这次出了意外。& t7 e4 U0 S6 i/ w9 ~5 \8 _4 i
“我们也在网上看了视频,真的很感动,说实话,换了我们子女,说不定也做不到她这样。”老人的女婿说。$ s! U# g! ?% ^2 X f9 o- i
昨天中午,老人家人特意赶制了两面锦旗送到医院,一面写着“丹心一片献爱,萍水相逢救人”,特意把王丹萍的名字嵌了进去;送给医院的锦旗则写着:“德艺双馨,恩重如山”。. F% N& L+ F. z) P4 T
“真对不起,没能把人救回来。”见到老人家属的第一句话,王丹萍就道起了歉。
4 g5 N6 o* y) n" j0 V1 n' E- s8 ~“你已经尽力了,我们都感谢你。”老人的女儿说着说着哭了起来。触景生情,王丹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 B/ G# |. P2 m4 h- g旁边,医院院长沈洁眼眶也湿了。沈洁说,这么多年了,在医院很少看到这么感人的场面,“一开始我还有点担心,老人的家属会不会来医院闹,毕竟这样的事见多了。”/ [5 }0 V) m+ e/ L) ~+ o1 o ]% N
沈洁说,在医院里,王丹萍一直默默地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乐于帮助别人。( P1 I- x t- {9 p; _3 {
从2005年开始,王丹萍就加入了黄岩义工协会,利用空余时间,到敬老院、贫困家庭献爱心。敬老院是她最常去的地方,每次去,她都会帮老人们量血压、剪指甲,为他们做饭、洗衣服。有时候,她还会带着自己7岁的孩子一起去。% T2 M6 m2 a/ V( ?+ G, M/ C
“帮助别人,也是快乐自己,一举两得。”王丹萍说,自己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 做着平凡的事。
8 F0 D& v6 k! k1 N2 |5 r& s% a; Y7 r0 W |
|